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以我残躯化烈火”

“锡安的罪行必将受到审判,安特永远站在侵略者的对立面。”

瓦西里大将随手弹了弹烟灰:“武器的事找葛罗米柯,我就是来见老伙计的,不过要是有什么想要的,提我的名字可以打折!”

亲王笑着摇头,瓦西基解释说他们是在一次马斯尔举办的军事演习上认识的。

“什么,你竟然没有看过我们那部讲述卫国战争的电影?”瓦西里大将有些遗憾:“那部电影的选题和选角都是很不错的,里面还有扮演我的戏份。

但要我说,导演还是把元帅拍得太完美了,元帅一开始可没那么英勇,他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可是,呃...算了。”

陆凛惊呆了:“您这么编排自家元帅真的没问题吗?”

“怕什么。”瓦西里大将耸了耸肩:“大不了他就让我去挑粪,反正他跟拍片子的导演说,瓦西里最大的长处就是粪挑的又快又好!”

额......

陆凛已经很难用言语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了。

“咪嗖啦咪嗖~,好像是这个调。”瓦西里大将正在哼唱电影的主题曲,他懊恼地一拍脑袋:“嘿呀,真是生疏了!在当兵的时候,我的小号吹的可是全团最好的!”

“罗科索夫元帅这次来了吗?”穆罕穆德亲王问道。

“来了,但元帅已经很久不出来干涉俗务了,这次也是见一见赛里斯的老朋友。”瓦西里道:“你是知道的,元帅很念旧,在当年抗击扶桑侵略的时候,他跟赛里斯建立了很深刻的革命情谊。”

赛里斯?革命情谊?

安特什么时候跟赛里斯一起打过小日本了?

陆凛身的穿越者雷达动了,这个罗科索夫将军,该不会也是穿越者吧?

随后两人又将话题引到了联合国大会上,法案的通过不成问题,但锡安愿不愿意归还领土却是另一回事了。

瓦西里表示道:“很抱歉,我的老伙计,除了武器上的援助,其他的,安特实在是爱莫能助。”

中东表面上看似蕴藏着惊人的石油,可实际上却是个巨大的泥潭,就连大国一个不慎,也容易身陷囹圄。

所以英法与合众国的做法,都是在中东扶持自己的话事人,借机敛财。

而锡安正是瞅准了这一关键点,以石油贿赂其他的西方势力,令他们保持中立,自己则慢慢消化侵略得来的资源。

“那这么说,想要击败锡安,就只能靠阿拉伯国家自己了。”

瓦西里大将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我一直相信,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危难关头总能诞生出真正的英雄。

但每当深渊临近,总有人撕破黑暗——他们或许是农夫、学者,甚至囚徒,却在命运的赌桌上押上性命,只为证明这片土地配得上‘自由’二字。

我曾经亲眼见证过这一切的发生,并确信这件事情也会发生在你们的身上,我的朋友。”

这时机要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是最新的电报。

“要我回避一下吗?”瓦西里道。

穆罕穆德亲王打开一看,竟是一封来自哈希姆的致歉信。

他展开信件,上面的内容写到锡安承诺会退回哈希姆河西岸,换取哈希姆退出阿盟军事合作,望诸同盟国能够谅解。

这与他们会议上猜测的一点不差。

“苏尔里亚那边也传来消息。”秘书递上另一份文件:“锡安将会撤出大马士革,以换取现任政府保持中立......”

这是第二个了。

这些阿拉伯的大国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小国了。

恐怕现在已经私下里在和锡安谈条件了。

当理想主义被现实击碎,当阿拉伯国家意识到光凭控诉追回不了丢失的土地,当他们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冷眼旁观的时候——

就连他们自己,也在慢慢开始陷入自我怀疑。

“这么做真的有意义吗?”

“联合在一起真的能让锡安让步吗?”

“如果当时选择接受锡安的条件呢?”

“......”

这些领导阿拉伯国家的高层也是一个个“人”,他们原本就承担着战争失利的罪责。

也许某天上他从床上醒来,就发现自己的统治被推翻了,等待他的就是一根绞索。

所以从私心的角度考虑,接受锡安的条件,既能挽回民声,又能巩固统治。

如果运作得当,还能将失败变成一场可歌可泣的胜利!

而他们唯一要付出的,

就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背叛,就像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发生过的那样,仅此而已。

穆罕穆德亲王望向窗外,他已经预感到,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联合阵线正在分崩离析。

然而一道钟声却在此刻响起。

外面此时也下起了雨,瓦西里大将拉开窗帘,眯起眼睛:“联合国降半旗了。”

降半旗,敲响丧钟,这说明有成员国现任国家元首去世了。

“哪个国家的?”

“......马斯尔。”

陆凛瞬间愣住了,马斯尔?

斐迪南总统去世了?

“就算是国家总统逝世,联合国一般也不鸣钟的,除非有特殊情况。”

瓦西里立刻起身:“不好意思了,老伙计,我得先走了,看来新的风雨就要到来了。”

说罢他便披上大衣,迅速离开了酒店。

“要变天了。”老穆罕穆德喃喃道。

陆凛忽然就想起刚才瓦西里大将所说的话。

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危难关头总能诞生出真正的英雄。

......

......

“我的兄弟们,当你们听到这段话时,我的身体已化为灰烬。”

一道宽厚而又熟悉的声音,自开罗街头的广播中响起:

“如今我们正走在十字路口上,而这并非我们第一次面临这样的抉择。

十九年前,我看着锡安的推土机碾过拉法难民营的诊所,阿拉法特的人民等待着我们的援助;

九年前,迦太基的街头一片混乱,军队的坦克开进满目疮痍的市区;

幸运的是,我们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

但我们从未选择它。

选票,人民与党派的期望,我们畏惧失败,欺负弱者总比直面强者要简单的多,妥协总是比坚持更容易。

而现在我们再一次走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十字路口上。

但我要告诉的你们的是,这次我们非走不可了。

锡安想要的,从来不是几座村庄,也不是几条航道。

他们想要的是我们的尊严,

是我们的历史,

是我们的未来。

是这片土地上,阿拉伯人的生存权力!

而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是的,我们的确暂时失败了。

但我们不能停止反抗,因为整个世界走在看着阿拉伯人会选择哪条路。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抛弃了自己,选择与锡安媾和,那世界也不会站在阿拉伯国家这边。

现在的我们唯有团结在一起,共同朝着侵略者发起反击。

我知道这样的战斗艰苦卓绝,知道这样的战斗胜算渺茫,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战斗下去,直到获胜前的最后一刻!

火焰便是我的剑,灰烬将做我的战旗。

我们要夺回丢掉的尊严;

我们要夺回失去的土地;

我们要将犹太人赶出我们的国土!

我们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特拉维夫总理办公室的大楼上!直到目睹新世界的诞生!

我们会在清真寺的尖塔下与他们战斗!

我们会在孩子们课本的每一页上与他们战斗!

我们会在历史记忆的每一粒沙中与他们战斗!

记住——阿拉伯人永不投降!!”

伊斯兰历1387年5月21日,马斯尔总统斐迪南于解放广场将自己点燃成火炬,照亮了开罗阴雨连绵的上空。

举国哀悼。

————

PS:最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书中出现的国家看得一头雾水,所以我就做了名字的一一对应,放在评论区置顶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这么做其实也是怕被封QAQ,说一个小插曲,本来这本书内投的时候过稿了,但入库的时候因为敏感词太多,被禁了......

最后请编辑大大捞了一手,这才跟大家见面,给大家带不好的阅读观感十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