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死了
轻咳一声,韩氏轻声回答,“还行。”
说完,又觉得这话说得实在有点违心,又补了一句,“还不错。”
“就是我这半篮子的荠菜和四两的肉,只做了这一碗包面出来……”
也是有些过于浪费了吧。
“包面还多呢。”赵溪月抬手指了指。
韩氏顺着她指的方向去瞧,果然能瞧见厨房的案板上头还有许多包面,各个看起来圆滚滚,个头颇大,十分喜人。
包面码了三四排,估摸着还能煮上差不多四碗出来。
别说,赵溪月做的这包面,十分出货呢。
而这样的包面若是拿到外面卖,必定也会让人觉得滋味美妙,实惠量大的。
赵娘子若是做起来这小食摊的生意的话,赚钱大约是不成问题,往后应该也是有足够的银钱来付房钱。
且既然她能将这寻常无比的荠菜包面做的这般好吃,那她做的其他饭食……
接下来的半个月,她和小孙女,大约每日也都能跟着大饱口福?
总的算起来的话,也算是沾了便宜?
韩氏的眼睛亮了又亮,想起方才因为看赵溪月做包面时生出的后悔,忍不住感慨。
看起来,往后许多事情还是不能轻易下了结论啊。
看着韩氏的神色变化,赵溪月趁机开口,“大娘,那这房钱……”
赵溪月刻意没说完,等着韩氏发话。
而韩氏,此时对赵溪月提出的房钱支付方式再无任何迟疑,“房钱便按赵娘子所说的来付吧。”
“谢谢韩大娘。”赵溪月笑着答话。
付上前十天五十文的房钱,由相关人见证,在租房文书上摁了手印,赵溪月算是顺利租下了韩氏家中的北房。
走进房屋,放下包袱,关上门窗。
赵溪月坐在床边,拿起床上厚厚的棉被盖在膝上。
寒风止于屋外,又有了棉被的加持,温暖很快遍布了整个身体。
这种温暖感也让赵溪月觉得安心了许多,也有了心思去盘算往后。
租下韩大娘家的房屋,她这也算是暂且在汴京城中落下了脚。
接下来,她需要去张罗小食摊,去讨生活。
待能够在这汴京城顺利生活下去之后……
赵溪月伸手抚了抚脖颈。
相交的高衣领被她的手指拨弄开,露出脖颈上的红痕。
说是红痕,其实是一道道交叠起来的勒痕。
屋中并无铜镜,她看不到勒痕此时的状况,却能感受得到勒痕仍有的肿胀和些许疼痛,能想象得到勒痕的触目惊心。
这是原主死亡的直接缘由。
而她,现代社会美食博主赵溪月,在寻找各地美食的自驾游途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
再睁开眼,成为了被抛尸荒野后重新睁开眼睛的年轻小娘子,赵溪月。
淮南西路舒州望江县人,寻常百姓,父死母亡,孤身一人,前往汴京城的目的,是投奔她还在幼时,便远嫁他乡,又举家迁徙到汴京城的姑母。
而就在她距离汴京城还有百余里地,加紧行程,星夜赶路之时,被人突然用绳索勒住了后脖颈。
凶手从背后动手,动作干脆利落,使得原主并不曾看到凶手的面容,而待她睁开眼睛后,也发现了许多奇怪之处。
她的钱袋子尚存,行李没有被翻找过的痕迹,就连身上的衣裳也都整整齐齐。
她报了官。
但截止目前为止,似还没有任何结果。
她不明白什么样的人出于怎样的目的要了原主的性命,她只知道,既然老天爷让她有了重新活过一次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她自己还是为了原主,她现在都必须要活下去。
好好活下去。
这样,才不枉费这份机缘。
也,才有机会查清所有的真相。
赵溪月深吸了一口气,把怀中的被子拥得更紧了一些。
在屋中待上片刻,赵溪月浑身都暖洋洋了起来,让她忍不住眯了眼睛,有了打盹儿的念头。
但赵溪月没有过分贪恋这份温暖,而是拢了拢衣裳,拍了拍脸颊来打起精神,准备出门。
她需要去看一看外面的境况,也需采买一些制作吃食所需的食材。
临出门前,赵溪月向久居此处的韩氏讨问附近的铺面和周围的路况。
“鲜肉鲜菜的,晚市上价格虽也低廉,却比不得早市上的新鲜,你若是要做小食摊,不妨还是辛苦早起半个时辰,到早市上看上一看。”
“米面的话,便到宋记米面铺子,那里给的秤足,东西也好,油就去张记油坊,酱油米醋的就是韩记杂货铺子,就说是我这里的房客,定能给你算的价格便宜一些……”
韩氏盘算着,赵溪月早些将生意忙活起来,往后便也能力支付了房钱。
因此,此时介绍详细不说,韩氏更是拿了一根柴火棍儿,在地上给赵溪月绘了简单的地图。
赵溪月一一记下,跟韩氏道了谢之后,出了院门,沿着石头巷往沿汴河大街而去。
初春料峭,又正值日薄西山,沿河的风卷起了更多寒意。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街上的人来人往,反而因华灯初上,夜景美妙,越发热闹起来。
人多,街上的摊位自然也就多。
而小食摊是各种摊位中最多的。
在热气腾腾的油锅中随着油不断冒泡而荡漾翻滚,颜色已是变得微微棕黄的鹌鹑馉饳,散发出了浓郁的香气。
大片的带肉猪皮,在宽大且布满油脂的瓦片中炙烤,原本的白嫩此时已变成了焦黄,表皮开始出现细小膨胀的气泡,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
在沸腾的水中漂的如小小的白鸭,又被笊篱尽数捞入碗中,被一碗鲜美可口的汤头浸泡,又加以一层色泽鲜亮红油的抄手……
整条沿汴河大街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妙气息和滋味。
令人垂涎欲滴。
哪怕是已经吃罢晚饭出门之人,走在这样的地方,也忍不住停留驻足在各种各样的铺面和食摊跟前,要上一份钟爱的吃食,享受心仪的美味。
人间烟火,喧嚣而热闹。
却也让人觉得心中十分安稳。
在沿着汴河大街上走上一段,大致看了看各种食摊的种类和生意状况,赵溪月自觉心中有数,便开始按照韩氏所说,去找寻各种相应的铺子,采买她所需的一些东西。
而此时的韩氏,正往灶台里面添了一把柴火。
锅中的水已经完全沸腾,韩氏把赵溪月包好的包面大半下入了锅中。
盖上锅盖,锅中的水很快再次沸腾,热气从锅盖缝隙中冒出,带着馥郁浓香。
“祖母今日做了什么,这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