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风将招供!鬼子秘辛!

那人跪在血泊里,整个人筛糠似的抖着,高举的双手上沾满了不知是谁的血,又黏又滑。

“别开枪!爷!几位爷!我就是个跟着混饭吃的,我什么都说!”

李山河端着枪,枪口纹丝不动地指着那人的脑门。

他的眼神冷得像枪管的钢铁,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你是什么人?”

“我……我叫刘四,道上人给面子,叫我一声顺风耳,是个风将。”那人哆哆嗦嗦地回答,声音发颤,带着哀求的尾音。

“风将?”李山河眉头动了一下。

这个词他听过。

在东北的土匪绺子里,负责踩点、探路、打探消息的,就叫“风将”。

这种人,腿脚快,心思活,眼睛毒,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满嘴跑舌头。

“爷,您听我口音,咱是老乡啊!”刘四努力扯动嘴角,挤出一个扭曲的笑容,“我以前……以前是跟着红姐混饭吃的。”

红姐!

这两个字一出,李山河和彪子的眼神瞬间都锐利了起来。

“上次在鹰勾山,就是您,好汉爷!”刘四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绳索,语速骤然加快。

“我亲眼看见您,干净利落地就把红姐那伙人全给端了!我当时就在外围放风,一看情况不对,吓得我当时就跑了,连个屁都不敢放!”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瞟着李山河的脸。

“后来……后来我寻思着,您当时走得急,只带走了那些金条子。我就起了贼心,想着洞里那些瓶瓶罐罐肯定也还在。”

“我就把我这个圈子里的一伙人,就是地上躺着的这帮杂碎,又给召集了过来,想着发一笔横财。”

刘四说到这里,狠狠地朝着地上的尸体啐了一口。

“没想到这帮逼崽子,见钱眼开,半路上就跟另一伙人干起来了!我胆子小,就一直躲着,这才捡回一条命!”

彪子听得不耐烦,上前一脚踹在刘四的肩膀上,把他踹了个狗啃雪。

“你他妈废话真多!就这点破事,也想换你的狗命?”

“不不不!爷!我还有别的消息!”刘四连滚带爬地重新跪好,额头在冰碴子上磕得“砰砰”响。

“这个鹰勾山的藏宝洞,只是小鬼子当年留下的其中一个!我知道!我还知道别的!”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山谷的死寂。

李山河的瞳孔猛地缩紧。

“说清楚。”

“是!是!”刘四不敢有丝毫隐瞒,将自己的底牌全部掀开。

他的祖上,在伪满洲国时期,就是一伙专门帮着小鬼子“扣坟掘墓”的汉奸。

当年,小鬼子不光从地面上掠夺资源,对地下的东西也同样贪婪。他们组织了不少所谓的“勘探队”,实际上就是盗墓队,在中国大地上疯狂盗掘古墓,搜刮文物。

而刘四的祖上,就是给这帮鬼子当向导和苦力的。

“我爷爷当年,就跟着一个叫‘松本’的鬼子军官干。那个松本,表面上是个地质学家,实际上就是个盗墓头子。他们当年在东北,挖了不少大墓,弄出来的宝贝,堆得跟山一样。”

“后来小鬼子战败,兵荒马乱的,很多宝贝来不及运走,就近找地方藏了起来。那个松本,就把藏宝的地点,绘制成了一份地图。”

“我爷爷当年有心,偷偷地把那份地图给描摹了下来,一直当成传家宝藏着。只是那地图画得跟鬼画符一样,谁也看不懂。直到前些年,我才琢磨明白,这鹰勾山,就是其中一个藏宝点!”

刘四越说越激动,声音都高亢起来,仿佛看到了活命的曙光。

“爷!那份地图还在我家里藏着!除了鹰勾山,上面至少还标记着三处藏宝点!有一处,据说藏着的是当年从一个王爷墓里挖出来的东西,比这鹰勾山的金子还值钱!”

“只要您饶我一命,我马上带您去取地图!我给您当牛做马,带您把那些宝贝全都起出来!”

他说完,满眼希冀地抬头看着李山河,等待着那决定自己生死的宣判。

山谷里,一片死寂。

只有风声刮过尸体,发出呜呜的声响,还有刘四粗重的喘息。

李山河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看了足足有半分钟。

那张布满希冀的脸,在李山河冰冷的注视下,一点点僵硬。

他脸上的希望,慢慢褪去,转而爬上的是浓重的不解与恐惧。

“爷……您……您这是……”

李山河缓缓抬起了枪口,动作不大,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你说的这些,”他的声音,像这山谷里的寒冰,不带一丝温度,“很有意思。”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

子弹精准地从刘四的眉心穿过。

他惊愕的眼神瞬间凝固,所有秘密和希望,都随着脑后溅开的血花,永远留在了这片雪地里。

刘四的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二叔,你这……”彪子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满脸的疑惑,“他不是说还知道别的藏宝地吗?就这么把他崩了?”

李宝财和李宝田也同样不解地望向李山河。

李山河收起枪,吹了吹枪口上并不存在的硝烟,语气淡漠。

“动动脑子,彪子。”

“这孙子要是真知道哪儿有座金山,还会带着这帮废物来抢咱们吃剩的骨头?”

“他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一句话,像一盆冰水,浇醒了彪子。

他猛地一怔,随即恍然:“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孙子就是在胡编乱造,拖延时间想活命!”

李山河冷哼一声。

“风将,见风使舵,谎话连篇,是他们的本能。留着他,就是个祸害。”

说完,他不再看地上的尸体,转身走向那个被藤蔓掩盖的藏宝洞。

“行了,别耽误工夫。”

“干正事!”

“把咱家的宝贝,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