第7章 谋划

晚上,杨景躺在家里的床上,面朝被熏得发黑的房梁躺着,身下是铺了两层粗布褥子的硬床板。

今晚虽然难得吃了一顿肉,但一家人却都高兴不起来,有的也只是强颜欢笑。

来自冯雷以及他背后宁老爷的逼迫,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杨家人的身上。

姑父家中虽然和宁府管家有些关系,但那位宁老爷是出了名的铁公鸡,饶是宁家钱财雄厚,但想要让宁家多出几两银子,也希望不大。

想到这件事,杨景的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除了这件事外,杨景这次回家,感受到了伯母和堂哥杨安表现出的亲近。

其实大伯一家都是老实人。

只是过去原身自视甚高,和过得比较穷困的大伯一家很少接触,了解不多。

杨景上次稍稍改变了一些态度后,伯母也立刻有了回应,黑子被踢死后,伯母便将狗肉留了下来,要等杨景回来再吃,杨景不回来,谁也不能吃。

另外,杨景猜测堂哥杨安应该也是有练武根骨,短短半个月,杨安就比以前壮硕了一些,可见锤炼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就这样,杨景想着事情,眼皮渐渐沉重,缓缓睡了过去。

.......

翌日,一早。

杨景从家中拿了一两银子外加一百三十枚大钱,便告别了家人,返回县城。

他心中很清楚,当下最重要的是练武。

无论是对家族而言,还是对自己长期的发展也好,练武都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乱象渐起的世道,唯有自己的实力才是一切的根本。

只有自己拥有了强大的本事,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亲人,保护想要保护的一切。

这个道理无论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杨景前世的地球上都是通用的。

为了不耽误练武,杨景路上走的很快。

这次回家,家中的境况让他心中升起一股浓浓的紧迫感。

一路上,他看着穿着破烂的流民,甚至一些村子还特意安排人阻拦这些流民进村。

如今世道乱,年成也不好,很多人自己家都吃不饱肚子,更没有多余的口粮施舍给这些流民了。

赶路的同时,杨景脑海中也在迅速思考着对策。

两亩上田的市场价是十二两银子到十五两银子之间,以前上田还卖出过每亩十两银子的高价。

可即便现在田地的价格下落,可那位宁老爷只出六两银子就要买走杨家的两亩上田,就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况且杨家如今也只剩下这最后两亩上田了。

若是就这么卖出去,今年还能勉强支撑过去,可明年若是收成仍旧如今年这般差,饿死人真不是简单一句话的事情了。

据杨景所知,现在鱼河县就有一些村子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至于饿死、病死的流民就更多了。

“不能拖了。”

杨景双眼微眯,闪过一抹森冷。

想到这段时间家中的遭遇,一股怒气在胸腔中升腾勃发。

........

杨景来到承平坊的武馆时,已经有十余名弟子正在锤炼气血、练习招式了。

他也没跟人打招呼,自己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找了一处宽敞的地方举石锁。

馆主孙庸说过,在练武之前,先锤炼气血,然后再正式练武,进展会更快一些。

锤炼完气血,杨景开始练《崩山拳》。

他的根骨普普通通,修炼速度自然也不会快,不过想到面板的强大功效,他练的倒是十分的投入,不像有些对突破明劲失去信心的弟子那样敷衍、偷懒。

期间四师兄刘茂林过来指点了杨景一会儿,还亲自和杨景搭手陪练。

对这位脾气很好的师兄,杨景的印象也很好。

四师兄走后,杨景一直单独练着崩山拳,直到中午该吃饭了,杨景才离开武馆。

他直接去了西市,花了一百零四枚大钱从肉铺里买了两斤马肉,中午的马肉要比傍晚时每斤贵上两枚大钱。

接着杨景带着买的两斤马肉回了大通坊的住处。

练武在很大程度上练的就是气血,而食补就是滋养气血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武馆中有几名家世好的富家子弟,据说吃的肉都和寻常肉食不同,对气血的滋补用处极大。

回到房间,杨景便开始炖肉,肉香味很快弥漫开来。

杨景吃了一半,剩了一半马肉放在锅里留到晚上吃。

感受着身体中传出的丝丝热量,杨景没有耽搁,直接就在房间里练起了崩山拳。

趁着中间休息的功夫,他直接一口气跑到了承平坊的武馆里。

在武馆中修炼要比在狭小的房间里修炼好多了,一是宽敞,二是有氛围,三是最重要的有人指点。

毕竟都是花了钱的,而且练出劲力就可以真正拜入孙庸门下,成为正式弟子。

按照馆主孙庸交代,练武中遇到不懂的先去问大师兄许洪,大师兄再不懂的才可问他。

不过很多时候杨景在练武中遇到困惑,都是询问四师兄刘茂林,毕竟相比不苟言笑的大师兄许洪,脾性温和的刘茂林要容易接触的多。

杨景下午的练武中,能够隐约感受到进展要比上午快了一些,明白这就是中午吃了那一斤马肉的缘故。

就这么一直练到申时三刻,也就是地球上的下午四点半,杨景才缓缓收功,平复气息。

调整好后,杨景走到院墙边上,拿起这里的上衣,就要穿上离开。

“杨师弟,今天怎么走这么早?”

这时,不远处的四师兄刘茂林看到杨景要走,疑惑问道。

这段时间,杨景身上发生的转变他都看在眼里。

虽然不知道杨景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专注练武,甚至到了有些疯狂的地步,但对于这种变化,刘茂林是很为杨景感到高兴的。

在孙氏武馆中待了多年,刘茂林见过太多弟子了,其中不乏像杨景这般的乡下农户子弟,家中为了凑出一笔拜师费不知付出了多大代价。

虽然练出劲力万分艰难,但若是努力修炼,终有一线希望,可若是在其它事上分了精力,可就连一线希望都没有了。

在刘茂林眼中,以前的杨景就是如此,精力被一些蝇营狗苟的琐事分散,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练武上面。

前些时日,杨景和吕阳、张克寒、周霖三人闹掰,然后全身心投入到练武中,一切刘茂林都看在眼里。

“四师兄,家里有事,我得回去一趟。”杨景穿上上衣说道。

“这样啊,”刘茂林微微点了点头道:“现在城外流民不少,频出乱子,路上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多谢四师兄。”杨景点头回应,接着便出了孙氏武馆。

杨景没有回大通坊的住处,而是顺着朱雀大道一直往南,直接出了城,往洼子乡的方向走去。

日头斜挂西天,把杨景的影子拉得老长,也给官道镀了一层淡金。

杨景一边往洼子乡方向走,一边唤出了面板,看向了面板上的修炼进度——

【崩山拳入门(83/200)】

杨景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囿于根骨,他的武学进度提升有些慢了,但却在稳步向前。

最重要的是,相比其他人,杨景可没有凶险无比、艰难万分的瓶颈。

只需要修炼到极限层次,便能自然而然的完成突破。

一边思考,一边赶路。

一个时辰后,杨景来到了洼子乡,冯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