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一团晋绥根据地的繁荣,师长的震惊
随着李云龙一行人深入根据地。
百姓们对李云龙的热情根本就没有断过。
无论李云龙走到哪里,都是夹道欢迎的场面。
毕竟,李云龙平时很少在根据地范围内行走。
对于根据地的百姓们而言,能见到李云龙就是最大的幸事。
师长和李明德也被如此场面震惊得不轻,他们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李云龙在根据地的恐怖影响力。
等众人再次路过一个村子后,周围的百姓散去了一部分。
李明德也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团长,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李明德非常不解地问道:“您竟然能得到这么多百姓的拥护和支持,真的很难想象。”
听到李明德的话,李云龙开口解释道:“你觉得很难想象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做过这些事情。”
“对待百姓,我们不需要有太多的心机,更不需要想着要如何掌控百姓,让百姓听你的话。”
“我们要做的是保护百姓,真诚地对待百姓,只要你足够真诚,百姓们自然可以感受到你的诚意。”
“诚意和信任本就是相互的,真诚才是必杀技。”
听到李云龙的话,李明德只觉得精神一振,豁然开朗。
师长认真地点点头,感慨道:“真诚才是必杀技,这句话说得好啊。”
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前进。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远平县附近。
刚刚靠近远平县,师长和李明德等人的目光便被县城周边的环境所吸引。
远平县周边,许多厂房坐落在道路两侧。
这些厂房的占地面积都不小,而且一看过去明显都是新建的。
厂房内轰鸣声不断,明显是已经开工了。
厂房大门处还时不时地有穿着工作服的工人进出。
看到这些厂房,师长和李明德都有些震惊。
普通县城可不会出现这么多厂区。
随着众人靠近这些厂区,师长和李明德很快看清了这些厂区的名字。
其中包括面粉厂、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纸箱厂、瓷器厂等。
总之,各种轻工业厂区应有尽有。
从这些厂区的规模以及周围不断穿梭工人来看,这一片区域可谓是相当繁荣。
“李云龙,这些厂区看样子都是新建的啊?这都是你们新一团占领县城之后,规划建设的吗?”师长满脸震惊地问道。
“对啊。”李云龙点点头,笑着开口解释道:“因为远平县的优势是肥沃的土地,更加适合发展农业。”
“所以,我就把入驻我们根据地的轻工业厂区全都安排在了这里。”
“毕竟,面粉厂、食品加工厂、服装厂等轻工业厂区需要的原材料都是地里长的,而且这些轻工业厂区几乎不会产出废水,污染这边的环境,影响这片区域肥沃的农田。”
“所以,远平县更适合轻工业的发展。”
听到李云龙的话,师长和李明德都有些诧异和震惊。
“你这样规划确实很有道理。”师长认可地点点头道:“不过听你这么说,你们新一团的根据地内还有不少重工业喽?”
“那些重工业厂区你们新一期都规划在哪里了?”
李明德也是面露好奇。
李云龙开口应道:“重工业厂区基本上都集中在晋绥镇和绥明县。”
“晋绥镇是我们新一团起步的地方,我们最开始在晋绥镇建了不少工厂,自然不能舍弃。”
“至于绥明县,这个县城人口众多,但是土地上却相对贫瘠,更适合发展重工业。”
“在绥明县发展重工业不仅可以解决绥明县人口的就业问题,生产力的问题也能得以解决,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听到李云龙的话,师长点点头,颇有些向往地开口道:“有时间我一定要去亲眼看一看你们根据地重工业的发展。”
“重工业的发展对于一个根据地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且所有的武器装备几乎都需要依托于重工业生产出来的原材料。”
“好。”李云龙笑着应道:“就这两天吧,我一定带您去看一下。”
说话的工夫,一行人已经走过了林立的厂区,终于进入了远平县。
刚一进入远平县,热闹的氛围便扑面而来。
县城内的街道两侧,各种摊位林立,卖什么都有。
有吃的、有玩具、有生活用品,总之商品种类繁多,平时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这里都有。
而且街道两侧不仅有摊位,还有各种门店。
如今战场内的门店大开,其中有服装店、酒肆、茶楼等,各种门店商铺也是应有尽有。
最关键的是,街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众多百姓穿梭其中,流连于各个摊位和商铺前。
整条街道上那叫一个热闹,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轻松、幸福的笑容。
师长和李明德之前也去过其他县城。
单从县城的规模上看,其他县城和远平县差不多,甚至有的县城规模比远平县还要大。
可是论热闹程度和繁荣程度,远平县城绝对是其中之最,没有之一。
这里的百姓们似乎已经远离战乱,生活在和平年代一样。
店铺和地摊老板满脸热情地招揽客人,丝毫不担心会有敌人闯入,抢自己的商品和钱财。
百姓们满脸轻松地在街道上晃来晃去,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
街道上还有民兵的巡逻队,维持街道上的秩序。
总之,整条街道赫然是一幅欣欣向荣之态,没有半点儿被战乱波及的颓势。
师长和李明德等人看到这一幕,感觉这里就像是一处世外桃源一般。
他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里百姓的幸福。
这种情况,足以说明了这里百姓对新一团的绝对信任。
百姓们都相信在新一团的庇护下,他们绝对的安全。
而且商品的多样性也说明了根据地内轻工业的繁荣发展。
不得不说,新一团根据地的繁荣景象远远超出了师长的预料。
师长也没想到李云龙竟然可以把根据地发展得这么好。
关键是师长很清楚,他现在看到的不过只是一部分繁荣之景。
毕竟重工业的发展情况师长还没有看到呢。
可即便如此,光是远平县的繁荣就已经足够让师长惊叹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