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生长咒语
第一匹由学徒独立织成的羚羊布从织机上取下时,光流在布面拼出的羚羊突然抬起头,像在对着染坊外的草原嘶鸣。非洲少年用指尖轻轻抚摸布上的纹路,那些曾被光流画成空心月牙的后腿、拆成短线的鬃毛,此刻都成了流畅的图腾 —— 他突然对着中原学徒作揖,用刚学会的中原话说:“这是光流和我们一起织的。”
部落的妇女们立刻围上来,用羚羊布裹住刚断奶的小羊羔。光流顺着布料爬,在羊羔身上画了层金红色的膜 —— 三天后,原本瘦弱的羊羔竟长出了厚实的绒毛,巫医捧着布向长老汇报:“光流在布上织了‘生长咒’,比我们的草药还管用。”
绿衫精灵突然在林砚耳边蹦:“检测到羚羊布的‘生态作用’!光流与赤铁矿的共生反应能释放微量矿物质,对幼畜生长有促进作用 —— 这是学徒们在光流指引下,无意中织出的新功能,比单纯的引雨布更有价值!”
苏茉刚把 “幼畜襁褓” 列入新订单,流动染布站的学徒就带着好消息回来:“有五个部落愿意用香料换羚羊布,还说要派孩子来学织布。” 他指着布上光流画的小脚印,“他们看到学徒能独立织布,觉得这手艺能学会 —— 不像以前总觉得是‘外人的魔法’。”
林砚让非洲少年和中原学徒当师傅,带着新招来的部落孩子学纺线。光流在纺车旁画了只成年羚羊和五只小羚羊,每只小羚羊对应一个学习阶段:第一只学绕线,第二只学拧线,直到第五只小羚羊变成成年羚羊,就代表能独立纺线了。
有个总把线纺断的孩子急得直哭,光流突然在他纺轮上画了只跌跌撞撞的小羚羊。非洲少年蹲下来,指着小羚羊说:“我以前也总纺断,光流画歪脖子羚羊给我看呢。” 他握着孩子的手调整力度,光流小羚羊慢慢站直,线果然不再断了。
此时卡玛抱着刚染好的婚布走来,布上的波斯骆驼和非洲大象正被光流连在一起。她笑着说:“我要在婚布边缘织上羚羊纹,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他的血脉里有波斯的香料香,也有非洲的草原气。” 部落首领看着婚布,突然宣布要把部落的织机都换成中原改良版:“能让光流跑得更快的工具,就是好工具。”
绿衫精灵突然惊呼:“‘代际手艺链’形成!老织工传经验给少年,少年带部落孩子,孩子会把光流指引记在心里 —— 比刻在石壁上的规矩传得更牢,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旱季过半时,羚羊布的新功能又被发现。牧民把染坊剩下的边角料铺在水源边,光流在布料上画的小水坑竟真的聚起了水珠 —— 原本快要干涸的水洼,三天后积了半桶水。阿莎在账本上记下 “水源布” 字样,光流在旁边标了用量:“每片边角料能聚两瓢水,十片就能供一头骆驼喝一天 —— 这比运水省力多了。”
中原学徒突然灵机一动,让光流在水源布上画了只饮水的羚羊。布料铺在沙地上,羚羊的影子竟能指引牧民找到地下水源 —— 有次牧民跟着影子挖了三尺,果然见泉水冒出来,他们捧着泉水对布料跪拜:“这是会指路的神布。”
苏茉把 “水源布” 的利润记在账本上,光流在旁边画了个向上的箭头:“用边角料做水源布,成本几乎为零,利润却能抵上普通染布的三成。” 她指着阿莎算的账,“部落孩子学会算用量后,能根据水源大小调整布料数量,比我们凭经验铺布节省两成材料。”
砚衡在沈知意怀里抓着块羚羊布玩,光流顺着他的掌心爬,在布上画了艘船。林砚看着船的样式,突然拍手:“我们可以把羚羊布卖给来往的商船!” 他让学徒在布上织出防水的龙涎香纹路,“商船用它当货舱的衬布,既能防潮,又能靠光流指引堆放货物 —— 比普通的防潮布贵两成还抢手。”
非洲少年带着商船订单去找部落长老时,长老正用羚羊布包裹新采的乳香。光流在布上画了个香料罐,长老突然说:“让孩子们跟着商船去看看吧。” 他指着光流画的航线,“学了手艺,还要知道手艺能走到多远 —— 就像光流既能在染缸里转,也能在大海上漂。”
离开非洲前,林砚看着染坊里的景象:老织工教少年们织复杂的图腾,部落孩子跟着中原学徒学算账,光流在他们之间画了个又一个圈。他突然明白,光流的作用从来不止于指引手艺 —— 是它让非洲少年敢对中原学徒说 “我们一起”,让部落愿意把孩子交给外来的师傅,让不同地域的手艺像羚羊布上的纹路一样,缠成谁也离不开谁的结。
绿衫精灵绕着砚衡掌心的光流飞:“下一站要去欧洲啦!光流说那里的亚麻能和羚羊布融出新花样,学徒们织的布能在贵族圈卖出高价 —— 这是给会合作的年轻人的礼物。”
商船驶离非洲海岸时,羚羊布在甲板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光流在布面拼出的羚羊望着草原,鬃毛上的金线却慢慢变成了海浪的形状 —— 林砚知道,这匹布和学手艺的孩子们一样,已经准备好走向更远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