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少将旅长

徐州青砖灰瓦的司令长官部内,铜制座钟的钟摆有节奏地晃动着。窗外隐约传来远处游行的欢呼声,而室内却笼罩着一种凝重的静谧。

司令长官李棕人将军站在军事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徐州周边的防线。他身姿挺拔,虽已年近五旬,但眉宇间的英气丝毫不减。桌上摊开的战报上,墨迹尚未干透,显然刚刚送来不久。

副参谋长黎形树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部队报告。

“德公,顾振国的部队进城了,百姓夹道欢迎,那场面甚是热烈啊。”

黎形树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许。

李棕人微微颔首,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淡淡道:

“智周,这个顾振国,你怎么看?”

黎形树沉吟片刻,道:

“此人虽年轻,但胆识过人。金陵一役,他能收拢溃兵,重整防线,甚至敢扣押上官、整肃军纪,硬是在日军合围之下杀出一条血路。更难能可贵的是为掩护金陵百姓安全撤离,颇有一分赤子之心啊。这份魄力,绝非寻常将领可比。”

李棕人终于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趣味:

“那比之李明瑞如何?”

黎形树闻言,神色一肃。(李明瑞,桂军悍将,北伐时曾与他在江西龙谭血战,那一仗打得天昏地暗,双方皆伤亡惨重。如今提起,仍觉心潮澎湃。)

“李明瑞勇猛果决,擅打硬仗,但顾振国……”

黎形树顿了顿:

“此人不仅敢打敢拼,更难得的是能驾驭溃兵,稳住军心。金陵城破之际,多少部队一触即溃,唯独他能在绝境中凝聚人心,反戈一击。这份统御之能,李明瑞当年亦未必及得上。”

李棕人听罢,轻轻一叹:

“若是裕生(李明瑞字)还在,我又何须为无人可用发愁。”

室内一时沉默,唯有钟摆声清晰可闻。

片刻后,黎形树打破沉寂:

“德公,军政部拨付给独立116的兵员和装备补给已到,如何分配?”

李棕人略一思索,斩钉截铁道:

“全部给他。”

黎形树微微一愣:“全部?”

李棕人嘴角微扬,眼中却无笑意:

“这顾振国是黄埔出身,又是浙江人,如今一战成名,已成‘天子门生’。我若克扣他的补给,岂不是自找麻烦?而且诚如智周你所言,金陵一役此人打出我华夏军人之血性,对于此等英雄部队........”

黎形树会意,点头道:

“德公明鉴。”

李棕人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游行队伍,淡淡道:

“另外再以我的名义,犒赏十万现大洋。”

黎形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德公,这……”

李棕人摆摆手:

“徐州乃战略要地,日军已克金陵,下一步必攻此处。我第五战区又多是地方部队,总裁既然把这支心头肉调到徐州休整,现在又弄得人尽皆知。士气可鼓不可泄,这顾振国既然来了,就得让他心甘情愿地卖命。钱,不过是买他的忠心和士气罢了。”

黎形树以为然,正欲再言,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

一名副官快步走入,敬礼道:

“军政部何部长已抵徐州,称奉总裁之命,特来慰问顾家生部!”

李棕人与黎形树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果然来了。”

李棕人低声道,随即恢复如常,挥手道:

“备车!智周,你随我去迎一迎何部长。”

翌日,徐州城。

《中央日报》和《大公报》头版赫然刊登着顾家生的照片,标题醒目——“铁血战将,民族之光”。

一夜之间,顾家生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徐州城,顾家生所部临时驻地。

冬日的北风卷着雪粒子,在帐篷外呜呜作响,却怎么也吹不散帐篷里那股浓烈的烟草味。

顾家生半靠在椅子上,眯着眼深吸一口,烟卷的火星在帐篷里忽明忽暗,映得他眉梢眼角都舒展开来。他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缭绕间,连嘴角都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手指轻轻弹了弹烟灰,像是终于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帐篷外寒风呼啸,他却仿佛置身于某个慵懒的午后,连呼出的白烟都带着几分惬意的弧度。

"四哥......你这抽得也太狠了,一根接一根的,小心得肺痨。"

程二少翘着二郎腿,指尖夹着半截哈德门,烟雾缭绕里笑得痞里痞气。

"放屁!老子在山里憋了小半个月,连烟屁股都没得捡!"

顾家生笑骂一句,顺手抄起桌上的烟盒砸过去。

"你小子别光顾着抽,给老子好好看看徐州的战略图!"

李天翔蹲在一旁,正小心翼翼地拆着一包老刀牌,闻言抬头,咧嘴一笑:

"团座,您慢慢食烟,张图我睇得明嘅!"

"行啊,老李!"

顾家生吐出一口烟圈,笑得畅快。

"等有机会,老子请你抽美国骆驼!"

帐篷外,寒风依旧呼啸,可里面却暖烘烘的,连带着这群从金陵城杀出来的汉子们,眉宇间的戾气都淡了几分。

"团座!"

张定邦掀开帐帘,带进一阵刺骨的冷风。

"军政部何部长的车到了,已经进了营门。"

顾家生一把掐灭烟头,顺手抄起桌上的军帽扣上:

"操!怎么不早报?"

他三两步跨到门口,又猛地刹住脚,回头瞪了眼还在吞云吐雾的程二少几人:

"都他妈别抽了!赶紧收拾一下!"

临时指挥部里,炭火烧得正旺。何部长披着呢子大衣,正背着手看墙上的布防图,听见脚步声,头也不回地笑道:

"振国呀!你这指挥部倒是暖和。"

"部长好!"

顾家生立正敬礼,眼角余光扫见桌上早已备好的热茶和点心,心里暗赞张定邦的机灵。

何部长转过身,目光在顾家生身上停留片刻,似笑非笑地开口:

“顾团长,这一路风尘,倒是让你赶上了好时候。”

顾家生微微一顿,随即挺直腰背:

“部长抬举,属下不过是尽本分。”

何部长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语气平淡:

“本分……是啊,如今这世道,能守住本分的,都是聪明人,我相信振国你就是个聪明人!”

随即他又笑了笑:

"金陵一战,你们455团打出了威风。"

何部长从副官手里接过一份文件,直接递过去,

"总裁亲自下的令:即日起,455团扩编为独立第116旅,你任少将旅长。"

顾家生双手接过,还没开口,何部长已经拍了拍他的肩膀:

"兵员、装备给养都已经拨到第五战区后勤部了,明天就能领。另外......"

他朝副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捧出两个沉甸甸的皮箱。

"五十万法币,总裁特批的犒赏,阵亡弟兄的抚恤金另算。"

帐篷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噼啪作响...........................

临走时,何部长忽然在车门边驻足:

"振国啊,总裁很看好你啊!"

"请部长转告校长。"

顾家生站得笔直,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霜。

"职部心里透亮,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华夏只有一个领袖,只要校长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我带头闯!"

黑色的轿车碾着积雪远去。程二少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盯着那两箱法币两眼放光:

"娘个东菜!四哥,你又升官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