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顾老四要单脚跳单杆

会议厅外,顾家生背靠着廊柱,从军装内袋摸出一盒"哈德门"香烟。他抽出一支,点燃。然后深吸一口,辛辣的烟草味瞬间充满口腔,尼古丁顺着血液流向四肢百骸,然后直冲灵魂。

"刚才那番表演..."

他在心中默念。

"声情并茂,涕泪俱下,打个八分不过分吧。"

吐出的烟圈缓缓扭曲、消散,胸前的青天白日勋章沉甸甸的,他抬手 轻轻摸了摸....这手感还真不赖。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侍卫官悄然立于他三步之外的地方。

"顾长官?"

话语虽然带着恭敬,却蕴含着一丝催促,顾家生猛吸一口后将烟头按灭。

"知道了。"

他仔细整了整军装,确保不会在细节上出现差池。回廊幽深如隧道,每隔十步就伫立着一名持枪卫兵,荷枪实弹,守卫森严。

转过最后一个弯,书房门前两名侍卫官如雕塑般肃立,来到书房门前。

"报告!学生顾家生奉命晋见!"

门内传来细微的茶盏放到桌面的声响,接着传来那个熟悉的声音。

"进来吧。"

书房里光线略微有些暗淡,只有一盏绿罩台灯亮着。总裁正喝在喝水,军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衬衫袖口卷起两折露出两只手腕。

墙上巨幅作战地图占据整面墙壁,密密麻麻的红蓝箭头在徐州地区交织成网,侍从官从外面轻轻带上大门。此刻,这个充满古籍与墨香的空间里,只剩下他和总裁二人。

"振国啊。"

总裁放下茶盏,抬头看向顾家生。

"知道为什么单独叫你来吗?"

顾家生保持着标准的立正姿势,目光平视前方,声音平稳。

"学生愚钝,还请校长明示。"

总裁忽然改用奉化腔。

"你常在一线带兵打仗,说说看,借着此次大捷,我国府军士气旺盛,咱们在徐州有没有机会再次重创日寇。"

“前几日...有人跟我说,此战凶险...”

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中犹自带着几分不甘。

"但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最后几个字说得格外缓慢,眼神中既有期待,又隐含不安。书房中一时间陷入了一片寂静,顾家生仿佛能听见自己太阳穴处血管的跳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他暗自揣测:

“糟糕!有点不太对劲.......难不成这场大捷又给了老头子一丝幻想?或者想着自己亲自上手来微操一下?这可不行,老头子的微操实在不敢恭维.........我得给他降降温,让他冷静冷静。”

"报告校长!"

顾家生挺直腰背,语气恭敬而坚定:

"承蒙校长运筹帷幄,台儿庄一役方能大挫倭寇的锋芒。然学生斗胆直言,此战我军虽捷,然日寇狼子野心未灭。"

他稍作停顿,目光诚恳地望向总裁。

"校长高瞻远瞩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实乃救国良方。依学生浅见,日军第5、第10师团此次失利实乃骄狂轻敌所致。其虽遭重创,然日本的战争机器仍在疯狂运转。下一步恐将如校长预料那般,或合围徐州,或西进陇海线,此皆在校长预案之中。"

顾家生微微前倾,语气转为敬仰。

"校长英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依学生愚见,第五战区当遵循校长的指示,既要守土有责,更要灵活机动。若能将日军主力牵制于此,正可配合校长整体战略部署。"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尤其校长''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教诲,学生时刻铭记。学生认为,我军当梯次阻击,逐次后撤,将日寇拖入中原腹地。彼时其补给线愈长,我游击部队袭扰机会愈多,正合校长''持久消耗''之战略精髓。"

顾家生眼中闪过崇敬之色:

"更妙的是,校长早已预见国际局势变化。此番台儿庄捷报,已令英美等列强刮目相看。若再依校长方略取得几场胜绩,必能争取更多外援,此乃校长深谋远虑之处。"

最后,他挺胸立正,语气铿锵。

"学生坚信,只有在校长的英明领导下,此战必能让日寇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他们想速战速决,我们偏要让他们领教校长''以柔克刚''战略的厉害!"

总裁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他忽然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来回踱步。

"说得好啊,振国。"

他的奉化口音带着罕见的轻松。

"你这番话,倒是与我不谋而合。"

顾家生敏锐地注意到,总裁方才紧锁的眉头已然舒展,连带着脸上的皱纹都显得柔和了几分。只见总裁背着手,目光在地图上游移,突然转身,眼中竟闪过一丝赞许的笑意。

"你这个小滑头。"

他忽然用上了亲昵的称呼,手指虚点着顾家生。

"倒是把我的《抗战必胜十要》都吃透了。"

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装帧考究的线装书,封面上正是他亲笔题写的"抗战方略"四个大字。

顾家生连忙挺直腰板。

"学生不敢当,都是校长平日教诲..."

"行了行了。"

总裁摆摆手,难得地打断了这种奉承,但眼角眉梢的愉悦却掩饰不住。他忽然再次开口说道:

"其实健生在临行前还在劝我,要在徐州与日军决战..."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你说,他这是何居心啊?"

顾家生心头一跳,这个问题可不是自己这小卡拉米能议论的。却见董事长已经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不过现在想来,倒是你更懂我的心思。"

他拍了拍顾家生的肩膀,力道比方才轻快许多。

"德邻那边,我会亲自去说。"

窗外传来侍卫换岗的脚步声,他好似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抽屉里取出一支崭新的派克金笔。

"对了,这个给你了。"

他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往后呈递战报时,要多着墨于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那些''校长英明''之类的虚词就免了。你的电报可以直接发到侍从室。你...我还是信得过的,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

顾家生双手接过金笔,恰到好处地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

"校长厚爱,学生定当..."

"好了,好了。"

总裁笑着打断他,忽然正色道:

"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很对。"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

"国际社会确实在看着我们。所以徐州可以丢,但气势不能输!"

"校长明鉴!"

总裁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两份烫金委任状,在桌上一字排开。

"振国啊!"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知道为什么刚才在会议上,我没提你升衔的事吗?"

顾家生呼吸微滞,目光却不曾偏移,依旧保持着笔挺的军姿。

总裁忽然笑了,手指按在了左边那份。

"这一份是任命你为新编荣誉第6师少将师长的委任状,荣誉第6师是三旅六团建制。"

接着又移到右边那份。

"至于这一份,则是任命你为第五战区中将参谋长的委任状。"

他缓缓合上抽屉,却故意没把委任状收进去。

"这一仗你打得很好,全歼了濑谷支队,战功卓著。"

总裁再次低沉的说道:

"但你可知道,这份战报送到军政部时,有多少人在质疑你的资历?"

他缓缓转身,目光灼灼的看着顾家生,随后又暗自一笑。

"二十五岁的少将,已经让很多人坐不住了。军界讲究的,从来不只有战功二字,国防会议上,有人拿着你的履历说''一个十期生,凭什么爬得比三期、四期的学长还快?''"

顾家生无言以对。

"战功是你的底气,但不是全部的筹码。"

总裁将茶杯重重搁在委任状旁。

"这个选择,你要想清楚。"

说完将两份委任状往顾家生方向推了半寸,意思是让他自己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