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神来之笔,披上苏联的皮

走出市政府大楼,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刘长河脸上那混杂着震惊、狂喜和一丝后怕的复杂表情。

他跟在秦远身后,脚步都有些发飘,脑子里还在嗡嗡作响。

就这样?

不但没付出科米罗夫狮子大开口的两百万卢布,反而以七十五万卢布的价格拿下了面包厂?!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之前和科米罗夫磨破了嘴皮子,对方都寸步不让。

秦远一来,直接掀桌子,绕过厂长,找到真正的拍板人,然后……用几叠绿油油的钞票,砸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这上层路线,走得也太硬核、太有效了!

“老板……”刘长河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点颤抖,“这……这就成了?七十五万卢布?”

“嗯。”秦远脚步未停,声音平静无波,“合同手续会很快,彼得罗夫那边会特事特办。”

“你直接和他秘书对接,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文件,争取三天内办完所有手续,把厂子彻底拿下来。”

“是!老板!”刘长河立刻挺直腰板,声音洪亮道:“您放心!面包厂那边的情况我早就摸透了,该准备的资料我都准备好了!”

“有彼得罗夫局长亲自关照,绝对没问题!三天,保证搞定!”

他此刻对秦远的敬佩简直如滔滔江水。

这效率,这手段,简直神了!

兴奋之余,他忽然想起秦远最后对彼得罗夫说的那句话,心头不由得一紧,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板,那个……科米罗夫厂长……彼得罗夫局长说以后不会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了……他……他会怎么样啊?”

秦远脚步微顿,侧头看了刘长河一眼,眼神平静得有些深邃:“要么被下放到某个偏远的小厂当一辈子默默无闻的小职员,直到退休。”

“要么……被发配到更穷更苦的边疆地区,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哈巴罗夫斯克。”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总之,这个人,我们不会再见到他了。”

刘长河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虽然知道苏联体制内处理人的手段很厉害,但亲耳听到秦远用如此平静的语气说出如此冷酷的结局,还是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权力的碾盘转动起来,无声无息,却能将一个不久前还趾高气扬的厂长碾得粉身碎骨,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明……明白了……”刘长河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

他再次深刻认识到,自己跟着的这位老板,手腕是何等的强硬和……可怕。

秦远看出他的紧张,淡淡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想太多,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刘长河立刻收敛心神,问道:“老板,配方和设备的事情,您打算怎么解决?国内……有门路吗?”

秦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门路有,但需要换个思路。”

他脑海中快速盘算着。

后世秋林公司传承人回忆,禁酒令时期苏联专家曾专程来哈尔滨学习原始配方,试图用这种民族饮料对抗西方的可口可乐入侵。

这篇报道虽然只是出现在报纸资料的一角,但是后世俄罗斯的超市货架上,伏特加与格瓦斯比邻而居。

这足以证明格瓦斯在口味改良使用工业化生产之后,快速占领了斯拉夫人的市场。

这背后也反映了一个事实:秋林厂的技术源头在俄国,他们本身对这套技术并没有视为不可外传的核心机密。

这就是秦远的机会。

而且,作为一个地方国营小厂,除了生产格瓦斯,主要业务还是给国营商店供应面包糕点,生存压力不小。

如果这个时候,一家苏联身份的工厂,拿出了一笔不小的资金,要求引进这套非核心机密的生产设备,以及菌种配方。

秋林会同意吗?

答案,早就写在了历史书之上。

秦远看向刘长河,缓缓道:

“秋林格瓦斯的技术和设备,是一百年前从苏联引进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这套技术‘回家’。”

刘长河一愣:“回家?老板,您的意思是……?”

秦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我们不是以中国公司的身份去引进技术。”

“而是……以一家注册在哈巴罗夫斯克的‘苏联’食品公司的名义,去和秋林厂洽谈技术引进和设备采购!”

刘长河眼睛瞬间瞪圆了!

“苏联公司?老板,您是说……我们披上苏联企业的皮?”

“对!”秦远肯定道,“秋林厂的技术源自苏联,现在有‘苏联企业’愿意花钱引进他们的生产设备和菌种,在他们看来,这非但不是泄密,反而是某种‘技术回流’的荣耀,甚至是创汇的机会!阻力会小得多!”

“而且,”秦远补充道,眼神锐利,“以‘外资’身份去谈,价格、条件,都会比国内企业去谈要优厚得多!”

“秋林厂那些领导,面对‘苏联外商’,态度绝对不一样!”

这一点,秦远心里清楚得很。

而作为在东北从小长大的刘长河又如何会不明白。

秋林厂面对国内同行可能捂紧技术,但面对“苏联老大哥”来的“外商”,心态肯定完全不同!

引进费?设备款?那都是创汇的政绩和实实在在的收入!

这就是身份转换带来的巨大优势!

他猛拍大腿:“高!实在是高啊老板!这招太绝了!”

“那……老板,我们具体怎么做?”

他急切的问。

秦远沉吟片刻,条理清晰地安排道:“你先以面包厂为注册地,在哈巴罗夫斯克注册一家食品公司。”

“名字……就叫‘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你老婆是苏联人吧?那就暂时挂你老婆的名字。”

“如果手续上有什么麻烦,让让彼得罗夫那边帮忙疏通,就说我准备在哈巴罗夫斯克进行长久投资。”

刘长河点头,这都是应有之义。

秦远继续道:“另外,你准备好全套的‘苏联’公司资质文件,要看起来像模像样。”

“公章、信笺、名片都要有。”

“公司注册好后,你以‘远东格瓦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身份,直接联系哈尔滨秋林食品厂。”

“就说有一家新成立的苏联食品公司,对引进他们的格瓦斯生产技术和全套灌装设备非常感兴趣,希望派代表团去考察洽谈。”

秦远眼中精芒一闪,“到时候,我会以这个代表团的名义去东北,与秋林进行谈判,你找一个信得过的老毛子配合我一起过去。”

刘长河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明白!老板!我马上去办!注册公司、准备文件、联系秋林厂,保证一条龙搞定!”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在眼前铺开。

披上“苏联”外衣,杀回国内引进技术,这操作在他看来简直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