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强势崛起!新一旅首次出征,目标归绥!
一周后。
新一旅终于完成了整编,三大步兵团兵力相当,骑兵团的兵力是由军马决定的,也有近两千人。
至于炮兵团的兵力,足有两千出头,和三大步兵团的兵力相差不多。
等新一旅完成整编后,李云龙再次将各团团长集合起来。
会议室内。
李云龙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开口道:“现在我们新一旅已经完成了整编。”
“接下来我们的主要任务便是练兵,全力提升战士们的战斗力,为战斗做准备。”
“未来的不久,我们新一旅将会再次出征,收复被小鬼子占领的地盘。”
“战斗一旦开始,我们新一旅必将成为小鬼子的眼中钉,唯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让我们新一旅不惧小鬼子的任何反击和扫荡。”
听到李云龙的话,在场各团团长目光坚定,异口同声地领命道:“是!”
……
接下来的时间,新一团练兵的速度开始加快。
新一团战士们每天的训练量越来越重。
不过所有的新一团战士们没有任何的不满,全都圆满地完成了所有的训练任务。
因为这些战士很清楚,现在的所有训练都是为了让他们在未来的战场上活下来。
……
半个月后。
在越来越重的训练任务下,新一旅的战斗力直线飙升。
之前加入新一旅的新兵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拥有了踏足战场的战斗力。
新一团团部。
陈清找到李云龙汇报道:“报告团长,各团团长汇报训练情况,各团战士们的训练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咱们旅的所有新兵战斗力都达到了上战场的层次。”
“新一旅的整体战斗力已经达到了巅峰,随时可以出征战斗。”
听到陈清的话,李云龙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道:“很好,看来是时候带队出征,收复失地了。”
想到这里,李云龙抬头看向陈清下令道:“传我命令,让各团团长到会议室集合,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是!”陈清领命。
……
半个小时后。
新一旅各团团长来到会议室。
李云龙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朗声开口道:“各位,如今我们新一旅的训练已经基本完成,战士们已经全部具备了战斗力。”
“接下来我们也该出征,收复失地,找小鬼子讨些利息了。”
听到李云龙的话,在场各团团长纷纷振奋起来,目光中带着如火一般的战意。
新一旅练兵了这么久,终于又有仗打了。
这段时间小鬼子根本不敢轻易招惹新一团的根据地,所以新一团根据地无比平静,新一团更是没有什么战斗。
这可把新一团各团团长这些战斗分子憋坏了。
如今新一团终于要主动出征收复失地,各团团长自然是战意沸腾。
看到大家脸上的期待,李云龙轻声道:“我知道你们早就对战斗期待已久了。”
“接下来的战斗将是持续性的,一旦开始便是长时间的征战。”
“而我们新一团的作战目标便是拿下绥远省的省会归绥!”
“绥远省虽然贫穷,田地并不肥沃,但是由于地理原因,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现在小鬼子在我们的地盘上开采我们的矿产,这种情况也该由我们来终结了。”
听到李云龙的话,在场各团团长纷纷领命道:“是。”
“很好。”李云龙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深邃道:“此战一定要打出我们新一旅的实力,让小鬼子彻底记住我们的新一旅的名字!”
……
三天后。
新一旅上万兵力齐聚东华县城城门外的一片空地上。
上万名战士聚在一起,队伍整齐无比。
所有战士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目光无比坚定。
这一万多名战士仅仅是站在这里便让人感觉压力巨大。
李云龙站在城墙之上,目光扫过在场的众多战士,朗声开口道:“众将士们!”
“到!”上万名战士同时开口,声音震天,气势如虹。
看到这一幕,李云龙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们新一旅自从全歼小鬼子的第四旅团后,便再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小鬼子被我们打怕了,说明我们新一旅的实力让小鬼子感觉到了畏惧。”
“如今,我们新一旅经过扩军和练兵,战斗力更胜以往。”
“我们积蓄了这么久的力量,也是时候该主动出击了。”
“小鬼子侵略我们的家园,屠杀我们的百姓,此仇不共戴天,唯有鲜血可以洗刷。”
“接下来我们新一旅的众将士便要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死难的同胞们报仇!”
“请大家记住我们的目标,剑指归绥,击杀日寇!”
等李云龙的话音落下。
上万将士立马齐声喊道:“剑指归绥,击杀日寇!”
“剑指归绥,击杀日寇!”
“剑指归绥,击杀日寇!”
新一旅战士们整齐的声音冲天而起,喊声滚滚如雷。
这是新一旅整编后第一次出征,新一旅的所有将士都是战意十足。
等战士们的声音落下,李云龙一声令下:“出征!”
随后,新一旅的战士们正式出征,直奔绥省的归绥而去。
……
随后,新一旅的战士们一路征战。
村子、乡镇的伪军、小鬼子据点根本就不是新一旅大部队的对手。
在新一旅强大的战斗力面前,这些伪军、小鬼子的小据点触之必破,甚至连抵挡一下都做不到。
一路上新一旅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杀到了朔县。
朔县,这里同样属于晋绥交界区的一个县城。
只要穿过朔县,新一旅便可以长驱直入,正式进入绥省地界。
朔县虽然是县城,但是却是个小县城,小鬼子的守备兵力仅有一个联队和伪军的一个伪军团,共计5000兵力左右。
而新一旅的大部队足有上万兵力,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不过日伪军作为守城一方,则是占据了地理优势。
此时两军隔空相望,战斗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