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内鬼,继续交易
你是一个扑街作者,有一天你突然收到了读者的好友申请,于是你决定?
A.开盒是吧,举报了
B.同意好友,又幻想了,我和女读者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C.不予理睬,先看看他想干嘛
D.拒绝
这还用犹豫吗,毫无疑问拒绝啊……余惟迟疑片刻,想了想还是顺手同意了。
自从写这本《明星评分》开始,他还没跟读者有过正面交流,趁这个机会聊聊也好。
平心而论,他自写书以来还算比较听劝,只要读者反映的问题他都会解释或修改,多少也算是虚心接受民众意见。
但也有个万订大佬跟他说,写书注重自我表达,如果一味迎合读者反而会把故事变得四不像。
余惟能力有限,作为扑街他也没有坚持自我的底气,只能尽可能做到二者的平衡。
可能正是因为他瞻前顾后既要又要的,才一直扑街吧……
“听歌了没?”
余惟率先问好,这句话基本等于把自己的身份名牌了,他是作者本人,也是唱歌的。
他也没打算隐藏身份,写个小说而已,不偷不抢不违法,因为写的不好,余惟不会主动到处去宣扬,但不代表他不承认。
反正被发现也是迟早的事,也没必要掩饰什么。
现在的情况倒是让他想起了文娱小说里常见的套路:马甲流,主角用假身份发作品,最后身份被揭穿震撼全场……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他还觉得挺好看,但看得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了。
剧情水一点的,全程在怀疑-否认-怀疑中反复横跳,磨磨唧唧地耐心都磨没了,爽也爽不起来。
毒一点的,再来个冒充身份的自证环节,看的人血压升高……
反正余惟是感觉没啥好藏,反正没做亏心事,大大方方承认就完事了,有什么说什么。
祁洛桉刚才又看了一遍小说里唱《心墙》的片段,不止歌名和歌词,其实歌曲立意的叙述部分也完美对应,这就不可能是巧合了。
这首歌据说是余惟原创,那这本打分文娱小说,肯定也跟余惟脱不了关系。
她一直看不惯祁缘,从小到大,她就没在老哥面前服过几次软,也没找他帮过忙。
这次算是破例了……
“听了,很好听。”
祁洛桉也没想到余惟这么坦率,一上来直接聊歌直接跳过了好友申请里的小说话题,相当于直接默认。
他一个明星跑来写文娱是闹哪样啊?
富二代会来写神豪文吗?一级厨师会来写美食文吗?科学家会来写学霸文吗?
基本不会,因为到了那个级别,就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直接开个自媒体账号不比写书容易火?
尤其是她这种经常看文娱小说的,对此感触很深,文娱小说其实更像是圈外人对娱乐圈的脑补,反而和真正的娱乐圈相去甚远。
祁洛桉百思不得其解,他一个真明星来写小说就算了,居然还把自己的未发布新歌写进去……
这种操作,怎么想怎么扯。
更扯的是,这居然是真事。
“你怎么搞到我联系方式的?”
这是余惟最好奇的一点,虽然网络开盒现状确实存在,但这位读者看着也不像。
“我道上有人。”
对方明显是在开玩笑,但余惟也听明白了,他这联系方式似乎是找人要的。
有余惟联系方式的人不多,看来自己的身边有内鬼啊……
随后两人简单聊了会书,不得不说,“这是桉拾嘞”确实是个资深文娱读者,很多想法都跟他不谋而合。
“所以,你会回来继续看吗?”
这对余惟至关重要,他费劲吧啦聊这么半天不就是为了拉一个读者回坑吗,能劝一个是一个。
“看你表现。”
祁洛桉嘴上这么说,其实已经把这本书置顶了,明星本人写的文娱小说,那肯定得尝尝咸淡啊。
她倒要看看余惟还能整出什么活。
其实两人很多话都没说开,探讨也是点到为止,毕竟是头一天认识,他们也有分寸,知道什么该说不该说。
简单的作者交流会就此结束,余惟一觉睡到了大天亮,醒来才发现自己这本书的事已经在聊天群传开了。
昨晚只有两个读者听歌,现在可算是被大部队发现了……
终于。
余惟有些喜出望外,他可一直盼着“小说照进现实”这一天呢,传起来好啊,传起来自己的书才有人看。
他随手点开转发的聊天记录,里面正是他这本书的截图和内容,最后还有演唱会的录播。
“这本书神了,六天前就写了昨晚的新歌。”
“惊现预言家?”
“也有可能是内部人员写的,听到这首歌就直接写进去了。”
“炒作狗闹麻了,一眼娱乐公司剧本烂炒。”
“阴谋论闹麻了,人家日更都多久了,我去看了这本书就是普通文抄公文娱,谁家这么炒作?”
“你不懂。”
后面懂哥大战的部分余惟就懒得看了,反正谁也说服不了谁,讨论到最后万物皆可闹麻。
不过发现这本书大瓜的并不是他的读者,而是作者群的一位同行视奸时发现的……
本来他只想看看发红包求追读的书扑街没,结果扫了两眼居然发现了《心墙》这首歌。
一看发布日期上周日直接惊了,发到群里被反复转发后,这才引起了小范围轰动。
哪有动不动火爆全网的事,群里的八卦新鲜事,基本只有经常水群的几个圈子才会讨论。
小范围爆火才是余惟最想要的结果,感兴趣的人会专门去看,也不会引来各种圈外的牛鬼蛇神……
反正至少在网文圈,他这本书是彻底火了,慕名而来的读者很多,甚至还有同行在书友圈打广告。
《明星老在意评分干嘛?》也一跃热搜作品榜第三,甚至短暂地超越了几位白金大神的神作。
当然,这个并没什么用,热搜榜只是实时热度,等这件事的风波散去,他的书依旧是路边一条。
作者们普遍都认为他是娱乐公司的内部人员,只是恰好提前知道了这首歌才写进了书里。
这种推测也是目前最合理,也更让人接受的可能。
“趁热打铁。”
余惟还想着抓紧时间码字留住吃瓜的读者,结果扫了眼私信,群聊的临时会话已经爆了。
“嘻嘻,厚着脸皮求个章推。”
“你真是公司内部的人啊,工作人员也来写小说,真不容易啊,我也是兼职写的,帮我推一下……”
“章推。”
看见他这本书火了来要章推的同行是真不少,有些还寒暄一下增进感情再帮忙,有些干脆演都不演了,简洁明了直接开要。
以前余惟扑街的时候,还是很乐意帮同行发发章推的,小作者互帮互助很正常,py交易一下做个顺水人情。
但这次找他要章推的未免有点太多了,就算他想帮也帮不过来……
还有一个作者更狠:
“给个章推,不然去你公司举报你内鬼泄密。”
有内鬼,继续py交易。
他自己用自己的歌,那能叫泄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