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赵二郎,你让本宫如何护你?

听到有人在今天敲响了登闻鼓。

长孙皇后以及旁边坐着的韦妃杨妃等人,都很是震惊。

李君羡看着满脸寒意的李世民,回答道:“是赵二郎,赵二郎敲响了登闻鼓。”

李世民闻言一愣,好似也震惊了一下,始料未及。

刚才他听到说有人敲响了登闻鼓。

下意识以为是哪个有冤情却不知死活的百姓,非要选在今天这样的日子敲登闻鼓。

他心里虽然有怒火,但更想的是把徇私枉法没将案子审清楚,导致此种事情发生的官员揪出来杀掉。

可听到是赵仙罴敲响了登闻鼓,李世民脑子下意识懵得一下。

赵仙罴为什么要在今天敲响登闻鼓?

赵仙罴敲响登闻鼓,无非是要为其父赵蕴古申冤。

可赵蕴古是他这个皇帝杀的,哪来的冤情?

以为赵仙罴是一直怀恨在心,预谋已久,故意选在今天这样的日子来破坏自己的兴致,李世民脸色瞬间阴沉下去。

这次,他忍无可忍!

“去,把他抓起来!把赵家所有人抓起来,打入天牢!”

李世民不再怜悯,也不再展示自己那可笑的君王胸怀。

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不知好歹,不知死活的少年!

这次他必须让赵仙罴以及赵家得到深刻的教训。

“陛下。”

旁边,长孙皇后也被李君羡的回答惊的满脸呆滞。

她看到李世民雷霆大怒,眼里止不住杀意,顿时轻轻喊了一声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一沉:“你还要为这种不知死活的人说话?”

训斥了长孙皇后,李世民又看着站着不动的李君羡,怒斥道:

“怎么还不去?朕的旨意你没听到吗!”

李君羡脸色复杂,依旧弓着身子,道:“太子以及新罗扶桑两国的使臣都在,苑君璋本来可以阻止赵二郎敲响登闻鼓,但是太子…”

“还有新罗女王,以及扶桑女皇的妹妹额田良子,也似乎在为赵二郎…”

李世民一愕,脸色刷的一下变得铁青。

长孙皇后同样脸色大变。

周围韦妃杨妃等人安静下来,不动声色的听着。

李世民心里怒不可遏。

刚才他就注意到太子和魏王都不在,心里已经对两人很是不满。

现在听到太子竟然在为赵仙罴站台,他心里的怒火就更不用说了。

眼见李世民就要大发雷霆,长孙皇后连忙站了起来,欠身一礼。

她提醒李世民道:“陛下,今天是父亲的寿诞,这么多官员和外国使臣都在,还望陛下息怒,容臣妾前去处理。”

李世民闻言握紧手里的青铜盏,极力压制心里的怒火,沉声道:

“去,去把太子给朕叫过来,朕要亲自问他,究竟想做什么!

还有那个赵仙罴,一定不能饶恕,先抓起来,关进大牢!”

李世民用冰冷的眼神看着长孙皇后,示意长孙皇后必须按照他说的去做。

长孙皇后低头转身离去。

宴席上,李丽质看到高台上自己父亲母亲情况有些不对的说着什么,又看到自己母亲脸色难看的离开,她当即起身跟了上去。

“母后,发生了什么事?”

追上自己母亲的李丽质问道。

长孙皇后看到跟来的爱女,脚步停了一下,继续往朱雀门方向走。

她一边走一边说道:“赵二郎敲响了登闻鼓,你哥哥承乾也在,这孩子,怎么能犯这样的糊涂。”

长孙皇后脸色惆怅,知道自己这次很难保住李承乾,以及赵仙罴。

同时她也不明白赵仙罴为什么要敲响登闻鼓。

为什么要在今天敲响登闻鼓。

李丽质听了自己母亲的解释,顿时一怔。

她快步跟上自己母亲。

……

朱雀门。

仍旧是一片死寂。

街上所有人怔怔看着在登闻鼓前长身而立的赵仙罴,以及太子李承乾。

“谁?谁敲响了登闻鼓?”

“何人如此大胆,不要命了吗?怎么敢在今天这样的日子,在这里敲响登闻鼓!”

“今日休沐,不接待审理任何案件,有冤情等过了明天再说!”

“这是赵二郎?是赵二郎敲响的登闻鼓?”

“太…太子?!”

一群职位较低留守官署的官员,听到动静骂骂咧咧从皇城里涌出来。

当看到两个容貌美丽的异国女性,再看到李承乾就站在赵仙罴身边,这些人不由呆住。

然后这些人面面相觑站成一团,很快也和其他人一样,安静下来。

大约过了一刻钟时间。

在低微的惊呼声中,长孙皇后、李丽质,以及一群侍卫从朱雀门里走了出来。

“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公主!”

那群站成一团不知所措的值守官员,连忙行礼。

远处百姓也黑压压的成片躬身。

李承乾看到自己母亲,脸色微微一变,低着头走来,“儿臣见过母后。”

长孙皇后蹙眉看了眼李承乾,没急着训斥李承乾在今天这样的日子胡作非为。

她迈着雍容的步伐走向赵仙罴。

来到赵仙罴面前,看着与自己曾经见过外形气质发生巨大变化的赵仙罴,长孙皇后心里也不免大为震惊了一下。

难怪这些天她一直听到赵仙罴的传闻。

难怪就连宫里的宫女,聊到赵仙罴,都会满脸的红晕激动。

此子外形上确实长得过于完美。

没有计较赵仙罴见到自己并未行礼,长孙皇后看着赵仙罴神色复杂道:

“赵二郎,是你敲响的登闻鼓?”

赵仙罴点头。

长孙皇后问道:“你有何冤情,非要在今天,冒着触怒陛下的危险敲响皇城外这面登闻鼓?”

长安城当然不止朱雀门外这一面登闻鼓。

长安、万年两个县衙,以及京兆府大门外,都有登闻鼓。

但赵仙罴敲哪面登闻鼓不好,偏偏敲响了皇城大门外的登闻鼓。

长孙皇后身边,气质柔婉的李丽质,怔怔看着赵仙罴,眼里布满了忧伤。

李丽质能预感到,今天的事情恐怕很难善了。

以她父亲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赵仙罴。

时隔一个月,赵仙罴看着气色好上不少但病根未除的长孙皇后道:

“因为我有冤情,天大的冤情。”

长孙皇后蹙眉,眼神中满含忧虑,很是不解道:“纵使你有天大的冤情,你也不该在今天敲响登闻鼓,惹怒陛下。

你让本宫如何护你?”

长孙皇后话里的意思,是还记着赵仙罴的救命之恩。

她想保住赵仙罴,却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如何去保。

想了片刻,长孙皇后说道:“你先随本宫去面见陛下,你要诚恳的向他表示悔意,说自己只是一时糊涂,到时候本宫再为你说情。

这是本宫唯一能护住你,护住赵家的法子。”

这确实是长孙皇后想到的,唯一能护住赵仙罴以及赵家的法子。

因为长孙皇后很了解自己丈夫的性格。

只有诚心表示悔意,主动求饶,她这个丈夫才有可能宽容大度的赦免其罪。

而如果是对着来,硬着来,那么只会激怒她这个丈夫。

到时候谁来求情都没用。

赵仙罴没说话,向长孙皇后迈了一步。

长孙皇后以为赵仙罴听了劝,松了口气,当即带着赵仙罴向着皇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