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皇上他不可能将我们全杀了

潼关城中。

一位守城士兵注意到了那些被他们赶出去的流民,此刻正齐刷刷的的跪在岸边。

他还没来得及多想。

就看到河面上正有无数龙纛高竖的船只正朝这边驶来。

看着这一幕,守城士兵猛的一愣,随即在反应过来后立马便屁滚尿流的朝城中一家酒楼跑去。

酒楼里,士兵终于找到了正在与同僚饮酒听曲的县丞,忙不迭边喘边说道:

“县丞大人…不…不好了,皇上来咱们县了!”

原本正在凭着醉态调戏歌女的县丞听见皇上二字先是一怔,随即停下手上动作开口喝问道:“哪个皇上?!说清楚!!”

“就是...就是咱大明朝的皇上!河面上数不清插着龙纛的船正往岸边靠!流民全都跪倒在河边了!”

“快...快快快!”县丞看着手下焦急的模样,甚至都没有去怀疑此事的真假便立即朝房外跑去。

“快随我去通告太爷!!!”

县丞扭动肥胖的身躯带着这名士兵慌忙往县令府邸跑去。

两人的举动引起街道两旁商户及百姓的侧目。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县丞大人,今天这是怎么了?

很快。

县丞便跑到了县令府邸,三言并作两语将皇帝已至潼关城外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你说什么?!”

潼关县县令听闻此言,一把从躺椅上猛的撑起身子。

动作幅度之大,也是让其向前趔趄了好几步方才稳住身子。

皇帝怎么会来潼关?!

这怎么可能?!

心中虽然不敢相信,但看着自己手下着急忙慌的样子,县令也来不及多去细想,赶忙吩咐道:

“快!快带人去县衙门口施粥赈灾,再去通知那些大户们把粮价压下来!!让他们也跟着施粥!快快快!”

“小...小人这就去办!”

肥胖的县丞顾不得因剧烈奔跑而快要炸开的胸膛,又是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直到两人离开后好一会儿。

潼关县县令都还没能缓过来惊悸,仍在不住的以手抚胸。

皇帝突然亲临潼关这事的冲击实在太大。

以往也不是没有朝中大官来陕西巡视,但往往他都会提前得到消息。

当然。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潼关城郊聚集了许多流民,而那些逃荒来的流民都是他下令赶出去城去的。

皇上看到这一幕,就算只是路过潼关,岂不是仍会一句话直接砍了他的脑袋?

若是有人上奏参他那还能想想办法,现在可是皇上亲至潼关!

潼关县令越想越怕,甚至全身上下都开始止不住的打起摆子来。

不过就在这极大的惊恐情绪之下,他突然又想起来什么。

随即便猛的松了一口气,身形也稍微镇定了点。

那些流民并非他一人之过。

整个陕西全都被大旱裹挟,他能怎么办?

虽说大明律法要求官员需要收拢安抚受灾的流民,但一个小小的潼关县哪来那么大的能力做这件事?

救了这批人,后面继续来人怎么办?

没办法,朝廷不给拨银子,县衙里也没余粮呀。

更何况,他在那些流民最初逃难到这里时,确实也是施舍给了他们一碗瞪眼粥的。

这怎么也算自己有所行动了。

瞪眼粥就不是粥了吗?!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整个陕西上上下下全都是这么干的。

皇上不可能看见那些流民一怒之下,就把整个陕西布政史司的官员全给杀了。

想到这一点。

潼关县令虽然稍稍松了口气,但也并未因此完全放松。

目前。

他还有一个极大的危险,就是他可能会被成为那只给猴看的鸡。

毕竟皇上第一个来巡视的地方是他这里。

不过在镇静下来后,县令的思维也通畅了许多,随即便想出来如何去勾兑此事。

首先。

潼关身为黄河边上的县府,受灾程度较轻,并未出现像延安府之地的大规模饥荒。

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此做文章,将皇帝的视线转移到饥荒更严重的地方。

至于皇帝去了那边看见惨状之后,当地的官员会受到什么惩罚,那就跟他没关系了。

死同僚不死贫官嘛。

其次。

目前对他的有威胁的便是那些流民了,他担心的是皇帝降尊询问那些流民,那些流民反手将自己一军,说是自己将他们赶至郊外的。

但这一点在细细思索之下,似乎也没那么难解决。

到时候让城中那些大户纠结起一批民众。

然后让那些民众来为自己证明:县令大人是个好官,早就在城内行赈灾之事了,实在是那些刁民太过可恶。

上顿还没吃完就想着下顿,贪得无厌!

而且流民寄居于城内,还让整个潼关都不得安宁,鸡鸣狗盗之事常有发生。

县令大人迫不得已之下,才将他们赶出潼关。

毕竟是刁民嘛,他们怎么能算是人呢?

再不济。

到时候找几个有家眷软肋被拿捏的底下人放出来扛罪:

自己的本意是好的,政令是将流民“迁居”于城郊,结果被底下的人给执行坏了!

如此一来,自己的乌纱帽和项上人头必然便能保住了。

潼关县令念及于此,终于是稍稍松了口气。

随即,他赶忙折身回到屋中在侍女的伺候下,将官服穿戴整齐。

如今已经知道皇上亲临潼关,那他自然是得赶紧携城中官员跪在城门口伏首迎接的。

要不然怎么显得自己忠君爱国呢?

不光如此,皇帝在陕西待上一天,那么他便要在潼关城内励精图治、爱民如子一天。

官员演技这一块,你就放心吧。

绝对出不了一点岔子!

......

城郊。

朱由检的圣驾已经登陆上岸。

河边的上千名皮包骨头的流民则是安安静静的跪在一旁,尽可能不发出一点声音扰了圣驾。

看着这些流民,小洪子躬身来到朱由检面前请示道:“陛下,这些流民该如何处置?”

“让他们跟在后面进城,进城后施粮赈灾。”

“奴婢领旨。”小洪子躬身退下,随即去操办此事。

陛下让他带这些人进城,他就立马带这些人进城。

陛下让他去把这些人杀了,他就毫不犹豫的把这些人杀了。

很快。

一名锦衣卫纵马来到流民堆前,翻身下马后高声宣喝道:

“陛下口谕:所有流民跟在后面一同进城,进城后为你们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