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白骨灯·诡村
离洛站在苏凝身旁,阴风掠过他耳旁,只有手心的温度让他知道此刻他不是一个人。
雾愈加浓重,像一张潮湿的麻布罩住了天光,月亮也被遮住,一丝光亮都没透出来。
白茫茫的雾气逐渐模糊了苏凝的视线,随即她的意识也陷入了黑暗中。
……
夜色深沉,风从山背吹来,吹得瓦片呜呜作响,如哭如诉。
“白骨灯....不见人.....灯下雪三分......三十六男沉不起......三十六女骨成灯....”
稚嫩的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十分惊悚。
苏凝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陌生的屋子。
粗木板拼出的床榻,屋角一盏黯淡的油灯,窗棂缝隙透进冷风,掀起墙边贴着的纸符。
她一时间怔住,微微动了动,发现自己原本的衣服已经被不属于她的粗布麻衣给替代了。
侧头一看,便看见离洛躺在她身旁,身上的衣服也被换了。
“离洛。”苏凝凑前去轻轻抓住离洛的肩膀摇了摇,见他没醒,只能加大力度。
离洛终于被唤醒,睁开无神的眼睛,循着声音侧头,“阿凝?”
“离洛,我们入灯了。”苏凝见他醒了松了一口气,连忙伸手把他扶起来。
离洛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的确不是他本来的衣服。
每次入灯,追寻往者起源,入灯者都将“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怨怪的世界。
苏凝起身去到窗边,微微打开窗往外瞧,天色极黑,几乎看不见星月,这看起来是一个异域风格的村落,村口立着的石碑上刻着惨白的“白骨村”三字。
忽有风吹,挂在梁上的兽皮忽地鼓胀,仿佛其中藏着什么东西在蠕动,那兽皮突然“啪”地坠落,落地后裂开,从中滚出一个发白的头骨,竟还带着发锈的耳饰与金钗,像是某位女子的残骸。
初入灯中,苏凝不打算冒险,打算先观察一会儿。
“阿凝?”离洛听不见苏凝的脚步声,连忙开口道。
苏凝回过神来,快步走回到床边,“离洛,这里是白骨村,你方才有听见小孩儿在唱童谣吗?”
“好像是有。”离洛有些迷茫,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听见。
苏凝替他理了理睡的有些凌乱的头发,“有没有觉得耳熟?就是沈家小姐疯魔时念叨的。”
“你这样说,这村子肯定不对劲。”离洛微微清醒了些。
苏凝见离洛还困着,连忙扶着他躺下,“你接着睡吧,我们初来乍到,还是先别轻举妄动的好,明早再看看情况吧。”
“嗯,阿凝你也一起睡吧。”离洛顺着苏凝的动作重新躺回去床上,顺手也拉着苏凝一起躺下。
苏凝不置可否,顺从地躺到离洛身边,两人如平常一般同床共枕。
一夜无梦。
***
清晨天色未明,天边血云如翻腾的红墨,鸡不鸣,犬不吠,只有远山深处传来一阵阵断断续续,听不出是什么的哨声,那是村中人每日清晨对山的“问安”,据说能平息山中亡魂。
苏凝被这诡异的声响吵醒,连带着离洛也跟着醒了。
“真是奇怪,没听见鸡鸣,反倒是这不知名的声响代替了报时的鸡。”苏凝一边坐起身一边揉了揉有些睁不开的眼睛。
离洛也跟着坐起身,“阿凝,天还未亮吗?”
“还未。”苏凝掀开被褥,凑到窗边看,发现已经陆续有人进进出出,但依旧很冷清。
村人起得极早,但村内并没喧哗起来,没有一点烟火气,像按部就班的木头人,没有灵魂。
苏凝打开屋门,清凉的晨风扑面而来,夹带着一丝难闻也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气息。
离洛的嗅觉非常敏感,他闻到了一丝血腥味,当即想下床走到苏凝的身边,但是来到不熟悉的环境,他的行动也不像在家里那么自如,难免磕磕碰碰,苏凝见状立即走过去把他牵过来。
就在这时,苏凝对面的屋门也被打开了,一位身形瘦削的妇人走到刻着一圈圈像骨头纹路的石板地前。
苏凝看着她跪下来用骨灰混着血顺着石板地上的骨头纹路绘制,渐渐形成一幅血色骨纹图,接着那妇人对着东边挂着木雕的墙头三拜。
而苏凝的左邻右舍都在做着和那妇人一样的行为。
苏凝皱起眉头,这是什么习俗,拜的又是什么神,那墙头上的木雕也看不清是什么神明。
“他们在干什么?我闻到了血腥味。”离洛抬手摸到苏凝的手腕,扯了扯她的袖口。
苏凝给他描述了一遍刚刚所看到的,离洛微微歪了歪头,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听你这么说,像是在进行什么仪式。”离洛虽然看不见,但是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思绪十分活泛。
苏凝的眉头还在皱着,“一看就不是什么吉利的习俗。”
对屋的妇人做好晨间跪拜后,抬头就看见苏凝和离洛,浑浊的双眼里一片死水,她盯着苏凝和离洛,语调毫无起伏地说道:“你们怎么不拜?”
苏凝闻言挑了挑眉,淡定自如地回道,“等会儿再拜。”
妇人死死盯着苏凝一会儿才转身进屋。
他们这间小屋非常普通,灶房里空空如也,不过苏凝和离洛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其实不用进食也无大碍。
这段日子,苏凝观察到这村庄有很多诡异之处。
村中的孩童也不似常人孩童般活泼。
他们面色蜡黄,成群结队在村后竹林里玩一种叫“敲骨头”的游戏,用剥了皮的骨头打节拍,嘴里念着怪诞的童谣:
“三十六灯,三十六骨,剥皮剥肉剥魂哭。
骨婆笑,灯神怒,灯灯灯灯不照路。”
每念一句,就有一个孩子伏地扮“尸骨”,另一个举灯罩着其头颅,嘴里像含了骨哨,发出了刺耳的哀鸣。
村人见此并不阻止,甚至脸上露出古怪的宠溺与骄傲,仿佛他们不是在看孩子,而在欣赏一场精彩的“表演”。
午时过后,灯楼前敲三响,村人齐聚楼前,朝着灯楼顶礼膜拜。
日落之后,村里便陷入诡异的黑暗。
村中不许点火,也不许点灯。
所有光源,必须来自那座挂于灯楼前的灯,那是村中骨婆亲手炼制的长命灯,灯罩以不知名的皮绷成,灯芯点燃时会发出近似人哭的咿咿呀呀声。
每户家门上都会挂着一盏骨灯,风吹过时,那灯就会发出诡异的咔哒咔哒声,像是很多骨头在摩擦。
夜晚时分,村中的“静骨令”便会即时生效。
全村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连狗都被喂了“禁叫汤”。
偶有动静,则说明有人违令,次日那人屋门前那刻了骨纹的泥地便会被涂上黑圈,预示“此人骨不净”,不久之后便会“无声消失”。
没有人问,也没有人哭。
村人只是低头继续种田、煮食、拜灯,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一连几日,苏凝和离洛依旧还没发现此灯中的怨怪起源。
直到有一天,他们无意中看到从山里回来的两个少女。
她们是村中唯一眼神清明,身上不带死气沉沉的孩子。
但苏凝能感应到她们身上的暴烈怨气,纵然她们一脸平静,不过是怨怪不得解脱,困在过往中不断重复着以往生平,暂时掩盖了她们狰狞的原身。
“找到了,是她们。”苏凝凑到离洛耳边说道。
离洛也感应到了那股不详的气息,与沈家的那盏骨灯散发出来的气息一模一样。
苏凝不打算贸然接触她们,先暗中观察,再慢慢接近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