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常遇春

厮杀结束。

海船的甲板上满是元兵的残肢断臂,随便一脚,都像是淌在血泊中。

张翠山手握长刀,并未放下。

目光盯着向自己走来的虬髯大汉。

虬髯大汉来到他面前,拱手抱拳道:

“在下常遇春,多谢英雄相救,不知英雄如何称呼?”

常遇春?

张翠山顿时一惊,没想到自己回到中原,第一个遇到的竟是如此大才。

虽说这是武侠世界,以对方的这点武功只能说还得练,但要是放在战场上,这可是妥妥的常胜将军,万人敌啊!

尤其是在这个异族统治的时代,哪怕身为江湖中人,他们的终极目标也是驱除鞑虏,复兴汉室。

而像是常遇春这样能驰骋沙场的绝世猛将,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最主要的是,得益于武侠世界的背景,常遇春此刻应该还在袁州义军,“弥勒宗”大弟子周子旺的部下。

而过不了几年,周子旺所在的义军就会被元军剿灭,常遇春也会带着周子旺的子女开始逃亡。

自己只需提前与对方结个善缘,等到那时再出手相救,便有望能收服这位良将了。

想到此处,张翠山的态度也不禁热情起来。

“在下曾五郎,见过常英雄!”

常遇春连连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今日多亏了曾兄出手相救,不然我们这一船的人,可就危险了!”

张翠山笑道:

“曾某也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元兵残暴,素来欺压我汉人百姓,今日既然让我遇到了,又岂能袖手旁观?”

常遇春本就是因为元朝暴政,才不堪压迫选择造反的,此刻听到张翠山的话,顿时心生好感,再加上对方刚才斩杀元兵时所展现的武功,更是令他钦佩不已,当即心头一热道:

“曾大哥所言甚是,若我千千万万的汉人百姓都能如你一般团结起来,又岂会被那元廷剥削压迫,以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张翠山有意与他交好,自然是投其所好,鸣其所不平,几番交谈下来,立马就把常遇春感动的以为遇到了知己,恨不得与他当场结拜,以兄弟相称。

不过他并非此行的主事,眼下又领了护卫要职,实在不便与对方太过亲近。

“曾大哥,不知你此行要去何处?你以木筏在海上漂流实在太危险了,不如由小弟做主,送你一程可好?”

张翠山本就是为了搭船而来,自然不会拒绝,表示把他送回中土即可。

常遇春连口答应下来,命人搬走了元兵船上的物资,将船烧毁后,就带着张翠山回到了船舱中。

“曾大哥一路劳累,不妨先在此处休息片刻,等到了晚上,我再大摆宴席,你我痛饮一番如何?”

“最好不过,有劳了!”

张翠山也不与他客气,更不担心常遇春会有加害之心,以对方的人品,绝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

不过在海上漂了这么久,为了不让身上的水分流失,他也不敢轻易下海洗澡,现在只觉皮肤都跟衣服黏在一起,整个人的味道都馊了。

好在常遇春留了照顾他的人,张翠山请对方打来热水,好好地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后,这才舒服的躺在床上睡下。

另一边。

常遇春一路来到了船舱最深处的暗室外,轻轻叩响房门,直到里面传来“进”的声音后,才推门走了进去。

“卑职常遇春参见主公!”

在他面前,正站着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汉子,对方身后的床榻上,帘幕垂下,隐约间能看见一道靠在床上的身影,被子高高隆起。

这中年汉子不是旁人,正是“弥勒宗”的大弟子周子旺,也是袁州义军的主帅。

此时的周子旺还没有建国称帝,义军的规模虽大,但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常兄弟快快请起,外面的事我已经听说了,今日多亏了有你在,不然面对元兵的追击,周某纵使能杀出重围,但身后的妻儿,怕是要惨遭毒手了!”

周子旺急忙上前,将常遇春给扶了起来,脸上满是感激道。

常遇春不敢邀功,把自己打探到张翠山的消息告诉了对方。

“主公,这位曾大哥俨然也是一位抗元义士,卑职觉得,主公不妨与之一见,若是能邀请他加入我袁州义军,定能壮大我军声势,为驱除元室,再添一份助力!”

周子旺十分信任常遇春,听他对这个曾五郎如此推崇,当即便决定晚上与对方见上一见。

眼看目的达到,常遇春也不再打扰。

躬身告退,开始安排晚上的酒宴。

……

海上升明月,随波千万里。

腥咸的海风,吹干了甲板上的血气。

常遇春早已命人在船楼上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宴,今日缴获的元兵物资,足够他们大吃一顿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眼下只等贵客到场。

不过直到周子旺都出现后,张翠山居然还没现身。

就在常遇春忍不住让人去请时,一道清朗的笑声才在此刻传来。

“今日会见佳客,曾某栉风沐雨,不该有失体面,故先修饰容貌,方才来见,还请多多包涵!”

说话间,剃须戴冠,换了一身整洁长衫的张翠山,如闲庭信步般走了进来。

常遇春瞬间瞪大了双眼。

但见张翠山面目俊秀,虽略显清癯,但神朗气爽,文质彬彬,哪还有日间所见时的邋遢野人模样?

常遇春被惊得站起身来,呆呆的看着对方。

就连周子旺也一脸好奇的盯着张翠山,这怎么看都像个弱不禁风的白衣书生,跟常遇春与自己形容的舞刀汉子,实在大相径庭。

张翠山看了眼坐在主位的中年男子,立时便猜到了对方的身份,走到一旁端起酒杯道:

“曾某来迟,先自罚三杯,还请两位多多见谅!”

说罢,自斟自酌,很快就将三杯酒罚酒喝完了。

见他看似文弱,行事却如此慷慨豪爽,周子旺这才信了常遇春的话,主动站起来自我介绍。

张翠山听后,故作惊讶,连道了一声“久仰大名”!

随即靠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几杯酒水下肚后,就将桌上三人的关系给拉近了。

然后开始醉醺醺的称兄道弟,就仿佛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