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千里江山社稷,终须后人稳固守护啊!!
他一手缔造了盛世,却又亲手将其击溃!
“为君之道,在于自省。”
“多少帝王在位初期政通人和,励精图治——”
“可一旦年老权稳,便逐渐迷失本心,步入昏暗。”
始皇虽未见后世,但他熟知战国变局。
春秋战国中,列国更迭无数,强者为王,弱者为寇。
那些能在乱世崛起的国家,无不有过一位强力明君。
他们在位时锐意改革、整肃朝纲,让国家崛起称雄。
可到了后期,却因年迈骄傲,或宠信奸邪,或贪图安逸,迅速衰落。
齐桓公便是典型一例。
姜小白当年以大度闻名,重用管仲推行新政,使得齐国跃升为霸主之首。
可惜他晚年昏乱,拒绝采纳忠言,反而重用谗佞,令国政日益崩坏。
这类明君晚节不保的情况,与李隆基如出一辙!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扶苏微微一愣。
父皇竟然说出这种话?
他记得以前劝父皇几句,就被贬去边疆修长城了……
他自己当初不过是进言不要坑杀术士,结果就被派去上郡吃土。
皇上一向最忌讳别人对他评头论足。
哪怕是身后之事,他也不愿让朝臣妄加置喙,甚至将原有的谥号制度一笔勾销。
可如今随着天幕现世,连皇上的心态都起了变化。
这样的转变,倒也未尝不是一种福音。
若父皇也能如当年的唐太宗一般,广纳忠言、虚怀若谷——
那么许多困局,或许都能迎刃而解。
扶苏望着天幕,内心激荡如潮水。
这神秘莫测的天象,不仅重新书写了他的命运!
亦可能彻底重塑整个大秦的未来走向!
他在心中默默发誓:
要同父皇并肩而行,引领这片刚刚苏醒的帝国,再现盛世荣光——
就如那昔日的大唐!
……
汉武帝时期!
刘彻此刻脸色颇为凝重,哪怕一丝笑意也无从挤出。
李隆基晚年的荒唐行径,不仅让自己万古一帝的荣誉荡然无存,反而成了千夫所指。
后人嘲讽其为“千古半帝”,可谓莫大的讽刺。
至于他刘彻,传到后世的名声竟然是“末年如猪疫肆虐”,何等屈辱?
此情此景,他只淡淡地道了一句:
“可叹。”
内心却早已暗自发誓,此生绝不能重蹈李隆基的覆辙!
他素来忧心外戚干政,深知其中利害。
虽对卫子夫情深义重,宠信卫青、倚重霍去病,但宠爱归宠爱,权力必须有所节制。
身为天子,岂能被私情蒙蔽?!
既然身登九五,便要有无情之心,才不负这泱泱大汉的基业!
巫蛊之乱,是他一生最大败笔!
他曾以为太子性情软弱,必定认罪伏法!
未曾料想,关键时刻太子竟拔剑而起,宁死不屈!
这一份骨气,让刘彻心中一震。
果然,是他刘彻的血脉!
有了这番领悟,刘彻怎还会再以旧眼光看待太子?
从此,他必会悉心培养继承人,令太子以仁德守业、以礼治国。
他打下的千里江山,终须后人稳固守护,否则,岂非终将化为泡影?
他与太子父子齐心,合力将这盛世大汉,推向一个全新的巅峰!
……
大宋!
赵大和赵二依旧对李隆基评头论足,言语中透着浓浓的不屑。
“唐之后,便轮到咱宋登场。”
“只不过这次……”
赵大似是想起了什么,脸色陡然沉了下去,眉头紧锁,不再言语。
那一段亡国之君的历史,简直就是大宋的奇耻大辱。
徽宗赵佶与钦宗赵桓,几乎把赵氏王朝的脸面丢尽不说,还令后人无地自容。
这次若又是“皇帝外号”专题,怕不是要在棺材板上再补上一脚?
赵二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僵硬起来。
他已经预料到后世对这些帝王的嘴脸有多刻薄了。
连汉景帝那种低调稳重的皇帝,都能被后人黑成“汉朝棋魂”。
那徽宗、钦宗这对父子……怕是被骂得体无完肤。
赵二沉默了许久,只得无奈叹口气,转头提醒赵大打起精神。
这群后代子孙,嘴巴比刀还利,实在不让前人安心。
甚至让他这个“二哥”也被连累得抬不起头来。
不知这一回,他们又要如何把赵氏的尊严践踏成泥。
“哎……”
赵光义轻轻叹息,摇了摇头,只觉一阵无力。
……
康王时期!
夜色沉沉。
康王赵构正准备启程前往金营。
金兵势如破竹,兵临东京,几日前已开出谈判条件:
割地赔款不够,还要宗室亲王与宰辅大臣入营做人质!
朝堂震动,钦宗赵桓急召诸王,挑选出使之人。
而赵构不顾等级,毅然请命,愿亲赴虎穴。
正当他收拾行囊之时,一道光幕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房中。
赵构初见之时一惊,但旋即镇定下来,屏息凝神观之。
只见那天幕上,播放着一段名为“千古冤种”的视频。
他迅速看完,不禁唏嘘连连。
“扶苏宽厚仁德,却死于奸臣之手,太不值!”
“若非赵高弄权,大秦未必会那般仓促灭亡。”
“刘据虽为戾太子,却也有忠勇之气,起兵自救,只可惜天不佑汉。”
“李承乾行径荒唐,实难继统……不过这‘后人剪辑’也太离谱,气坏唐太宗也不奇怪。”
“朱标……真乃人中龙凤,可惜天命薄如蝉翼。”
看罢一众太子的悲欢荣辱,赵构内心感慨万千。
若是他赵构为太子,断不会如扶苏般软弱任命,被奸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身边有一猛将如蒙恬,又岂能坐视江山旁落?
他定会起兵回宫,整肃朝政,以铁血洗清弊政!
很快,天幕画面一转,切入“亡国之君”篇章。
赵构一边看,一边点评前朝之失。
隋炀帝的败亡是自取其祸,毫无可辩之处。
但其余几位帝王,多是时代所困,实难独责。
直到画面浮现出“宋徽宗、宋钦宗”字样时,赵构脸色陡变!
“官家竟是……亡国之君?!”
他心神震荡,久久难以平复。
随后,他强压心绪,定神继续观看影像。
当看见宋钦宗竟将李纲罢黜,妄想凭“六丁神兵”护都城时,赵构心急如焚。
他甚至想冲入天幕,去向钦宗高声疾呼:
“快醒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