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震惊!大屯大队的红色思想……

太特么吓人了。

张安平居然又要唱歌,上次中秋节把所有知青唱的眼泪直掉,就连隔壁开荒大队的人都唱的差点暴动了。

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是真要命啊。

原本热闹的知青院,一哄而散,男知青跑了,女知青也都跑去收拾东西,大院里一个不剩。

张安平惋惜的说道,“可惜我这一副好嗓音,我还想唱一首故乡的云,让你们好好回忆一下家乡呢。”

一旁的叶温柔,陈怡,苏语,宁安一脸震惊的看着张安平。

你还是人么?

大家来到千里之外的东北当知青就够苦的了,你还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乔小米小心脏竟然噗通跳个不停。

你好坏哦,人家好喜欢。

乔小米这一刻竟然对张安平产生了浓烈的情绪,男人越坏,她越是喜欢。

但是叶温柔是阻碍她和张安平最大的障碍。

“一个乡下泥腿子,凭啥碍我的事情?找个知青坏了你的清白,哪怕传出点谣言,也是足够了。”乔小米不信张安平会无条件相信叶温柔。

小心思越来越浓烈,乔小米打算好好观察一下知青院,然后找机会解决叶温柔。

却不知道叶温柔哪次外出,身边不跟着十几个小孩,她就是一个孩子王,每七天撒一次糖,一次就是二十多块奶糖,一个月要撒四次呢,就连本村的女孩都乐意跟她玩,或许是想占点小便宜,拿一块碎布,一块小糖,可叶温柔遇到麻烦,她们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

猫冬的时候,大家不乐意出院子,叶温柔她们四个整天黏糊在一起,张安平都成外人了,也不好和四个女孩子一起玩,每天要么是跟其他人一起打牌,要么去找开荒大队四合院的那帮人‘聊天’,要么就去逮鱼,逮兔子。

大年初十,就在众人还沉溺于过年气氛中的时候,石山养鸡场附近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锣声。

“狼来了,快来人啊。”

“狼下山了。”

山里的雪太大,小动物都藏起来过冬了,狼实在是饿急眼了,不得不把目标盯在养鸡场这边,还好刚刚下山就被苏家和佟家巡逻的人发现了。

苏家三兄弟到底是年轻军人,拿着石头和棍棒砸的狼群不敢扑上来。

猎户和村民纷纷拿着棍棒,铁叉冲向养鸡场。

养鸡场可是大屯大队的命根子,谁动养鸡场谁就是敌人,原本普通村民是惧怕狼群的,但是这一刻的气势堪比千军万马。

等到众人冲到养鸡场的时候,苏家三兄弟和佟凡已经和群狼厮打起来了。

苏家老大掐着一头狼的脖子,那拳头就跟雨点似的砸向狼头,而后面一头狼则是凶猛的撕咬他的胳膊,可是现在松手就会多被一头狼撕咬。

苏家老二,老三同样如此,棍棒都被抡圆了,一棍砸在一头狼的脑袋上,那头狼四肢僵硬,四脚朝天,发出深沉的嘶吼声。

佟凡到底是瘦弱了点,手里的铜锣差点被咬穿,可他依旧死死抱着一头狼的脖子不肯松口。

轰轰轰!!

众人抡起扁担铁叉就冲群狼群,人太多了,群狼顿时被吓的全跑了,只剩下被三兄弟以及佟凡锁死的四头狼以及被打死的两头。

苏家三人和佟凡被咬的浑身是伤,鲜血淋漓。

张安平立刻喊道,“去开荒大队请军医,大家自发巡逻,防止恶狼再回来,另外派一个人去公社把这边的事情说一声,苏家和佟家这次为了保护养鸡场立了大功,肯定要褒奖一下,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这是苏家和佟家改变命运的机会,就看大队怎么支持了。

大队长和村长等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还是支持张安平的意见,把事情报上去,至于上面怎么决定,就听天由命了。

众人把受伤的苏家人和佟家人送到大队部躺着。

张安平偷偷给伤的最重的四个人喝了一点灵泉水,至少不会让他们失血过多而死,至于伤还是保留着吧,让上面的人看看两家保护集体财产的决心和付出的代价。

军医很快就赶来了,等到军医把所有人都包扎好,看着伤口,说道,“还是需要送到医院救治,否则还是会感染。”

大队长毫不犹豫说道,“安平知青,你开拖拉机带着我们送苏家和佟家的伤者去医院,毕竟现在路太危险,让其他人开拖拉机太危险。”

张安平点了点头,说道,“行……温柔,你们几个把门上锁,莫要出去,任何人敲门都不要开,防止恶狼再次上门。”

苏语主动说道,“安平知青,我会保护好温柔知青她们的,你放心去医院。”

张安平不再废话,开着拖拉机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县城医院。

安排好一切,缴了一百块的住院费,这才悄无声息的离开医院,来到轧钢厂。

“孙厂长,给我介绍个记者,我有一篇稿子要帮忙发出去。”张安平凝声说道。

孙厂长知道张安平是有章程的人,不会胡说八道的,而且记者肯定要先看稿子才能帮忙发布出去,于是便出去找人帮忙了。

张安平在会议室的桌子上就开始写。

“震惊,大屯大队的红色思想竟然如此恐怖如斯!”

标题党,纯粹的标题党。

张安平开始书写苏家和佟家人在大屯大队的改造教育下,如何洗心革面,如何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和群狼恶狼拿命搏斗,两家年轻人为此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张安平甚至还快速素描了一部分场景,简直跟写小说似的,还带插图的那种。

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尤其突出了大屯大队的村干部领导如何教育下放家庭,如何通过劳动教育他们,让他们转变思想,更是突出了四个年轻人为了国家集体产出悍不畏死的精神。

那插图看的人热血沸腾。

等到张安平收笔的时候,黑河党报的记者带着相机已经来了。

“安平知青,这位是党报记者沈川,沈川记者,这位是大屯大队的先进知青张安平,你们聊,我就不打扰了。”孙厂长介绍一遍,便退出了会议室。

张安平微笑说道,“沈记者真不愧是党报记者,这精神面貌,让我这个知青都自愧不如。”

沈川一听这夸赞,立刻笑道,”张知青谬赞了,您可是先进知青,听说还获得多个奖章,我是非常羡慕的,不知道您找我是有什么好事要报道?“

张安平把自己写的那一篇文章拿了出来。

沈川记者看到标题的时候,下意识想去看内容,可是越看越激动,这文章写的是步步紧扣,扣人心弦,看了一页还想看第二页,想看红色思想是如何教育人的,大屯大队又是如何改造人的,最后想看看年轻的下放人员又是如何悍不畏死保护集体财产的。

当看完最后一页,沈川记者拍案而起。

“写的实在是太好太妙了,这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令人深思发醒,让人热血沸腾,这插图实在是太美妙了,简直让人身临其境,我能去采访一下当事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