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编455团

授勋仪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大礼堂举行。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斜射进来,在崭新的将校呢军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家生站在授勋队列最前方,挺拔的身姿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将笔挺的军装撑出凛冽的线条。阳光照耀下,崭新的上校领章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兹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上校顾振国五等宝鼎勋章..."

庄严的军乐声中,总裁亲自将勋章别在顾家生胸前。冰凉的勋章触到胸口的刹那,他看见后排的程远等人胸前新授的云麾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些年轻军官的少校肩章在军乐声中微微颤动,宛如一群振翅欲飞的雏鹰,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忐忑交织的光芒。

当日下午,三辆军用卡车沿着中山门外苍翠的林荫道缓缓行进。途经明孝陵神道时,顾家生突然抬手示意停车。他纵身跃下卡车,凝视着那些历经六百年风雨的石像生。文臣武将的雕像在冬日阳光下肃穆伫立,斑驳的石甲上,太平天国时期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辨。一阵寒风掠过,卷起满地枯叶,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往事。

"四哥,前面就是咱们455团的驻地了。"

程远指着远方说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片青灰色的营房掩映在紫金山麓的松柏之间。营区外围,明代护陵卫所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古老的城砖与新修的围墙形成奇特的时空交错。

营门前,哨兵们看见车队立即挺直腰杆行礼。他们头戴德制M35钢盔,冷峻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泛着独特的蓝灰色。顾家生目光扫过营门两侧新漆的楹联:

"养兵千日精忠报国"

"秣马厉兵还我河山"

那朱红的字迹力透木背,仿佛要烙进每个军人的心底。

营区内,白墙灰瓦的新建营房整齐划一。操场上,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与整齐的踏步声交织在一起。

"立正——!"

值星官洪亮的口令声如惊雷般炸响,正在训练的士兵们瞬间如标枪般挺立。虽然是新编部队,但从士兵们标准的持枪姿势就能看出训练有素。中正式步枪的枪托稳稳抵在肩窝,雪亮的刺刀在夕阳下连成一道寒光凛凛的直线。

"报告团座!455团应到2700人,实到2436人!正在开展战前强化训练!"

一位佩戴中校领章的中年军官快步走来敬礼。他左脸颊上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刀疤分外醒目。

"职部张定邦,原18军参谋处作战科长,奉陈长官之命前来辅佐团座。"

他递上花名册时,顾家生注意到他右手虎口处因常年握参谋尺而磨出的厚茧,这是参谋军官特有的印记。

翻开烫金封面的花名册,三个营长的名字赫然入目:

一营长:程远

二营长:李天翔

三营长:王铁栓

顾家生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陈长官果然安排得滴水不漏,连人事布局都如此周到。他继续翻阅,发现全团连排级军官中,基本都是昔日独立营的老部下。

455团作为甲种主力团,编制堪称豪华:

下辖3个步兵营,每营编制800人

每个营下辖3个步兵连(每连180人)

1个机炮连(装备6挺重机枪、4门迫击炮)

团直属部队:

特务连

警卫排

通信排

工兵排

卫生队

武器装备:

中正式步枪2000余支

捷克式轻机枪90挺

马克沁重机枪24挺

82mm迫击炮16门

20mm机关炮4门

如此精良的装备配置,在国府军序列中也属于第一档的。每个步兵班都标配一挺轻机枪,每个排配备三门掷弹筒,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嫡系部队。看着这份沉甸甸的花名册,顾家生仿佛已经听见了战场上枪炮的轰鸣。

455团团部会议厅。

青灰色的夕阳透过木窗斜照进来,映在会议厅正中央悬挂的青天白日旗上。二十余名军官早已按军衔列队,崭新的呢子军装烫得笔挺,武装带擦得锃亮,胸前勋章熠熠生辉。

门外传来军靴踏地的铿锵声,值星官突然一声暴喝:

“团座到!立——正!”

“啪!”

二十余双皮靴瞬间并拢,发出整齐划一的撞击声。顾家生大步跨入会议厅,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程远、李天翔、王铁栓、老魏……全是在罗店并肩厮杀的老兄弟,此刻肃立如松,眼中只有纯粹的敬意与信任。

唯独站在右侧首位的张定邦略显突兀,他的立正姿势标准得近乎刻板,左脸颊的刀疤在汽灯光下微微发亮。

顾家生抬手还礼,声音沉稳:

“都坐吧。”

“哗啦”军靴摩擦地面的声音整齐划一。

“今日起,455团正式成军。”

顾家生双手撑在铺满作战地图的橡木桌上,

“在座诸位大多是从独立营起就跟着我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客套话免了。”

他目光转向张定邦。

“唯独张副团长是新面孔,原十八军参谋处作战科长,既然以后都是一个战壕的弟兄,我希望往后大家精诚协作,效忠‘党果’。”

张定邦啪地立正敬礼:“职部定当竭尽所能!”

顾家生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突然从公文包里抽拿出一本花名册,轻轻放在桌上。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这是独立营阵亡弟兄的花名册。”

他声音沙哑了几分,“李墨文!”

站在角落的文书立刻挺直腰板:“到!”

“明天起,你带人去邮政局,按名册把抚恤金一家家寄出去。”顾家生盯着他,“一个铜板都不准少。”

“是!”李墨文眼眶发红,“团座放心,少一个子我提头来见!”

会议桌周围响起低沉的吸气声。王铁栓攥拳砸了下桌面:“狗日的小鬼子……”

“要报仇,光靠血性不够,还要过硬的军事素养,和顽强的信念。”

顾家生猛地一捶桌面。

“张副团长,念训练计划。”

张定邦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会这么快被委以重任。展开文件夹时,他瞥见纸上密密麻麻都是顾家生亲笔批注的修改,其中“夜战”“巷战”“防炮”等条目被红笔重重圈出。

“即日起,全团进入战时训练!”

张定邦的嗓音不自觉地高了八度:

“每日早五时出操,步兵连侧重堑壕突击与反坦克战术,机枪连加练交叉火力布置……”

听着专业到苛刻的训练安排,军官们却纷纷露出獠牙般的笑容。

“补充三条。”

顾家生竖起食指。

"第一条,所有士兵必须学会用绑腿布止血、挖防炮洞、用刺刀撬弹药箱........."

他的目光扫过程远等人,声音陡然一沉。

"这些保命的本事,程远你们几个亲自把关。哪个连队出纰漏,我找你们算账。"

程远闻言咧嘴一笑:"团座放心,"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新兵蛋子要是学不会,老子就敲他们的砂罐。"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笑声。

"第二条,"顾家生竖起第二根手指。

"实弹射击不要怕消耗弹药。每人每天至少打二十发,机枪手加倍,不要担心弹药问题。”

"第三条,全团每天加练两小时拼刺,记住三三一队。455团,必成日寇噩梦!

"唰"的一声,二十余名军官同时起立。所有人的面容如同淬火的刀锋,连张定邦都不由自主挺直了腰板。

"杀!"

怒吼声震得窗棂嗡嗡作响。挂在墙上的青天白日旗无风自动,营区外,最后一抹夕阳染红了孝陵卫六百年的城墙砖,像是无数先烈未干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