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人
天色渐冷,中午倒是暖洋洋的。
杨景坐着旧方凳,倚靠在堂屋门前,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考虑着之后的打算。
“冯雷,你不用再说了,我们家不打算卖地.......”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争执声,其中有几人的声音还很熟悉,赫然是祖父、祖母的声音。
“嗯?”杨景眉头一皱,站起身,就要出去看看。
他刚站起身,便看到了老娘刘翠玲系着灰布围裙,手拎着菜刀匆匆跑了出去,同时还不忘叮嘱杨景,“景儿,你别出来,在家等着。”
杨景倒是没真的躲在家里,跟着来到院门前,刘翠玲看了一眼跟出来的杨景,没有说什么,只是挪了挪身子,挡在杨景前面。
院门前,站着五名汉子,都穿着粗布短打,为首的壮汉敞着怀,胸膛上还有一簇黑毛,满脸恶相。
杨景接收了原身的记忆,知道这些人的身份,都是横行乡里的混子,为首的黑毛壮汉名叫冯雷,其余四人都是他的跟班。
“杨守拙,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你们家北地的那两亩田周围如今都是宁老爷的田地了,我劝你们,都识相点,擦亮那一双眼招子。
“有些人你们得罪得起,有些人得罪不起。
“宁老爷仁慈,愿意出钱买你们的地。要是换成其他有钱有势的老爷看上你们的地,随便动动手段,你们不仅保不住那两亩上田,就连一个大钱也拿不到。”
冯雷双手环抱胸前,凸显手臂上粗壮肌肉,皮笑肉不笑的出言威胁。
杨家众人听到冯雷的威胁,脸色都是微微一白。
他们很清楚,冯雷说的话并不是夸张,如今这个世道,有些地主豪强为了兼并土地,无所不用其极。
“老子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冯雷冷哼一声,“宁老爷说了,再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好好考虑考虑,一个月以后,宁老爷可就不要你们这两亩地了,到时候,哼哼——”
冯雷凶狠的目光在杨家几人脸上一一扫过,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杨景站在自家院门前,也清楚听到了冯雷的话,‘这就是先礼后兵吗?一个月后,若是杨家不肯将那两亩上田卖给那位宁老爷,恐怕这些人就会开始采用强硬手段了。’
冯雷转过身,目光最终落在了站在刘翠玲身后一侧的杨景身上,在杨景的注视下,他轻轻咧了咧嘴,露出一抹残忍的冷笑。
他知道杨家小子拜进了城里的武馆,本来有些顾忌。
不过半个月前,这杨家小子居然在一处老宅里被吓晕了过去,那处老宅他也知道,只是看着阴森些,绝对不可能有什么鬼,以前落魄时,还在那荒宅里睡过几夜。
杨家小子这般心志,就算真的练了武,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早晚会被逐出武馆。
冯雷心中的顾忌顿时少了许多,也有了对杨家的进一步逼迫。
这小子那么怂,说不定我一瞪眼,就能把他吓住......冯雷心中升起一个念头,旋即收回目光,举起左臂轻轻一招,“我们走!”
话音落下,那四个跟班便跟着冯雷离开了,院门前只剩下了杨家几人。
这时候,才有邻居敢围上来安慰,同时痛骂冯雷这些恶人为虎作伥的行为。
简单说了几句,老爷子杨守拙便喊着几人回了院子。
回到家,众人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刚才冯雷的威胁,给众人心头埋上了一抹阴影。
老爷子杨守拙摸出一杆烟枪,皱着眉头,坐在堂屋屋门台阶上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母亲刘翠玲低着头进了厨房忙活午饭。
“实在不行,就把那两亩上田卖了,正好景儿那边也要用银钱练武。”老爷子敲了敲烟斗说道。
“形势比人强,宁老爷想要把村北的地连成片,肯定是盯死了咱家那两亩地,唉.......”祖母秦氏叹了口气道。
“再等等看吧,冯雷不是说再给咱们一个月的时间?找找关系,看能不能让宁老爷再加点。”老爷子紧皱着眉头道,“艳儿公婆那边,好像和宁老爷家的管家有些关系,回头让艳儿去打听打听。”
“好,我让艳儿问问,”祖母秦氏点了点头,目光看到一旁站着的孙儿,心中才微微踏实,“等景儿练武有成了,几亩地算什么?咱家说不定也能有宁家那般光景呢。”
杨景听着祖父和祖母的谈话,心中微微发沉。
杨家几代积攒下了二十二亩田,其中五亩上田,十七亩下田,田地之多,在村里也是排的上号的。
只是为了供养杨景练武,如今卖的只剩最后两亩上田,十亩下田了。
也就杨家底子厚实些,卖了这许多地,还能供养家里生活。
不过现在,那两亩上田终究还是被乡里豪强看上了。
“爹,娘,景儿,吃饭吧。”
母亲刘翠玲从厨房里探出脑袋,看着院中三人,喊了一声。
接着,饭菜便从厨房里端到院中的石桌上,一家人围着石桌开始吃饭。
杨景也挨着祖父坐了下来,同时看向石桌上的饭菜。
他的碗中,是白灿灿的米饭。
而其他人的碗中,则是糙米混着一些野菜。
桌上还有两道菜。一张小碟子上放着七八块排骨,另一张小碟子上是蒸的不知名野菜,还有一个小碗里盛着些咸菜。
“景儿,吃肉。”
杨老爷子端起盛放着排骨的小碟子,直接放在杨景的手边,然后他拿起一块看起来就很硬的黑绿色窝窝头,咬了一口,又夹了一根咸菜放进嘴里。
杨景看着祖父、祖母还有母亲只吃那种明显很难吃的野菜、咸菜,心里微酸,但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知道自己拗不过家人,只能接受。
咚咚咚。
正在四人吃饭时,院门被敲响了。
几人都是脸色一变,担心是那恶人冯雷去而复返。
“我去看看。”刘翠玲放下筷子,正要起身。
“你别去,老婆子,你去。”杨老爷子看向祖母。
祖母秦氏体格不胖,但个子要高一些,只是腰背已经有些佝偻,显得矮了一些,此刻她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粗布蓝衫,花白的头发用一根旧木簪松松挽着。
祖母点了点头,利索的站起身,轻手轻脚的走到院门后,透过院门缝隙往外看去,顿时松了口气,扭头对杨老爷子道:“是老大家的。”
她说完,便拉开了院门。
两道人影从院门外走了进来。
一个是面色蜡黄的中年女人,头发用麻绳胡乱束在脑后,身上的褐色衣袍打满了补丁,袖口磨得露出了棉絮。
中年女人身旁,是一个身形同样单薄的少年,因为太过瘦削,颧骨微微凸起,嘴唇也没什么血色,不过他此刻脊背倒是挺得很直,目光落在石桌上面的饭菜上,更准确的说是那一小碟排骨上面。
“爹,娘。”
“爷爷,奶奶。”
中年女人和单薄少年向杨老爷子鞠躬行礼。
而随着两人进来,杨景和老娘刘翠玲也站起了身。
刘翠玲警惕的看着这对衣衫褴褛的母子,尤其是注意到那少年盯着桌上排骨的目光,脸色微微一沉。
“大嫂来了啊。”刘翠玲淡淡说了一声。
杨景的目光,也落在了走进院子的两人身上。
他得到了原身的记忆,自然也知道了眼前这两人的身份。
杨老爷子和秦氏共育养了二子一女,分别是大伯杨光,老爹杨刚,小姑杨艳。
三个子女中,杨老爷子最偏疼老儿子,也就是杨景的老爹杨刚。分家时,家里田地和物件大部分都分给了二儿子。
分家之后,也和秦氏一起跟着二儿子生活。
前些日子,官府往东边曹州前线押运粮草,从本地招募了一些壮勇配合运送,给出的价格挺高。
考虑着杨景这个销金窟,老爹和家里一番合计.......没合计好,便不顾家里反对,直接报名加入了押运粮草的队伍。
也是押运粮草的队伍走了几日后,杨老爷子这边才知道大儿子杨光居然也报名加入了那支押运粮草的队伍。
眼前这对母子,便是大伯杨光的妻子薛氏和儿子杨安。
“还没吃饭吧?”杨老爷子看着两人说道,“坐下一起吃吧,老婆子,你挪挪地方,让老大媳妇和小安坐那。”
杨老爷子知道大儿子家的情况,不说揭不开锅,也差不太多了,不然一向老实本分的大儿子也不会报名参加那支前往曹州前线押运粮草的队伍。
薛氏和杨安坐在杨老爷子安排的位置,不知是不是巧合,这里正和杨景相对着,距离那一碟排骨也最远。
“安哥,吃肉。”
这时,杨景将自己手边的排骨碟子往前一推,脸上露出一抹自然的笑意,看向堂哥杨安。
接收了原身记忆,杨景知道,大伯一家如今过得这么凄惨,也是和他们家有关系,当年分家,杨老爷子将家中大部分的上田和普通田地,都分给了二儿子杨刚一家,而分给大伯家的田地和物件就很少了。
若非因为杨景习武耗费太多,家中要比现在过得好的多。
杨景突然的动作,令众人都是一愣。
母亲刘翠玲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抹焦急。
杨老爷子也是微微顿了顿。
如今这个年月,肉何等珍贵,杨老爷子只是让杨安母子跟着吃顿饭,可没打算让他们吃肉,在这个家里,只有杨景有资格吃肉,因为杨景正在练武,一旦练武有成,整个家族才能跟着鸡犬升天,改变的是家族的未来。
薛氏和杨安都极为惊讶。
她们没想到杨景居然主动让他们吃肉。
以往杨景偶尔看到他们,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但无形中却有一股傲气,根本不会主动说话。
“我.......我不吃,”杨安摇了摇头,咬了一口手里发干发硬的窝头,“还是你吃吧,你练武,需要吃肉。”
杨安原本渴望吃肉,但杨景突如其来的谦让,反而让他矜持起来,说完拒绝的话后,就恨不得锤自己两下。
而下一刻,他便看到一双筷子夹着一块排骨递到了他的面前,放在了他手中的窝头上面。
咕噜。
杨安咽了口唾沫,接着抬起头,看向对面的杨景,眼中闪过一抹愕然。
“小安,吃吧吃吧。”杨老爷子挥了挥手,虽然心中觉得让杨安吃掉这块排骨有些可惜,但看着似乎亲切许多的兄弟二人,他心中也感觉很是欣慰。
“薛氏,你们过来,可是有事?”杨老爷子扭头看向薛氏,开口问道。
薛氏抬起头道:“爹,我想跟您借点钱,小安他......他也想练武,只是我和他爹给他攒的拜师费还差六两银子,我想从您这里借六两。”
薛氏的话说完,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噗嗤。
刘翠玲忍不住笑出了声,看向薛氏,摇头道:“嫂子,你以为练武是个人都行吗?哪有这么简单,练武需要根骨的,没有根骨,就算练一百年也练不出什么道道,当初景儿拜师时,可是专门查看了他的根骨,有资格练武才成功拜师。”
一旁的祖母秦氏这时也点了点头,“老二家媳妇说的在理,练武要是这么容易,咱们洼子练武的人也不会就这么几个了,而且.......而且这练武的花费太高了,小景一个人练武,咱们家都已经卖牛卖地了,顶不住小安再练武了.......”
杨老爷子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他没有说话,但态度不言而喻。
显然是不支持杨安练武,也没有银钱借给薛氏。
“爹——”薛氏见状,不由急了。
当年分家,老爷子只给了老大家六亩地,这些年遇到几次困境又卖了四亩,加上这两年收成不好,家中米粮快要见底,日子过的紧巴,而杨安渐渐长大,单靠那两亩地,根本养不活一家人,可无论是让杨安去城里做学徒还是去练武,都需要银钱。
丈夫去了曹州前线,可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如今公爹这里,已经是薛氏唯一的希望了。
“伯母,不如让安哥跟我先练着,我虽然不能将师门武学传授,但可以教给安哥一些锤炼气血的方法,也算是先打基础,等以后攒够了银钱,再正式拜师,到时有了基础,进步也能更快。”杨景看向薛氏,开口说道。
声音落下,院中一静。
一直没有出声的杨安嚯的抬起头,一双满是惊喜的眼睛紧紧盯着杨景,他没想过,杨景居然会愿意教他练武,他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堂弟一般。
薛氏一愣,接着也不由激动起来。
这时,刘翠玲皱紧眉头,扭头看向杨景,面容严肃道:“景儿,你不要胡闹,你正是练武的关键时候,怎么能分散精力呢?你现在最紧要的就是练好武功,有了本事,才能照拂家里,这才是没有辜负你爷爷、奶奶、伯父、伯母还有我和你爹的期望!”
“娘,我心里有数,”
杨景摇了摇头,给老娘解释道:“我教给安哥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锤炼肉身气血的法子,主要还是看安哥自己的努力,不会耽误我自己练武的。而且馆主说过,教授给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重新温习、深耕掌握的过程,对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翠玲半信半疑的看着杨景,“真的?”
“真的!”杨景笑着点了点头。
刘翠玲没有再说,目光看向杨老爷子。
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了,但在家里的地位还是最高的,许多大事的决断都要以他为主,包括当初的分家、杨景练武以及之后的卖地等。
“嗯——”杨老爷子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好,暂时就由景儿你教授安儿练武,不过切记不能耽误你自己练武,你只有练好武功,咱家才有未来。”
“是,爷爷。”杨景郑重点头道。
“景儿你每个月初一、十五回家取银钱,那便抽这个时间教一教你哥练武吧。”杨老爷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