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北境种子”的发芽
维多利亚公园球场,下午三点。
今天的对手是曼斯菲尔德城,一支在联赛中游徘徊的球队。
开场仅十分钟,瓦尔迪就用他标志性的速度撕开了对方防线。
他接到西于尔兹松一记直塞,
像一道蓝色闪电般冲入禁区,面对门将,冷静地将球推射入网。
一比零。看台上爆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球迷们挥舞着蓝白色的围巾。
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瓦尔迪再次发威。
他在禁区前沿接到舒梅切尔的手抛球,胸部停球,然后不等皮球落地,直接凌空抽射。
皮球直挂球门死角。二比零。
瓦尔迪兴奋地冲向角旗区,滑跪庆祝,队友们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
罗伯特·斯诺德格拉斯在边路也找到了机会。
他在右路得球,面对对方边后卫的防守,一个假动作晃开空间,随即内切,左脚轰出了一脚势大力沉的远射。
皮球带着风声,钻入球门左上角。三比零。
终场哨响,比分定格在三比零。
曼斯菲尔德城的球员们垂头丧气地走下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
哈特尔普尔联的球员们则在球迷的歌声中,昂首挺胸地回到更衣室。
联赛积分榜上,他们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榜首的位置,已经坐得稳稳当当。
林风在贵宾包厢里,看着这一切。胜利已经变得有些“理所当然”,这让他感到一丝警惕。
他知道,球队不能沉浸在这种安逸中。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凤凰训练中心的另一片场地。
U16和U18梯队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一场内部对抗赛。
大卫·普利斯,这位从米德尔斯堡挖来的青训教练,此刻正抱着手臂,站在场边。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眼睛里却闪烁着精光,紧紧盯着场上的每一个细节。
“传球!传球啊!别粘球!”普利斯突然大吼一声,声音洪亮得吓人。
一个U16的小球员在边路带球过多,被对方抢断。
“用脑子踢球,不只是用腿!”他又喊道,“你们以为足球就是跑来跑去吗?不!足球是思考,是判断!”
场上,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名叫利亚姆。他在中场被对方撞倒。
利亚姆今年十六岁,是林风系统里标记过的B级潜力球员。
他爬起来的速度很快,没有抱怨,立刻回身反抢。他像一块牛皮糖一样黏住对方的持球队员,最终将球断下。
断球后,他没有犹豫,直接一脚直塞,将球送到了前锋脚下。
普利斯的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
这个孩子,有韧性。他不仅潜力不错,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一线队的训练已经结束。
瓦尔迪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更衣室,他叼着一根能量棒,晃晃悠悠地走到青年队的训练场边。
他看着那群半大孩子们在场上拼抢,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嘿,小子们!射门的时候用点力!”他朝着场内喊道,“像没吃饭一样!别软绵绵的!”
青年队的孩子们听到他的声音,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偶像的崇拜,也是对未来的渴望。
瓦尔迪、西于尔兹松、舒梅切尔——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线队的明星,更是他们触手可及的梦想。
他们每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像这些大哥哥一样,
在维多利亚公园球场,甚至在温布利,让数万名球迷为他们欢呼。
普利斯走到瓦尔迪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杰米,你可别把他们吓着了。”
瓦尔迪咧嘴一笑:“吓着才好,让他们知道职业足球不是玩泥巴。”
在林风的办公室里,约翰·斯通拿着一份新的预算报告,表情有些为难。
“老板,这份关于青年队营养、住宿和教育条件的改善计划……费用有点高。”
“我们毕竟才刚刚扭亏为盈,联赛的奖金还没完全到账。”
斯通小心翼翼地措辞,他知道林风对青训的重视,但财政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林风头也没抬,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约翰,这不是开销,这是投资。”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我们未来的瓦尔迪,未来的西于尔兹松,未来的舒梅切尔,就在那片场地上。”
“让他们吃得更好,睡得更好,才能长得更高,跑得更快。
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成为更全面的球员,未来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足球的压力。”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斯通的脸上。“记住,青训是俱乐部的根基,也是我们长远发展的最大财富。”
“没有一流的青训,我们永远只能是昙花一现。这笔钱,必须花。”
斯通张了张嘴,最终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老板决定的事,从来没有错过。
林风的眼光,总是能看到他看不到的更远的地方。
凤凰训练中心,凭借其先进的设施和林风“点石成金”的能力,开始在英格兰北部地区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过去,这里的青训营门可罗雀,现在,
每周都会有来自周边城镇,甚至更远地方的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前来试训。
“老板,这是上周来试训的几个孩子。”普利斯拿着一份名单,走进了林风的办公室。
“有几个确实不错,其中一个来自纽卡斯尔联的弃儿,速度非常快,但技术还需要打磨。”
林风接过名单,扫了一眼,指了指其中一个名字:“这个叫汤姆的小子,潜力如何?”
普利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林风会直接点出这个名字。“汤姆·戴维斯?他很有天赋,老板,防守型中场,视野开阔,只是身体还比较单薄。”
林风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
凤凰训练中心的名声,会越来越响亮。
一线队的训练场上,克里斯·斯莫林和乔丹·亨德森已经完全融入了球队。
他们的加入,就像两条鲶鱼,搅动了队内原本有些固定的氛围,带来了良性的竞争。
一次队内对抗赛。高中锋凯文·凯尔试图在禁区内争顶,他身高马大,经验丰富。
但斯莫林像一堵墙一样,提前卡住身位,用他高大的身躯和强壮的腿部力量,硬生生地将凯尔挤在了身后。
他干净利落地将球顶了出去,没有给凯尔任何机会。
凯尔落地后,有些惊讶地看着这个比他年轻近十岁的少年,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拍了拍他的后背。
“干得漂亮,克里斯!”老队长迈克尔·尼尔森在旁边喊道。
斯莫林只是腼腆地笑了笑,随即又专注地听着尼尔森低声指点他如何更好地利用身体。
他的学习能力,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职业足球的一切。
训练场的另一个角落,年仅十六岁的乔丹·亨德森则像一台永不疲倦的发动机。
他的跑动覆盖了整个中场,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白色的哈气,
仿佛永不知疲惫。他的每一次触球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他与老将马克·廷克勒进行着寸土必争的拼抢,亨德森的跑动、拦截和精准的传球,让廷克勒都感到有些吃力。
廷克勒是球队的老将,经验丰富,但亨德森的活力和求胜欲望,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小子,真是个怪物。”廷克勒在休息时,喘着粗气对西于尔兹松说。
老约翰·麦克唐纳看着场上的一切,心里既高兴又发愁。他走到林风身边,低声说:
“老板,这两个小子,下个赛季就能在英甲站稳脚跟了。你的眼光……真是没话说。”
约翰现在对林风是彻底的心服口服。
他习惯性地跑了跑自己稀疏的头发。
他感觉自己那些陈旧的战术理念,快要跟不上这支球队成长的速度。
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主动走进林风的办公室,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他会小心翼翼地敲门,然后带着一丝忐忑地坐下。
他会详细地描述训练中观察到的细节,然后等待林风给出精确的指导。
他深知,自己必须紧紧跟上林风那超越时代的“先进理念”,才能驾驭好这支潜力无限的队伍。
《哈特尔普尔邮报》的办公室里。苏菲·格林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移动着。
她刚刚结束了对吉尔菲·西于尔兹松的专访,那篇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现在,她的目光投向了哈特尔普尔联的青训体系。
她相信,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她计划撰写一篇题为《北境的未来:哈特尔普尔联青训探秘》的专题报道。
她想向外界展示这家小俱乐部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的雄心和努力。
她采访了普利斯,也和一些年轻的青训球员聊了聊,他们眼神中对足球的纯粹热爱,让她深受触动。
“他们就像一颗颗正在发芽的种子。”苏菲在笔记本上写道。
“林风正在用他的理念,浇灌着这片贫瘠的土地,让希望在这里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俱乐部的商业价值也在持续发酵。
随着球队在各项赛事中的出色表现和俱乐部声望的不断提升,一些新的商业合作机会也开始出现。
林风正在与一家本地知名的连锁超市洽谈社区合作项目。
他不仅仅想要赞助费,更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将足球带入社区,带入学校,支持本地的校园足球发展。
他知道,未来的球迷,未来的球员,就在这些孩子中间。
所有的事务,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汇聚到了同一个目标——即将到来的英锦赛北区决赛次回合。
战术分析室里,灯光昏暗,只有投影仪发出的微弱嗡鸣声。
投影幕布上,反复播放着首回合对阵唐卡斯特流浪者的比赛录像。
首回合,哈特尔普尔联主场二比一领先,但对手有一个客场进球。
这意味着,客场比赛,他们必须更加小心,也必须更加坚决。
林风亲自站在幕布前,手中的激光笔,在唐卡斯特流浪者的防线和中场之间,画出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圆圈。
“温布利,就在我们面前。”他大声的说道。
“但通往那里的路,从来都不好走。客场会是一场苦战,比你们想象的任何一场比赛都要艰难。”
他看向每一个球员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首回合二比一领先,他们有一个客场进球。”
“这意味着,他们只要一比零,就能淘汰我们。”
“所以,我们不能保守,也不能盲目进攻。我们需要平衡,需要智慧。”
“防守,要比任何时候都更专注。中场,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具侵略性。反击,要比任何时候都更致命。”林风强调着。
“每一个跑位,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必须带着清晰的目的性。”
“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也不要浪费我们自己的任何一次机会。”
他再次强调了比赛的重要性:“在温布利大球场比赛的经历,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那里的呼唤,你们每个人,都应该听得见。为了我们的球迷,为了这座小镇,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必须把胜利带回来!”
球员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和渴望。
瓦尔迪的拳头紧握,舒梅切尔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已经看到了温布利大球场的草皮。
西于尔兹松则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林风的每一个指令。
是的,温布利的呼唤,激励着每一个人。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比赛。
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为了那个梦想,为了那片绿色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