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中取栗

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天下群雄纷纷讨之,袁术众叛亲离,先后被曹操、吕布大败。

到了建安四年,袁术穷途末路,北上投奔兄长袁绍,被曹操派刘备和朱灵拦截,损失惨重,只得被迫退回寿春。

此时正是建安四年六月,袁术已身染重病,来日不多。

袁术所携财物丰厚,尤其身藏的传国玉玺更是被各路诸侯窥视。

……….

寿春淝水水面上,一艘快船疾速航行,片刻,快船钻进了一片芦苇荡里。

芦苇荡里有数十艘小船,甘宁赤着上身蹲在船头,身上的腱子肉在阳光下闪烁着古铜色光泽。

身后小船上站满了三百名手下,也个个赤着上身,六月盛夏,水面热得跟蒸笼一样。

芦苇哗啦啦一阵响,探查消息的快船回来了。

快船在甘宁面前停住,为首探子王平在船头单膝跪下抱拳道:“启禀主公,我们已经发现了袁术的下落。”

甘宁大喜,“他在哪里?”

“袁术目前在距离我们三十里外的淮水北岸,那里叫江亭,扎下了十几顶大帐!”

“袁术身边还有多少人?”

“已不足千人!”

这和历史记载差不多,众叛亲离,穷途末路,手下死的死,跑的跑,包括第一名将纪灵也被张飞干掉了。

“大车有多少?有没有士兵严加看守?”甘宁又追问道。

“回禀将军,大车大概有三十几辆,都是带蓬的牛车,四周确实有士兵严加看守。”

甘宁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边火红的夕阳,又问道:“周围可发现有别的军队吗?”

“有!”

王平点点头,“在淮河南岸的淝水以西发现一支军队,大约有数千人,船只不多,卑职打听了一下,好像是庐江太守刘勋的军队。”

不愧是历史名将,王平果然很得力,甘宁夸赞了他几句。

甘宁一招手,把另外两名手下将领招上前。

甘宁离开巴郡时有八百人跟随,后来陆陆续续离开了大半,最后只有三百名年轻将士一直跟随他。

他手下的三名大将都很年轻,沈弥和娄发跟随他从少年时一起混游侠,另外一个王平只有十八岁,而甘宁自己也不过才二十岁。

甘宁低声对众人道:“这么热的天,大车里很气闷,车内不可能是人,既然有士兵严加看守,里面必然是金银财物。”

三人都很兴奋,摩拳擦掌,主公居然要抢伪皇帝袁术。

甘宁对王平和沈弥道:“你们二人率领两百弟兄负责抢大车,一旦惊动士兵,对方必然赶去救援,你们佯做撤退。

我带五十名弟兄趁机去突击大帐,对方一定又会杀回来,这时你们再夺取大车,车不要,只要里面的财宝,得手后就立刻撤退。”

“卑职明白!”

甘宁又对娄发道:“你负责在江边接应,并监视南岸军队,如果发现南岸军队来袭,就立刻发射火箭通知我们!”

“遵令!”

四人又商量了细节,甘宁起身看了一眼夕阳,挺直腰对所有人道:“现在好好休息,我们一更时出发!”

……….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淮河上,数十艘船在不停的运送军队,这是庐江郡太守刘勋的军队。

刘勋曾是袁术的心腹,孙策拿下庐江郡后,袁术背信弃义,把庐江郡给了刘勋。

当一个有钱人变得穷困落魄的时候,落井下石者往往就是他身边人,因为身边人最了解他。

比如袁术曾经的心腹大将陈兰、雷薄,占据灊山为盗,抢掠了袁术的粮草物资。

还有就是刘勋,最后将袁术吃干抹净,当然,刘勋真正的目标是袁术手上的传国玉玺。

刘勋站在高处,眯眼望着数里外的江亭,月光下,能隐隐看见十几座白色大帐,他的目标就躺在其中一顶大帐内。

“传我的命令,紧盯住袁术大营,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我!”

……….

甘宁的船队无声无息靠岸了,甘宁轻轻一摆手,手下士兵纷纷跳上岸,任务明确,交代充分,没有任何迟疑,王平和沈弥率领两百手下直扑停放大车处。

甘宁则亲自率领五十名手下杀向大帐,这就是甘宁的做事风格,做事雷厉风行,简单直接,不过后世来的甘宁又稍稍改进了一些。

甘宁首先需要确定袁术在哪座大帐,但十四座帐篷看起来完全一样,没有发现门口有站岗的侍卫,很难确定袁术在哪里?

不过有办法,他在等王平和沈弥动手。

袁术手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部曲,他的文武官员和家眷,另一部分则是士兵,士兵大概还有六七百人。

士兵没有营帐,只能露宿,野外蚊虫肆虐,天气闷热如蒸笼,令人难以安睡,一群群士兵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着什么,每个人都心情沉重,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就在这时,一人狂奔过来大喊:“有人抢我们的大车!有人抢我们大车!”

士兵们纷纷跳了起来,赶去支援远处停泊的大车,其中一顶大帐冲出十几名侍卫,直奔第一排正中间的大帐。

“确定了!”

甘宁一跃而起,手执双戟如旋风般向中间大帐冲去,后面的五十名手下也紧紧跟随着他。

就在这时,远处河边射出一支火箭,直飞天空。

甘宁暗叫不妙,刘勋也在附近!

一点没错,刘勋正率领三千余人心急火燎向袁术驻地奔来,他派去监视的手下发现了王平等人,立刻报告了他。

甘宁如月光下奔腾的黑虎,眨眼便冲到大帐前,他没有丝毫考虑的余地了,能否成功就在此一举。

正好有人从帐内出来,是袁术的女婿黄猗,黄猗见一名天神般的黑衣男子突然出现在眼前,吓得呆住了。

寒光一闪,鲜血迸射而出,黄猗痛苦地捂住了咽喉,被甘宁一脚踢进了大帐。

大帐内蹲坐着六名贴身侍卫,还有十几名侍卫贴大帐而站,地上躺着一名奄奄一息的中年男子,披头散发,形容枯槁,正是昔日风光无限的袁术。

此时他已经走到人生尽头,众叛亲离,穷途末路,但他依旧牢牢抱住自己的梦想,装在檀木盒子中的传国玉玺。

刚才女婿黄猗就是想拿走他的玉玺,但没有成功。

‘豁啦!’一声巨响,黄猗像狗一样被人一脚踢进大帐,十几名侍卫大惊,纷纷拔刀,只见寒光闪烁,甘宁挥舞双戟杀了进来。

“啊!啊!”

几名侍卫瞬间被杀死,甘宁双戟合一,又狠狠刺穿了另一人的胸膛。

他身后数十名手下跟着冲进了大帐,截住了其他侍卫。

甘宁蹲下,一把夺过袁术怀中的檀木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是一枚玉玺,一角镶嵌着金,这就是著名的传国玉玺了。

甘宁扔掉盒子,把玉玺揣入怀中,冷笑道:“你就是袁术?”

袁术虽已奄奄一息,但眼中却闪烁着惊恐的目光,嘴唇哆嗦着。

“主公,对方士兵杀回来了!”

甘宁点点头,手戟一挥,鲜血迸射,已斩断了袁术的脖子,他拎起人头便向外奔去。

“撤退!所有人跟着我!”

甘宁大喊,带着五十名手下向江边疾速撤退。

这时,赶去大车处救援的数百名士兵发现大营这边出事,又掉头杀回来了。

甘宁和手下刚刚在黑暗中消失,相差不过几秒,命运之神几乎是擦肩而过。

一阵密集的箭矢忽然从西面射来,袁术的士兵纷纷惨叫倒地,这是刘勋率领士兵杀来了。

数千士兵很快包围了十几顶大帐,举矛大喊,“投降者不杀!”

士兵们吓得纷纷跪下举手投降,刘勋揪住一名士兵脖领喝问道:“袁术在哪里?”

士兵吓得战战兢兢,回头一指第一排中间大帐,刘勋甩掉他冲进了大帐,只见大帐内满地尸体,一具无头尸体躺在中间,脖腔还在喷着血,首级已不知去向,身边丢着一只檀木盒子。

刘勋连忙拾起盒子打开,里面已是空空荡荡。

“啊——”

刘勋气得大叫一声,狠狠将盒子摔在地上,冲出大帐喊道:“他们去了江边,给我追,不准他们跑了!”

“跟我来!”

刘勋从弟刘偕大喊一声,率领一千士兵向一里外的淮河奔去。

........

甘宁带着五十名手下如旋风般跳上了船。

“开船!”

按照他们约定的计划,如果有火箭射起,王平和沈弥会带着手下向东面撤退,在二十里外的渡口碰头。

数十艘快船一起划动,如箭一般向江心驶去,刚驶出半里,只见无数士兵冲到了岸边,呐喊着向江心放箭,已经来不及了。

甘宁远远大笑,“回去告诉刘勋,我会去庐江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