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章 想不想见她?

“把他给我轰走!”

随着沈知夏的话音落下,道路一侧的树上,直接窜下来一道黑影,手脚利落的提起陆砚之的腰带,手上一个用力,就把人丢进了一旁的灌木丛里。

“啊!!!”

陆砚之一声惨叫,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就晕了过去。

春桃看着北斗利落地将人给丢了出去,震惊得半晌没回过神来。

北斗甩了甩手,看了春桃一眼,回到了阴影中去。

春桃回过神来,钻回马车里,却见沈知夏正闭目养神。

马车一路往十里外的西郊荒地而去。

西郊李家村,距离京城只有十里路,人口却不多。

青壮劳力都去了京城做工,只留下老弱妇孺守着这里。

沈知夏刚一进村,就发现村子里房子虽多,却大多都空着。

她让车夫停车,和春桃一起下了马车,北斗也从暗处跳出来,跟在他们身后。

“大娘,”沈知夏问向一个坐在院外的老妇,“这里可是李家村?”

年近六旬的老妇人抬头,就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同自己说话,一时间有些愣神。

“这是我家小姐,姓沈,”春桃凑上前,蹲下身子问道,“大娘,这里是李家村吗?”

老妇人看向春桃,点了点头。

沈知夏朝春桃使了个眼色,春桃点头,从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塞进老妇人手里,笑眯眯地问道,“大娘,我们没有恶意,就想打听些事情。”

老妇人收了银子,总算有了笑模样,回道,“贵人想打听什么?”

沈知夏与老妇人攀谈了一会儿,总算了解清楚李家村如今荒凉的原因。

前些年村子里出了疫病,死了不少人。朝廷为此派兵封了李家村一段时日。

疫病三个月,地里的庄稼没人照看,全都死了,可日子还要过下去,村里年轻些的就开始去京城找活路,只留下些老弱病残还守在这里不愿离开。

几年下来,李家村也就渐渐变成了一个荒村。

沈知夏想了想,问道,“村子里还有多少人?”

“没几口人了,”老妇人叹气,“算上老婆子我,如今就只有七户人家。”

沈知夏点头,难怪会有那么多荒地。

方才来的路上她看过,那处缓坡就在李家村不远处。

她心里有了主意,道,“老婆婆,我想在村里租几个院子。”

老妇人抬头,一脸不解的看着沈知夏。

她们李家村如今已是个荒村,说白了就是个不吉利的地方。外乡人从西城入京,宁愿绕路也不愿从李家村这边官道进城。

这个小丫头看上去像是个富贵人家的姑娘,怎得如此想不开?

但她捏了捏手里的那块碎银,还是将沈知夏几人带到了一个院子门前。

“李大牛前两年上山打猎摔断了腿,就再也没出过村子,”老妇人说着,敲了敲门,回头继续道,“他读过书,有脑子,咱们都听他的。”

不多时,就听到一深一浅的脚步声传出来,紧接着,院门打开,一个黝黑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

看到沈知夏,他先是一愣,随即“啪”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

“唉?你这人!怎的如此没礼貌!”春桃不忿,大力拍了几下门板,喊道。

“这里不欢迎外人!”李大牛的声音传出来,“各位贵人还是快走吧!”

老妇人叹了口气,看向沈知夏,“姑娘…”

沈知夏笑着摇了摇头,说到,“李大哥,我来这里,是给你们送银子的。”

不多时,院门再次打开,李大牛站在门口,道,“你说什么?!”

三日后,京城的百姓就发现,南郊的灾民陆陆续续地走了。

有人猜测,是朝廷将人赶走了。

也有人说,是这些人没了指望,寻死去了。

直到第四日,京兆府尹徐俊良,带着几十名衙役,乐呵呵地出现在南城门外,大家才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有好奇的大着胆子跑到徐俊良面前询问。

徐俊良十分有耐心地解释了一番,那人跑回来,赶紧同相熟的聊了起来。

“徐大人说是沈娘子要将这些灾民安置到李家村去。”

“什么?李家村不是……”

“徐大人还说,沈娘子包下了西郊那片荒地,要教她们种药呢。”

“沈娘子真是大善人。”

“可李家村是个病村啊……”

众人众说纷纭,却没人敢跟着去看。

沈知夏坐着马车一早就出了城,张罗着最先到的灾民收拾屋子。

这些人本就是外地来的,哪里听说过李家村的事情,但沈知夏还是将大家召集起来,把疫病的事情说了。

“若愿意留下的,朝廷自会为大家撑腰,”她说着,指了指身后的李家村,“这里有几十户空置的院子,大家可以先安顿下来。若是不愿留下的,我也会给大家一些盘缠。”

众人面面相觑。

“沈娘子!”一个瘦弱的妇人喊道,“咱们愿意留下来!”

她的男人和孩子都死在了锦州,娘家也不愿意收留她,她已经没了去处,还不如留下来拼一条活路。

随着她的话音一落,众人也都开始纷纷表示愿意留下。

到最后,竟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

“好!”沈知夏道,“那大家便相信我一次,我一定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徐俊良也站了出来,大声道:“朝廷也不会弃百姓于不顾!”

众人看到有当官的出来说话,更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

李家村这头一片热火朝天,京城里却是硝烟弥漫。

萧承湛一脸愁容地蹲坐在榻上,看向站在一旁的萧承煜,“皇兄,朕是不是太无能了?”

不然为何户部不听他的?

这都四天了,户部那几个老滑头,搬出祖宗成法、事务繁杂,推诿搪塞,萧承煜非但没有拿到银子,更是一粒米也没见到。

说什么,安置城外灾民时就耗尽了存粮,如今正加紧从别处调来。

可灾民是知夏姐姐安置的,与他户部有什么关系?最多也就是出了七八日的钱粮,能将一国存粮给吃空?

若真是这样,那他们大宁朝,早就该灭了。

“此事,你无需担忧,”萧承煜安慰他,“臣自有安排。”

“什么安排?”萧承湛问道。

萧承煜笑了,“皇上,臣陪你下棋如何?”

“朕不要下棋,”萧承湛不高兴了,“朕想知道该怎么办?”

“皇上,”萧承煜突然问道,“想不想出宫,去见见沈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