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深得老总心的李云龙,地位显赫?

首长?

在王承柱的介绍下,众人这才明白眼前之人居然是副总指挥。

“杨志华同志,你的讲解讲得非常好呀!”

杨志华受宠若惊地敬了一个军礼,激动地回应:“谢谢首长夸奖!”

副总指挥笑着点了点头,询问道:“听你的讲解,对炮的了解颇深,不知你以前是在哪个学堂进修过?”

杨志华坦诚地把自己的过往简述了一遍。

这让副总指挥也是颇为惊讶。

“杨志华同志,欢迎你的加入。”

杨志华伸手与副总指挥相握,真诚地说道:“谢谢首长,这是我的幸运。”

副总指挥心情愉快地点了点头,望向了一旁的李云龙笑道。

“呵呵呵......李云龙,你倒是网络了不少人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嘛!”李云龙有感而发脱口而出。

“这都是咱们部队长久积累的声望与信誉的结果。”

“嘿嘿......咱老李跟着沾点光。”

听到出口成章的李云龙,副总指挥愣了一下,再次感受到李云龙的变化。

“行了,你小子不必谦虚了!”

随后不再理会李云龙,而是对其他同志进行慰问。

半小时后。

这才结束了慰问。

三连的战士们在得到了副总指挥慰问后,士气高涨,情绪激动万分。

变得更加有冲劲。

副总指挥也通过与炮兵的交流对三连有了全新的了解。

三连虽然只有三门105榴弹炮,但是若发挥得好,其威力可不比一、二连弱。

特别是在攻占一些坚固的防御工事方面。

而战士们也十分认真学习,虽然还有许多不足,但是以这种学习冲劲下未来可期。

这让副总指挥颇感欣慰。

心中更是充满期待。

告别了三连后,便直接前往防空连。

对于这个防空方面,副总指挥也是十分重视。

我军在防空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

若是成了,部队便拥有一定的防空力量,使用得好,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果。

这也是副总指挥如此重视的原因。

10分钟左右后,副总指挥和李云龙等人便来到了防空连。

此时总部派出的教员正指挥着战士们进行实操训练。

37毫米防空炮在战士们的操作下动了起来。

不过,可以看出战士们并不是很熟悉,引起教官不断指正,就连副总指挥等人到来都没有发现。

还是在其他战士提醒下,教官这才知晓。

随即走了过来。

敬礼汇报:“首长,团长,让你们见笑了。”

副总指挥摆了摆手,安抚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慢慢来!”

“明白!”

“不过,若不严加训练的话,何时才能有所成就,若要战,如何打击敌机!”

听后副总指挥也不由一笑,也不再多说什么,随后对战士们进行了慰问。

一方面是了解训练的进度,一方面是战士们的能力与态度。

毕竟在如此严厉的教学和巨大的压力下,让他不得不担忧战士们的心态。

可随着了解,战士们的态度让他为之惊讶。

战士们的求知欲很高,只要能够学到东西,再苦再累仿佛都不在乎一般。

倒是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

如此一来,副总指挥放心了不少。

随着察觉完炮营,副总指挥心中震撼不已。

按新一团的炮火强度可比整个师还高。

战士们的意志力在之前的几次作战中也得到了体现。

新一团非常不简单啊!

李云龙这小子的本事还真是不赖,带起了这么一个团,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这么一个团在,兵工厂的安全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

这一刻!

副总指挥对李云龙更加看好了。

毕竟李云龙不但带兵打仗有一手,发展部队也是十分不赖,而且在文化学习方面,觉悟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样的人才怎么会不得人心呢。

难怪旅长如此重视李云龙。

现在副总指挥算是明白过来了。

巡视完炮营后,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

当李云龙一行人回到团部时,天色已然完全暗了下来。

赵刚在得知了李云龙等人回来后,连忙让人热菜,准备好饭菜。

团部。

副总指挥等人还没走进去,便闻到了飘在空气中的肉香味。

“李云龙,你们团的伙食很不错啊!”

“老总您难得来一趟,咱们平时再怎么吃糠咽菜也不能亏待您。”

李云龙笑着解释道:“最近小鬼子贡献还不错,伙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老总请!”

副总指挥哈哈一笑,走了进来,便看到桌子摆了不少荤菜。

“你们把伙食标准定这么高,以后我可就得住在你们团了啊。”

“欢迎!”李云龙哈哈笑应道:“让我也能跟着沾光。”

“老总,您是不知道啊,老赵平时在生活方面抓得可紧了,咱也是好难得才吃一顿肉......”

听着李云龙的诉苦,副总指挥自然不信。

更何况他早就从沈泉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实情。

新一团的伙食在全军来说都算是排得上号。

不过,副总指挥并没有拆穿他,而是顺势夹起了一块鸡腿放到李云龙面前的碗里。

“看你说得这么可怜,这块鸡腿赏你的!”

“哈哈哈......”

李云龙微微一怔,夸张地笑着感谢:“能让老总夹次菜,这鸡腿的分量可不轻啊!”

“哈哈哈......”

众人闻言也不由笑了起来。

晚饭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这也让赵刚等人明白李云龙在副总指挥心中的地位超然。

......

饭后。

副总指挥留下李云龙和赵刚后,这才说道:“赵刚同志,新一团的财政情况如何?”

“还行!”赵刚解释道:“临城县一役后,与日寇交换获得了130根‘大黄鱼,补充到财政后得到了好转。’”

“如今寒冬将至,战士们的棉衣还未解决,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兵工厂需要……”

听着赵刚列举的一条条支出事项,副总指挥也不由叹息了一声。

新一团的开支大,他也是知晓的,但是没想到如此之在。

毕竟之前他可不知道新一团还有兵工厂。

心中的希望如今也破灭了。

他也不好再打这批黄金的主意。

“辛苦了!”

“新一团兵力如此庞大,开支自然也不小,能够自给自足,我能理解其中不容易,也很欣慰你们做到了。”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