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初心微光
深冬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蒙在“初心如嫣”的玻璃幕墙上,刘诗诗已蹲在露台的菌菇棚里近一小时。她指尖拨开潮湿的木屑,一簇鸽蛋大小的平菇正拱破菌棒,菌盖边缘蜿蜒着一道细小的虫洞。
“镜头拉近,看这里。”她对着手机直播,声音因凌晨的寒气有些发颤,“这道虫洞不是瑕疵,是菌菇在自然里的‘成长勋章’——说明它没打农药,是虫子也爱吃的好菌。”
直播间的弹幕突然滚动起来:
“终于看到真虫洞了!之前那些‘完美菌菇’全是P 的吧?”
“诗诗姐,这虫洞看得我密集恐惧都好了,太真实了!”
她笑了笑,额前碎发被露水粘在皮肤上,露出额角那颗浅褐色的痣。三年前,她为了上镜好看曾想点掉这颗痣,如今却成了直播间观众口中“真诚的印记”。
技术部新开发的“AI美颜滤镜3.0”测试版突然弹出提示,自动将画面中的虫洞模糊成平滑的纹理。刘诗诗猛地按住屏幕:“关掉!立刻停用这个功能。”
实习生在一旁小声提醒:“诗诗姐,运营部说‘自然瑕疵’会降低购买欲,这个滤镜能让销量提升至少30%……”
“提升的是虚假的销量,毁掉的是农户的信任。” 刘诗诗的声音陡然拔高,惊飞了停在菌棒上的瓢虫,“你去问问云南的菌农大叔,他被虫咬的手是不是也该用滤镜P 掉?”
她想起上个月,菌农大叔捧着被平台退货的菌菇蹲在冷库哭,菌盖光滑得像塑料——那是运营部为“美观”强制要求P图的后果。此刻手机屏幕上,“助农心愿”板块亮起:有观众留言“给大叔众筹防蚊手套”,另一条写着“我要认养这簇带虫洞的菌棒,给我寄家里!”
王诗嫣抱着三岁的念安站在育婴室窗前,玻璃上凝着一层水雾。楼下,张子豪正为刘诗诗披上防寒服,动作自然得像替她掸去肩上的木屑。
“妈妈,刘阿姨的围巾和爸爸的是同款。”念安的小手指着窗外。
王诗嫣这才注意到,刘诗诗脖子上围着的羊绒围巾,正是去年她给张子豪买的生日礼物。当时他说“颜色太素”,转眼却出现在刘诗诗颈间。她下意识攥紧念安的小被子,布料上还沾着昨晚给孩子喂药时洒的桂花蜜——那是张奶奶寄来的,说“给念安补身子”,而张子豪放在公文包里的胃药,却总是由刘诗诗“顺路”带来。
昨晚她在张子豪西装口袋里发现一张揉皱的便签,是刘诗诗的字迹:“张总,云南菌农新菌种培育遇阻,我连夜整理了资料放您桌上。”而她放在书房的蜂蜜水,却总是原封不动。凌晨三点,她被客厅的说话声惊醒,是张子豪在和刘诗诗视频会议,对方的背景是农户漏雨的宿舍,身后晾着洗得发白的工服,而张子豪的语气里带着她许久未听过的、近乎温柔的关切:“诗诗,你明天必须回来休息,感冒了怎么照顾农户?”
念安突然挣开她的怀抱,跑到窗边喊:“爸爸!抱!”
张子豪闻声抬头,目光与王诗嫣隔着一层玻璃相撞。他怀里的刘诗诗也同时回头,围巾滑落半寸,露出锁骨处一片淡淡的红疹——那是王诗嫣熟悉的、张子豪因压力过大才会出现的湿疹。王诗嫣的心猛地一沉,像被投入冰湖的石子,涟漪扩散到指尖。
张子豪走上楼时,手里捏着刚打印的季度财报——因 “真诚直播”带来的用户黏性,公司市值环比增长42%。他将报告放在王诗嫣面前,纸页边缘还沾着刘诗诗今早送来的菌菇孢子,细小的白色绒毛落在“初心如嫣”的logo上。
“诗诗的直播数据很亮眼。”他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诗嫣看着财报上“真诚直播转化率”的柱状图,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在直播间为“嘉年华”尖叫的夜晚。那时的虚荣与此刻的疑虑在脑海中重叠,她轻声问:“子豪,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追求的真诚,会不会也成了另一种包装?”
张子豪愣住了,窗外的桂树被晨雾笼罩,唯有枝头未落的桂花,在微光中透出一点若有似无的甜香。他想起初创时王诗嫣说的话:“真诚是会呼吸的,别让它变成玻璃罩里的标本。”
当晚王诗嫣在整理张子豪的西装时,发现内衬口袋里除了刘诗诗的便签,还有一枚银杏叶书签,背面是她从未见过的字迹:“谢谢张总改的助农方案,我会努力不辜负。”而她放在客厅的、刻着“Z&W”的枫叶摆件,不知何时被挪到了书房最底层的书架上,落了层薄灰。
手机突然亮起,是刘诗诗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云南菌农大叔戴着观众众筹的防蚊手套,正在直播间展示新采摘的带虫洞菌菇,笑得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王诗嫣放大照片,发现大叔身后的木柱上,用粉笔写着歪扭的“初心” 二字,笔画间还沾着新鲜的菌菇汁液。
她关掉手机,窗外的桂树在夜色中轻轻摇曳,而书房里,张子豪的电脑屏幕还亮着,文档标题是“真诚溯源系统 4.0 开发计划”,旁边散落着刘诗诗画的菌菇生长周期图,图角落款处,“诗”字的最后一笔,像极了一片飘落的银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