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校庆辩论赛,终极对决!

第15章 校庆辩论赛,林川VS江宇轩终极对决!

明华中学大礼堂穹顶的水晶灯把光斑碎在红色台布上,辩论赛倒计时牌跳到“0”的瞬间,林川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主持人的开场词。

他摸了摸西装内袋——那里装着苏晚今早塞给他的芝麻糖,糖纸边缘被她折出细碎的花。

“正方三辩林川,反方一辩江宇轩,请双方注意计时。”主持人话音未落,反方辩手席传来椅子拖动的刺耳声响。

江宇轩单手插着西裤口袋站起来,金丝眼镜在灯光下闪过冷光:“林同学,月考你数学从37分飙到142,我还当是超常发挥。

现在才明白——“他指尖敲了敲自己太阳穴,”原来有人连辩论赛都要走后门。“

礼堂后排传来零星的口哨声。

林川垂眼盯着面前的辩稿,稿纸上用红笔标注的“法律人格三要素”被他捏出褶皱。

意识海里,天启的声音像电流般窜过:“检测到目标对象江宇轩肾上腺素分泌量高于基准值37%,微表情分析显示其‘愤怒’为伪装,真实情绪是‘焦虑’。”

“江同学。”林川抬头时,目光精准撞进江宇轩瞳孔里,“等下您发言时,记得看第三排最左边的摄像头。”他顿了顿,“那是苏晚同学架的,她说要录下‘真正的思想碰撞’。”

江宇轩的喉结动了动。

观众席突然响起女生的尖叫——苏晚正抱着摄像机从评委席绕过来,黑色长发在肩后晃出小漩涡。

她冲林川比了个“加油”的手势,镜头扫过江宇轩时,后者的西装领口明显松了两颗纽扣。

比赛正式开始。

反方一辩陈词环节,江宇轩的声音像上了发条的留声机:“从罗马法的人格理论到现代民法典,法律人格始终与生物人绑定......”他引用着《德国民法典》第1条,手指在空气里划出有力的弧线,观众席的掌声随着“AI没有痛觉神经”的结论炸响。

林川的指甲轻轻叩了叩桌面。

天启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流淌:“江宇轩引用的17个案例中,12个存在时间错位——2018年的《机器人伦理指南》被他安在2020年法案里。”他低头在辩稿空白处快速记下“时间悖论”四个字,余光瞥见苏晚的摄像机镜头正稳稳对准自己。

自由辩论环节,江宇轩突然转身,皮鞋跟磕在地板上发出脆响:“林川同学,你父亲是江南市首富,你住的别墅能买下三个我家小区。

请问——“他抓起桌上的矿泉水瓶,”你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有什么资格讨论AI的’公平‘?“

礼堂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

王浩在观众席第一排捏扁了半瓶矿泉水,赵雪的钢笔尖戳破了战术本。

苏晚的摄像机轻微晃动,镜头里林川的喉结动了动,然后他笑了——那是种带着点清冽的笑,像初春敲碎冰面的第一声脆响。

“江同学说得对。”林川站起来时,西装下摆划出利落的弧线,“我确实没资格谈公平。

但我能看见——“他抬手虚点向观众席第三排,”张阿姨的女儿明天会在医院收到AI诊断报告,准确率99.7%;李叔叔的工厂下个月会用AI质检,能多养三个下岗工人;还有......“他目光掠过苏晚的摄像机,”坐在评委席的苏晚同学,她设计的AI心理辅导程序,正在帮助全市23所中学的抑郁症学生。“

江宇轩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

天启的声音突然急促:“检测到宿主情感共鸣值飙升,预判时长临时延长 目标对象江宇轩接下来会......“

“所以江同学问我凭什么?”林川的声音突然放轻,像在说一个秘密,“我凭的不是家世。

是我能看见,当AI拥有法律人格那天——“他伸手按住自己心脏位置,”这些被看见的人,不会再被当作数据。“

礼堂爆发出的掌声几乎掀翻穹顶。

苏晚的摄像机镜头模糊了一瞬,再对焦时,林川正低头整理辩稿,耳尖泛着薄红——和昨晚讨论伦理问题时一模一样。

她摸了摸兜里的芝麻糖,糖纸已经被体温焐得发软。

“正方时间到。”主持人的声音被掌声淹没。

江宇轩攥着辩稿的手背暴起青筋,他盯着林川西装内袋鼓起的形状,突然想起今早看见苏晚往那里面塞东西。

“下一轮,我会问你......”他的声音被观众席的欢呼盖过。

林川侧头看向苏晚,她举着摄像机对他比了个“100分”的手势,发梢沾着礼堂的暖光。

意识海里,天启的提示音叮咚作响:“检测到关键情感节点,宿主需准备回应‘AI法律人格的责任归属’。”

林川低头翻开辩稿,在“三要素”旁边补了一行小字:“法律人格的本质,是被需要的资格。”他合上本子时,江宇轩的声音穿透嘈杂传来:“那我倒要问问,AI犯了法,该让代码坐牢吗?”

礼堂的灯光突然暗了一瞬,林川望着苏晚镜头里自己发亮的眼睛,轻声说:“天启,该教他看看真正的未来了。”

江宇轩的问题像一根刺扎进空气里,礼堂后排有几个男生吹了声短促的口哨。

林川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三下——这是他和天启约定的“启动深度分析”暗号。

视网膜上瞬间跳出数据流:江宇轩提问时喉结上下滚动两次,语速比平时快0.3秒/字,属于典型的“用攻击性掩盖逻辑漏洞”。

“江同学的问题,让我想起上周在市立医院看到的场景。”林川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里带着清冽的锐度,“有位老奶奶的AI护理机器人误触了紧急呼叫按钮,导致救护车空跑。

最后是谁道的歉?

是机器人公司的工程师,是设计程序的程序员,是给机器人做安全培训的我们人类。“他抬手比划了个圈,”所以您问AI犯法该让代码坐牢?

不,该坐牢的从来不是代码——是我们这些创造代码、使用代码、放任代码失控的人。“

江宇轩的金丝眼镜“啪”地滑到鼻尖。

他下意识去扶,却发现手指在发抖。

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哦——”,王浩在第一排猛地拍了下大腿,矿泉水瓶里的水溅湿了裤脚都没察觉。

赵雪咬着钢笔尖笑,战术本上“责任主体”四个字被她画了三个感叹号。

苏晚的摄像机镜头微微发颤。

镜头里林川的侧脸被追光灯镀了层金边,他说话时眉峰扬起的弧度,和昨晚在图书馆讨论伦理题时一模一样——那时他揉着发顶说“这个案例有漏洞”,现在他说“我们的责任,是让AI的每一次‘犯错’都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自由辩论结束时,反方计时牌上的红色数字已经跳到“00:01”。

江宇轩坐下时撞翻了矿泉水杯,透明液体在辩稿上洇开一团污渍,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思路。

主持人宣布进入最后陈词环节时,他盯着林川西装内袋鼓起的形状,突然想起,原来最锋利的武器,从来不是数据,是人心。

林川翻开辩稿的动作很慢,纸页摩擦声在安静的礼堂里格外清晰。

天启的声音在意识海轰鸣:“检测到2027年《智能体责任法》草案核心条款,建议结合医疗AI误诊赔偿案例。”他指尖停在“法律人格的本质”那行小字上,忽然想起昨晚苏晚说的话:“你总说AI需要被需要,其实你自己,才是最被需要的那个。”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林川站起来时,后背挺得像根松枝,“我查过最新数据:2023年,AI在医疗诊断中的准确率超过98%;2025年,工业AI能减少87%的人为操作失误;到2027年——”他目光扫过评委席,停在苏晚脸上,“根据行业趋势预测,会有第一个AI获得‘特殊贡献公民’称号。”

礼堂里响起抽气声。

江宇轩猛地抬头,辩稿在他掌心皱成一团——这些数据他昨晚查资料时明明没看到!

苏晚的摄像机镜头拉近,捕捉到林川眼底跳动的光:“我们不是在给AI赋权,是在给人类自己划底线。

当AI能替我们承担风险时,我们更要学会替它们承担责任。

这不是AI的法律人格,是人类的文明人格。“

最后一个字落地时,大礼堂的穹顶灯突然集体亮起,晃得人睁不开眼。

掌声像潮水般涌来,王浩直接站到椅子上欢呼,赵雪的战术本被拍得“哗啦”翻页,连评委席上最严肃的张校长都在偷偷抹眼角。

江宇轩攥着湿辩稿站起来,想说什么却被掌声淹没,最终只能扯了扯皱巴巴的领带,低头收拾东西退场——经过林川身边时,他闻到了若有若无的芝麻糖香。

“最佳辩手:林川!”主持人的声音被欢呼声撕碎。

林川接过奖杯时,指尖还在发抖。

他看向观众席,苏晚抱着摄像机站在最前排,发梢沾着刚才鼓掌时扬起的金粉,正朝他用力挥手。

散场时礼堂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水晶灯一盏盏熄灭。

林川抱着奖杯站在舞台中央,鞋底沾着不知谁掉的亮片。

苏晚的脚步声从后台传来,他不用回头都知道——是那双磨破了后跟的小白鞋,和她每次偷偷溜出校门打工时穿的一样。

“刚才那句话,你说得真好。”苏晚的声音就在身后,带着点哑。

林川转身时,看见她眼尾还沾着没擦干净的金粉,像颗碎星星。

他摸出西装内袋的芝麻糖,糖纸果然被体温焐得发软:“因为那是我想说给你听的。”

苏晚的睫毛颤了颤,接过糖的手碰到他指尖。

窗外的月光透进来,在两人交叠的影子里铺了层银。

林川突然听见天启的低语,像春夜第一声雷:“检测到宿主影响力指数突破临界值,下一个战场——”

“叮——”林川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动。

他摸出来看,屏幕亮起的瞬间,论坛推送的预览图闪了一下:礼堂舞台中央的少年举着奖杯,身后是欢呼的人群。

配文只看了个开头:“明华惊现天才辩手,疑似......”

“要看看吗?”苏晚凑过来,发香混着芝麻糖的甜。

林川笑着把手机扣进掌心:“明天再看。”他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天启的声音还在耳边盘旋:“不止校园。”

舞台的追光灯突然熄灭一盏,黑暗里,林川握着苏晚的手微微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