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弦动九天:考场吉他独奏

第一天的考试,在傍晚时分画上了**。

当收卷的锣声敲响,整个贡院陷入一种茫然的死寂。

片刻之后,各种细碎的声响才如潮水般涌起。

空气中弥漫着墨臭、汗味和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

大多数人瘫在硬木板上,揉着几乎抬不起来的胳膊和快要断掉的腰。

有人对着答卷一角不该出现的墨点捶胸顿足,有人则已经开始为明天更难的经义策论而忧心忡忡。

号舍区光线晦暗,只有零星烛火在秋夜的微风中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写满倦容与焦虑的脸庞。

在这片愁云惨淡中,玄字七号却是一派截然不同的景象。

林闲也感到疲惫,但他并未像旁人那样狼狈。

他先是缓缓做了几个伸展动作,活动开僵硬的肩颈。然后不慌不忙从考篮取出一个精致的竹筒杯,又拿出一个小巧的瓷罐,用自带小木勺舀出浓稠晶莹的野莓果酱放入杯中。

接着林闲提起小暖壶将热水冲入杯中,用勺轻轻搅动。

顿时,一股酸甜馥郁的果香便袅袅升起,冲走周围沉闷的氛围。

他惬意呷了一口温热的果酱水,酸甜的滋味瞬间唤醒了有些疲惫的味蕾和精神。

这果酱是林闲找厨子特制,糖分高耐储存,维生素丰富,提神补充体力最好不过。

喝完果酱水,他又从考篮取出一小包烘烤得酥脆的杂粮压缩饼,就着水细嚼慢咽起来。

饼干里掺了芝麻、坚果碎。

稍微一嚼便咸香可口,既能饱腹,又能补充能量。

周围号舍的士子,有的正对着官府发放的、冰冷梆硬、寡淡无味的馒头咸菜难以下咽。

他们忽然闻到那股若有若无的酸甜果香,再瞥见林闲那副像在自家书房喝下午茶的惬意,眼睛都直了!

“嘶……那是什么东西?好香!”

“那是……是果脯?还是蜜水?他…他怎么还有热水?”

“那是饼?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咱们在这啃冷馒头,人家林案首却在喝香吃甜……这哪是来考试,简直是来郊游的吧!”

林闲对周遭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恍若未觉,从容用罢这顿简单却远超考场平均水平的“晚餐”。

他仔细收好餐具,用闲雅湿巾擦了手和脸。整个人感觉清爽了不少,疲惫也驱散了大半。

直到这时,夜色已深。

贡院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巡夜官单调的梆子声。

林闲不紧不慢从特制带软衬的夹层里,取出那把紫檀木吉他。

当那把造型奇特的乐器在昏黄烛光下显现轮廓时,邻近几个号舍的士子已不是眼珠子瞪出来,而是差点把下巴惊掉了!

“乐……乐器?!他…他真带了乐器?!”

“刚才喝香吃甜,现在还要弹琴?这位爷……到底是来干啥的?”

“本学爷连喘气都觉得累,他还有闲情逸致弹曲子?!”

林闲对这一切窃窃私语,统统充耳不闻。

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靠得更舒服些,然后将吉他稳稳地抱在怀中。

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琴弦,试了几个音。

“铮……淙……”

清脆、带着共鸣箱特有温暖质感的声音,如同珍珠落玉盘,骤然划破了贡院死寂的夜空!

这声音不同于任何他们熟悉的丝竹管弦,它更清越,更富有穿透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现代感?或者说,异域风情?

刹那间,以林闲的玄字七号为中心,方圆几十个号舍的骚动和叹息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林闲没有弹奏任何激昂奋进的乐章,那太不合时宜。

他即兴拨动琴弦,一段舒缓、悠扬、带着淡淡布鲁斯味道(在这个时代听来就是极其新颖别致)的旋律,如月光下的溪流缓缓流淌开来。

他没有放声高歌,而是用一种略带沙哑、近乎呢喃的低沉嗓音,即兴吟唱起来,歌词直白,却无比贴合此情此景:

“月儿弯弯照贡院喽,号舍烛火映残卷……

九天六夜才开头呐,腰酸背痛想炕头……

(一段轻柔的指弹过门,旋律优美)

圣贤书卷堆成山嘞,一笔一划汗湿衫……

只盼文章能济世哦,不负寒窗十年苦……

(副歌部分,旋律稍稍扬起,带着一丝豁达)

弹一曲哎~解心烦~莫道前路独漫漫~

星光点点陪着我弹~明朝策马再闯关!

弹一曲哎~心放宽~功名二字且随缘~

但留清白在人间呐~胜过那朱紫千万般……”

这声音不大,却因夜色的静谧和吉他的共鸣,清晰传入了邻近许多士子的耳中。

幽怨、自嘲、又带着点看开的豁达,瞬间击中了无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妙啊!此曲……此曲妙极!”

一个士子忍不住低声惊呼,差点忘了考场规矩。

“唱到我心坎里去了!‘腰酸背痛想炕头’……呜呜呜,我也想我娘烧的炕了!”另一位感同身受,几乎泪目。

“这是何乐器?音色竟如此奇特动听!这位仁兄,真乃奇人也!考场之上,焚香操琴,这是何等境界?”

“玄字七号……是那位‘闲雅阁’的林案首吧?果然非同凡响!竟带此物入考场?学政大人不管吗?”

“管?你听这词,‘但留清白在人间’,何等胸襟!学政大人听了,只怕也要赞一声‘雅兴’!”

很快,有人开始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尤其是那句“弹一曲哎~解心烦~”,简直成了排解压力的神句。一小片区域内的士气,竟然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考场音乐会”而悄然提升,焦虑被抚平,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在默默流淌。

然而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不引起管理者的注意?

几名提着灯笼、面色严肃的巡夜差役气势汹汹地循声而来,为首的小队长眉头紧锁,正要开口厉声呵斥“何人在此喧哗,扰乱考场秩序”,却被身后一只沉稳的手按住了肩膀。

众人回头,顿时吓得一缩脖子——来人正是本场乡试的副主考、主管一省学政的周大人!

周大人晚间例行巡视考场,也被这迥异于寻常的乐声所吸引。

他示意差役们噤声退后,自己则悄然隐在号舍旁的阴影里,捻须静听。

他听着那从未听过的乐器发出清越悠扬之声,听着那年轻士子用略带疲惫的沙哑嗓音,唱出备考的艰辛、身体的劳顿以及对志向的坚持。

歌词俚俗,甚至有些“打油”,却情真意切,尤其是最后那句“但留清白在人间,胜过朱紫千万般”,让为官多年、见惯风云的周学政,眼底也闪过一丝激赏。

他借着差役灯笼的微光,看清了号舍内那个怀抱奇异乐器、神情专注中带着一丝不羁的青年,正是他极为看好的林闲。

周学政没有立即现身,而是静静地听完了整首曲子,甚至在那段精彩的指弹过门时,微微颔首。

曲毕,周围一片寂静,唯有秋虫鸣叫。

周学政抚须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带着玩味的笑,对身边的巡役队长低声道:

“此子,真妙人也!尔等不必惊扰。考场枯寂如坐牢笼,有此清音雅韵,既可舒士子之郁结,亦可显其心志之豁达,不为俗规所囿。嗯……颇有古名士之风流。由他去吧,只要不喧哗扰人清梦即可。”

得到副主考的金口玉言,差役们自然如蒙大赦,恭敬称是悄然退去。

周学政又驻足片刻,看了一眼玄字七号的方向,这才带着随从转身离开。

他心中对林闲的评价,又添上了“性情通脱,雅量高致”八字。

林闲一曲终了,周围渐渐恢复了寂静,但许多士子心中的烦躁却已被这意外的“精神按摩”抚平了不少。他轻轻放下吉他,小心地放回考篮,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知道,这把吉他没有白带。这不仅舒缓了自身压力,或许还在那位关键的学政大人心中,留下了“此子非常人,心胸开阔,有古之名士风范”的深刻印象。

夜晚就在这独一无二的吉他余韵中,缓缓度过。

对于许多考生而言,这个夜晚因玄字七号那场短暂的“音乐会”,大概会变得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