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实习生竟懂罕见病?王志斌设局陷害!

夜色如墨,急诊科走廊的灯光在寂静中泛着冷白。

林修远刚换上白大褂,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实习工作,就听见护士站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快!有个孩子昏迷送来了,疑似神经系统疾病!”张敏一边翻看转运单一边喊道。

王志斌早已站在抢救台前,面带高深莫测的笑容:“今天我来负责主诊,林修远你先旁观学习。”

林修远没有争辩,只是默默观察。

孩子大约六七岁,身上散布着几处咖啡牛奶斑,皮肤粗糙、肿胀,嘴角歪斜,意识模糊。

从外貌特征来看,几乎与神经纤维瘤病(NF1)完全吻合。

但当他翻开急救病历时,眉头却微微皱起——

“患者无家族史,无类似皮肤表现亲属?”

这是不对劲的。

NF1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如果孩子确诊,那至少父母一方应该有明显症状。

可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双亲体健,无相关病史。

他抬头望向一旁陪同的年轻母亲,正巧对方也转头看了过来。

那一瞬间,林修远捕捉到她脖颈后一抹淡褐色的斑迹。

——这正是典型的NF1皮肤表现!

“这位家长,请问您有没有做过皮肤病方面的检查?”林修远走近一步,语气温和地问道。

女人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被直接询问,眼神慌乱地扫了一圈周围医生,最后低声说:“有过……医生说我可能有神经什么病,但我一直没太在意。”

“果然是NF1。”林修远心中已有判断,回头看向王志斌,“建议尽快做基因检测,确认是否为NF1突变携带者,并评估是否存在脑部肿瘤风险。”

“基因检测?”王志斌嗤笑一声,语调里带着明显的讥讽,“林修远,你是实习生吧?一个普通患儿,你怎么敢随便安排这么贵的检查项目?医院资源是给你挥霍的吗?”

他话音未落,旁边陈思思也轻轻开口:“林学长,确实有点冒进了,万一不是的话……费用谁来承担呢?”

林修远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神色不惊。

他早就察觉出王志斌对自己的敌意,也隐隐猜到陈思思昨晚来访并非偶然。

“我可以承担检测费用。”林修远淡淡道,“只要能尽早确诊,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王志斌冷笑:“你以为你是主任医师吗?这种责任你能担得起?”

“那就请李建国老师帮忙协调检验科加急处理。”林修远没有多言,而是转向正在巡视病房的老医生李建国。

李建国是急诊科资深医生,性格耿直,经验丰富,在科室颇有威望。

听到这话,李建国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了林修远一眼,又看了看孩子的情况,点了点头:“可以,我会联系检验科。”

王志斌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原本以为自己设计的天衣无缝——伪造一份看似合理的病历,让林修远做出错误诊断,再借机把他推上风口浪尖,彻底毁掉这个异军突起的“天才实习生”。

可他没想到,林修远仅凭一次接诊和几句对话,就识破了关键矛盾。

更让他不安的是,林修远不仅识破,还冷静应对,甚至得到了李建国的支持。

“哼,等着瞧吧。”王志斌暗自咬牙,眼底闪过一丝阴狠。

而另一边,张敏已经悄然走到林修远处,低声说道:“林哥,我刚才看见陈思思昨晚去了王医生办公室……”

林修远闻言,眼神微动,却没有说话。

他早已预料到,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检验科那边还未传来结果,林修远则继续留在抢救室,密切关注孩子的生命体征变化。

他心里明白,这只是个开始。

未来,还有更多像王志斌这样的人,会想方设法阻止他前进的脚步。

但他不会再犯前世的错误。

这一世,他会用更冷静、更锋利的方式,一步步踏上去往巅峰的道路。

无论前方有多少暗流涌动,他都将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检测报告送抵急诊科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窗外细雨斜飞,急诊室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了!”检验科助理匆匆走进抢救室,将报告递给李建国。

众人围拢过去,王志斌站在最前头,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似乎已经在等着看林修远出丑。

“NF1基因突变阳性。”李建国念出结论,目光扫过众人,“脑部MRI显示左侧听神经轻度增粗,高度疑似视神经胶质瘤早期。”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王志斌的笑容僵在脸上,像是被人当面打了一记耳光。

林修远缓缓吐出一口气,神情平静如水。

他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他更清楚,这不是一场胜利的终点,而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开端。

孩子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跪在地上不住地感谢:“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孩子……我不知道自己也有病,我以为只是普通的皮肤问题……”

李建国扶起她,语气温和:“您别激动,我们会安排后续治疗方案。幸好发现得早,目前来看病情尚属可控阶段。”

一旁的护士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连原本站在王志斌那边的陈思思也不禁低下了头。

唯有王志斌脸色铁青,眼神中透出一股阴冷。

但就在他准备找个借口离开时,林修远却忽然开口:“李老师,我想借这个病例,向院方提交一份关于罕见病筛查与早期干预机制的研究建议。”

李建国微微一怔:“你想怎么做?”

林修远目光坚定:“从临床角度看,很多罕见病早期症状隐蔽、诊断率低,极易误诊。如果能在基层医院或体检中心设立初步筛查机制,并联动专科医生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不仅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也能减轻后期医疗负担。”

李建国沉吟片刻,点头道:“这是个好思路。你打算什么时候交上去?”

“我现在就可以写。”林修远说。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利用前世记忆中的国际罕见病研究数据,结合国内实际医疗现状,撰写出一份详尽的《关于罕见病筛查与早期干预的可行性报告》。

内容涵盖罕见病定义、流行病学背景、现有诊断资源不足、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具体建议等。

凌晨一点,报告完成,他亲自递交至医务处。

第二天上午,院长批示下发:“高度重视,责成医务处牵头组建专项研究小组,邀请林修远列席会议。”

消息传开,全院震动。

一个实习生被点名参与院级课题研究,这在江城市人民医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王志斌得知此事后,狠狠摔了手里的笔。

“不过是个偶然对症的小案例,居然敢上纲上线,还被院长亲自批复……”他咬牙切齿,”

然而此刻的林修远,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新人。

他坐在值班室,翻看着刚收到的回执单,心中却并未因这次成功而松懈。

正思索间,张敏悄悄走了进来,手中捏着一张折好的纸条。

“林哥,有人要对你不利。”她低声说道,说完便迅速离去。

林修远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小心身边的人,今晚可能有动作。

他目光微敛,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可能的敌人名单。

王志斌、陈思思……还有隐藏在暗处的更多势力。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渐红的晚霞,嘴角微微扬起。

“来吧,我已不是从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林修远了。”

就在这时,科室电话响起,护士接起后冲着他喊道:“林修远,院长办公室通知,明天早上九点,你要去ICU轮转报道。”

林修远一怔,神色不变,心底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波动。

——ICU?

那可是重症监护病房,一般只有资深住院医师才有资格进入。

为何突然调岗?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背后,绝不止是一个“全面培养”的简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