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让师长震撼的急行军,川军被包围了

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大夏塆村口。

李云龙和师长以及129师警卫连的几名战士来到这里,和驻守在村口不远处的雪豹、女子特战队以及新一团一营的500多名战士汇合。

雪豹、女子特战队以及新一团一营的战士们经过两天的休整,精神面貌已经完全恢复。

这些战士全都列起方队,在方队中站得笔直,可谓是气势十足。

光是这份精神面貌便让师长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支部队的精神面貌不错嘛。”师长满脸惊喜地开口道:“特战队锋芒毕露,就连普通部队也有一股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强大气势。”

“李云龙,你小子这带兵的能力确实不错啊。”

“师长过奖。”李云龙笑着摆摆手道:“主要是师长您栽培得好。”

“少拍马屁,我可不吃这套。”师长白了李云龙一眼道。

看着面前的五百多名的战士,师长继续对李云龙问道:“这是你们新一团一个营的兵力吗?”

“不是。”李云龙摇摇头,如实道:“这是我们新一团一营一个连队的兵力。”

“一个连这么多人?”师长不由得震惊道。

不过一想到新一团的一万多总兵力,师长忽然又觉得一个连500多人好像也合情合理了。

“不愧是新一团啊,果然离谱。”师长有衷地开口赞叹道。

震惊过后,李云龙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归途。

李云龙和师长离开总指挥部的时候已经和副总、副参谋长道过别了。

所以李云龙一行人毫不墨迹,整队之后便正式开始行军。

因为回去不着急,所以大家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路上。

师长手里拿着地图,一边研究一边对身旁的李云龙开口道:“总指挥部距离晋绥交界区足有一百多公里,咱们起码得走上两天的时间呢。”

“正常行军的话,差不多。”李云龙点头应道。

就在此时,师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看向李云龙道:“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是提前一天得到的山本特工队要袭击总指挥部的消息对吧?”

“我现在才反应过来,如果你是提前一天得到的消息,那你们最多也就只有24小时的行军时间吧?”

“24小时你们足足行军了一百多公里?”

听到师长的话,李云龙微微一笑道:“不是24个小时,准确说应该是十几个小时。”

“因为我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但是为了能够及时支援总指挥部,我直接下令连夜急行军,这也是我为什么只带了这么点儿人过来的原因。”

“如果人数太多的话,反而不便急行军。”

听到李云龙这话,师长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开什么玩笑?十几个小时行军一百多公里,平均每小时十公里?”师长满脸夸张地道:“如果是短距离行军这个速度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从晋绥交界区到总指挥部足足有一百多公里啊,连夜急行军,跨越一百多公里,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师长真的很难想象,新一团是如何创造这种行军奇迹的。

在师长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云龙见状,开口解释道:“主要无论是特战队,还是我带队的一营战士,全都是我们新一团的精锐,他们平时的体能训练就非常繁重,也算是练出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凭体力跨越一百多公里也不现实。”

“所以行军到后面之后,战士们的体力基本上都消耗了个干净,只能依靠强大的毅力和信念坚持。”

“还有战士们都挺过来了,及时赶上了陈家峪和韩略村的战斗。”

李云龙虽然说得轻松,但是师长完全可以想象,这连夜行军到底有多么困难。

行军到最后,恐怕战士们都已经累得生不如死了,能成功赶到战场凭借的的确是不可磨灭的强大信念。

“厉害。”师长由衷地开口赞叹道:“新一团果然是一支铁军,让人佩服。”

“我现在对你们新一团的大部队可是越来越期待了。”

……

另外一边,距离李云龙等人大概三十公里以外的地方。

一支国府军队正在和小鬼子交战。

这支国府军队和正规的中央军和晋绥军不同,这支队伍的所有士兵全都是衣衫褴褛,作战装备也非常落后,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汉阳造。

所以,面对小鬼子的强大攻势,这支国府军队只能一边打一边撤,根本没法和小鬼子硬碰硬。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国府军队的绝大多数战士身上都背着烟枪。

这正是川军“双枪”的标志。

川军“双枪”,一把步枪,一把烟枪。

此时正在和小鬼子战斗的军队正是川军的部队。

川军之所以有标志性的双枪,主要是因为川省军阀混乱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当时川省军阀混乱,士兵们在作战期间形成了抽旱烟解乏的传统。

再加上这些军阀士兵们手里的装备极为落后,战士们手中的烟枪也就被称为第二支枪。

这才有了“双枪”之名。

而且,川军战士们的烟枪之上竟然刻着"中华男儿,上战场,打日寇"等抗日口号,也算是一种精神鼓舞。

这支川军部队的最高军官是李明德。

眼看着小鬼子的攻势极为迅猛,李明德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而且,战斗过程中,小鬼子一直在尝试对这支川军部队进行包抄,川军的局势越来越危急。

砰砰砰砰……

轰轰轰轰……

小鬼子的攻势无比猛烈,子弹横飞,炮火不断在川军撤退的道路上炸响。

李明德此时愤怒至极,握紧了拳头大骂道:“他娘的,国府的123师简直就是背信弃义,一群怂包!”

“都是抗日的部队,他们看到了小鬼子竟然掉头就跑。”

“如果他们敢拼一拼,我们双方合力阻击,不见得就不是这伙小鬼子的对手。”

“气死我了。”

“要不是因为123师,我们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

随着战斗的进行,川军部队终究还是被小鬼子的部队包围在了一处斜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