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你小子要不赶我去死,我四叔压根懒得动你江山!!

朱元璋当然听懂了朱标话里的意思。

他那双向来凌厉的眼,此刻多了几分复杂与沉重。

如果真有一天,这个长子不幸撒手人寰……

那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又该落到谁的手里?

以往朱元璋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只要朱标还活着,这江山就稳如泰山,无需多虑。

可自从看了天幕之中那个“变异版太子”的未来影像,他不得不正视现实。

实话实说——

他把皇位交给朱允炆这个决定,简直错得离谱!

其实换个角度看,老朱的操作倒也合情合理。

因为时间紧迫,他只能仓促定下朱允炆继承大统。

而为了让孙子顺利登基,他在生前也安排妥当,清理了不少障碍。

问题不在于他布置不到位,问题在于朱允炆这孩子,干事太离谱了!

硬生生逼死湘王,又一步步将燕王朱棣推向反叛边缘。

朱棣本无意染指皇权,可朱允炆偏偏说:

“你若不死,皇位便无宁日!”

四叔一听这话,那还能忍?

只好提兵南下。

说白了——

你小子要不赶我去死,我四叔压根懒得动你江山!

换谁来坐朱允炆的位置,都未必能让朱棣成事!

朱元璋一边想着,一边抬头看了看朱标,又扫了眼朱棣。

他长叹一口气,缓缓点头,语气也柔和了几分。

“标儿啊,别再想那么多了。”

“安心调养,好好休息,别把自己折腾坏了。”

接着,他把目光落到朱棣身上,沉声道:

“老四,近期你就别回封地了。”

“暂时留在京中,协助你大哥处理政务。”

老朱这番安排,可谓一箭双雕。

一方面,他在向外界传递信号——他认可老四的才能,视之为储君备选。

另一方面,也等于把朱棣圈在身边加以看管。

若朱标无恙,朱棣在京中也掀不起风浪。

可万一老大真出了什么差池……

那朱棣在朝堂上的位置就顺理成章,可以无缝接替!

老朱算盘打得精明得很。

【高粱河车神———】

【赵光义继位之后,秉持其兄赵匡胤遗志,对外频频用兵。】

【他御驾亲征,亲手平灭北汉,斩获名将杨业,还成功击退辽国对北汉的援军。】

【此役之后,他对辽的实力产生了严重低估。】

【在一时得意下,他不顾群臣反对,调动尚未休整的部队,继续挥军北上,企图一鼓作气拿下燕云十六州!】

【由于辽国毫无心理准备,被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且一路溃败,赵光义先后收复涿州、朔州、应州、云州与寰州,连战连捷。】

【赵光义心中大喜,自觉胜券在握,于是盲目追击辽军残部。】

【甚至幽州还未完全掌控,他就一路杀到幽州以北,深入辽国腹地。】

【当赵光义率部抵达高粱河一带时,正好与耶律沙所率辽军主力迎面遭遇——大战在即!】

【赵光义命杨业领兵出征,很快便将耶律沙打得大败溃逃。】

【宋军正准备穷追猛打时,耶律休哥带着一队辽军悍然从右侧突袭。】

【宋军来不及反应,顷刻之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而耶律沙见状也折返挥军反击,杀了个措手不及。】

【耶律休哥突袭得极为突然。】

【宋军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尽管尚有战力。】

【若能有效指挥,胜负未必可知。】

【然而耶律休哥身为辽国名将,深谙“擒贼先擒王”的兵法。】

【他亲率精锐部队直扑宋军主帅所在,目标直指那顶黄罗伞下的赵光义!】

【赵光义本就是文官出身,面对这等杀阵,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他尚未作出反应,一支羽箭便已射中他的大腿。】

【亲兵们见主帅受伤,连忙护送赵光义撤离,一边阻击追兵,一边寻找退路。】

【而赵光义不知从何处找来一辆破驴车,在大腿中箭的状态下,竟弃下部队,独自驾车逃走!】

【不过虽身负箭伤,这赵光义驾驭驴车的技艺却堪称一绝。】

【他一夜之间竟驾着驴车狂奔近两百里,着实令人咋舌!】

【七月初六清晨,他还在高粱河;到了七月初七凌晨,竟已抵达涿州近郊。】

【耶律休哥率领精锐骑兵穷追一夜,却连赵光义的车尾都没瞧见。】

【凭借这匪夷所思的车技,赵光义在受创的情况下仍能夜奔两百里,遂得“高粱河车神”之名。】

【又被人调侃为“宋车宗”、“驴车宗师”、“大宋飙车王”。】

高粱河一战,赵光义的“壮举”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身体带伤、座驾为驴的前提下,竟能在一夜之间飞奔百里之外,实属奇迹。

至今无人能解,那匹驴究竟是什么品种,竟有如此疾速?

最为悲催的还是耶律休哥,原本已身负轻伤,还要连夜赶路追赵光义。

结果带着轻骑追了一整晚,连车轱辘的痕迹都没追上,实在憋屈至极。

这逃命技术,真是叫辽国将士看得直抹泪。

历史上,能与赵光义逃命速度一较高下者寥寥无几。

若真论飙车能手,恐怕只有大汉“马车之神”夏侯婴与“骆驼天尊”耶律德光可以比拟。

不过——

若单论“逃命”这一项本领。

在这三位之上,尚有一尊至高无上的王者。

那便是“全家漂移王”——王保保!

当年达摩以一叶横渡江流,尚且只是他一人。

而王保保呢?

他是一木过黄河,全家老小一个不少!

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说到皇帝时代的“车神”,那还得提刘邦。

“驴车?一夜飞驰两百里?”

刘邦听说后也是忍不住点头称奇。

虽然自己开车的本事一般,但他手下有位神人:夏侯婴!

多次在生死关头将他安全送出,忠勇无双。

即便如此,论起速度,他那位生死兄弟怕也难比得上赵光义。

不过——

赵光义是独自上车,而夏侯婴可是连载三人!

这才是真正的职业选手!

“来人,把夏侯婴封为‘大汉车神’!”

刘邦举杯畅饮,满脸豪气。

而在太极殿中,李世民本以为赵光义与自己性格相投,皆为枭雄之辈。

看完高粱河一战,他当即否认了这点:“谁说我是他那一类人?!”

“哈哈哈哈,连驴车都能冲刺二百里,这赵光义也算奇葩一人。”

“这驾驶技巧,不逊当年的汝阴侯夏侯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