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9章四一两个起始年分析
第 009章四一两个起始年分析
欲起烽烟甲午时,卢沟烈日照龙旗。列强舰炮穿云竞,强盗刀枪带血驰。
思海战,奋坚持,轮回局势引猜疑。中华民族多王气,几待红星舞映眉。
鹧鸪天?侃四一起始年
董醉与村愚便面面相觑,眼里满是不解,方才夏草说 1893年和 1936年,国内外形势如同游戏升级般惊人地重复,这说法在他们听来,简直就像说书人编排的离奇桥段。
董醉带着几分卖弄学问的得意劲儿开口:“夏小子,我来说道说道 1893年的国际形势,你再说说1936年有什么升级点?那一年,世界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尾巴,资本主义列强正向帝国主义过度,全球的殖民体系算是彻底定了型。这时,狼多肉少,不打架才怪。
具体地说,英国和法国算是老牌的殖民霸主,家里的地盘大得很,可德国、美国、日本这几个后起之秀,一个个都想着多分一杯羹。更要命的是,全世界能抢的地方基本都被这些列强瓜分光了,咱们中国就成了他们眼里的香饽饽,成了半殖民地,谁都想来咬一口。果不其然,1894年,甲午战争就打起来了,之后那些列强更是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想想都让人心里发堵。”
董醉这番话刚说完,村愚就按捺不住了:“这老东西,就你能耐?!”于是清了清嗓子说:“你说完了 1893年,那 1936年的国际形势就交给我了。
1936年那阵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危机年代’,先说欧洲,德国希特勒 1933年上台,1936年直接把军队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把凡尔赛体系当成了废纸一张。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没闲着,1936年就把埃塞俄比亚给占了,那吃相难看的哟。
再看亚洲,日本的军部法西斯牢牢攥住了权力,1936年还制定了个什么‘国策基准’,说白了就是打定主意要在亚太地区横冲直撞,侵华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其实在 1936年就已经露出苗头了,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黑压压的让人喘不过气。
对了,还有苏联成了社会主义阵营里的扛把子。1936年还颁布了新宪法,把斯大林模式给确定下来,也算是当时世界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这老鱼头,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怕被人抢说似的。
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夏草对着二人拱手道:“真没想到,二老虽身处阴界,却对这些陈年的国际大事了如指掌,实在是让人佩服!”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1893年与 1936年的世界格局,看似各走各的道:1893年世界正处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巅峰,1936年却是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期,二战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两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一,国际秩序都脆弱得像薄冰,说碎就碎。
其二,大国之间的竞争白热化,就像一群斗红了眼的公鸡,谁都不肯让谁。
其三,新兴力量的崛起,把旧的体系冲击得摇摇欲坠。
这三点,可是这两个年份绕不开的共同点。”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从世界格局演变的规律来看,1893年和 1936年虽然具体的矛盾不一样,但都处在‘霸权更替周期’里的‘动荡期’。旧的霸主风光不再,新的力量又想往上冲,原来的规则没人当回事,冲突自然就少不了。”
夏草的声音低沉了些:“最让人揪心的是,弱国和那些小地区,在这两次动荡里都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1893年的时候,亚非拉的那些国家,要么成了殖民地,要么成了半殖民地,完全没什么话语权。咱们中国成了列强眼里的肥肉,你争我抢的。1894年甲午战争一打响,之后列强更是明目张胆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到了 1936年,咱们中国的东北被日本占了,华北也岌岌可危;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了、西班牙因为内战,这些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都没了。”
夏草看着董醉和村愚,加重了语气:“二老看出来了没有?四二挑四一,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对比那么简单。它们相对应的年份,或者说对应的那些关键节点,都有着这种升级性的相似。”
董醉听完,指着夏草笑道:“好你个夏小子,可真会掰扯!我本来以为 1893年和 1936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年份,经你这么一说,硬是被你找出这么多相似之处,跟把两块不搭界的布料缝成了一件衣裳似的,还挺合身!”
村愚也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琢磨着:“老锥头,你还真别不信。你看啊,这两年的第二年,都爆发了中日之间的战争!1894年是中日海战,1937年是中日陆战,这可不是巧合吧?还有啊,1893年 12月,咱们伟大的领袖诞生了;1936年 12月,张学良逼着他的领袖抗日,这时间点也太蹊跷了!”
董醉一听,急得脸都红了:“那个那个,老鱼头,你后面说的属于国内形势了!咱们刚才说的可是国际形势,你别跑题!”
可他急着急着,反倒理清了思路,来了精神:“不过既然你说到国内形势了,那我也来说说1893年,那会儿是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攥着实权,可统治的根基早就烂得差不多了:洋务运动也到了尾声,1894年甲午战争一打,那点‘自强’‘求富’的念想也就破产了。地方上的那些督抚,像曾国藩、李鸿章这些汉族官僚,权力越来越大。”
董醉越说越投入,终于把领袖诞生都说出来了:“就在这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咱们的领袖诞生了,这可真是给中国的历史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就像在漆黑的夜里,燃起了一盏明灯!”
村愚被董醉这么一启发,眼睛也亮了起来,拍着大腿说:“老锥头,经你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 1936年的国内形势透着股神奇劲儿!那时候中国是南京国民政府在统治,国家根本没真正统一。国民政府表面上看着挺风光,搞什么‘训政’,可内部派系斗争闹得厉害,蒋大头、冯玉祥、阎锡山这些军阀,谁都不服谁,就像一群窝里斗的螃蟹。”
“还有还有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革命力量从之前的被动挨打,慢慢有了局部的主动权”村愚掰着手指头数着,“还有还有,东北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就被日本占了,华北地区也被日本虎视眈眈地盯着,搞什么‘华北自治运动’,民族危机严重得很,就像头顶上悬着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就在这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逼着蒋大头抗日,从那以后,中国的现代史就进入了抗日战争的新阶段!”
夏草见两人说得热闹,赶紧接过话头,像是在课堂上总结知识点的先生:“二老,你们这一分析,这两年国内形势的相似性不就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了吗?在民族危机的深重程度、社会矛盾的尖锐程度、大家都在摸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这些方面,有着太明显的相似之处!
这两年的国内形势,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核心都是民族生存危机和社会矛盾,整个民族都在急切地寻找‘国家出路’。”
“升级点在于:1893年领袖才刚出生,到了 1936年,就多了领袖领导的‘新的力量’,像中共、民族资产阶级,觉醒的民众。救亡的路径也从以前的‘被动应对’,慢慢变成了‘主动联合’,这都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