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瓮中捉鳖
第三层,隘口后方的密林之中。
沈之奕亲自坐镇于此。
他从卞人雄的亲兵卫队中,挑选出了一百名最悍不畏死的骑兵。
他们是最后的绞索。
当北蛮骑兵被烈火和滚石冲散阵型,陷入混乱,被两侧的伏兵杀得胆寒之际,他们将如同一柄从天而降的利剑,彻底斩断敌人最后的生机和希望。
计划,天衣无缝。
就在沈之-奕布置这一切的时候,内应,也开始行动了。
副将赵坤,果然以“加强侧翼防御,防止北蛮小股部队渗透”为名,向卞人雄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一队亲兵,进驻鹰愁涧。
他的真正目标,是隘口侧面山壁上,一处极其隐蔽的暗门。
那是前朝修建的逃生通道,早已废弃多年,地图上都没有标注。
他以为,那是他为北蛮大军准备的生路。
他以为,他将在那里,亲手为自己的功劳簿,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卞人雄自然是“万般无奈”地答应了。
赵坤带着自己的人,志得意满地开赴鹰愁涧。
他不知道。
在那扇他梦寐以求的暗门之后,等待他的,根本不是什么泼天富贵。
而是陶建和铁鼎,以及他们手中,早已磨得锃亮、饥渴难耐的巨斧。
为了让这场戏演得更逼真,沈之奕甚至故意让陶建的部队,在白天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次“换防”。
无数赵坤和李默的眼线,都亲眼看到陶建带着大批人马,骂骂咧咧地离开了鹰愁涧防区,朝着主关墙的方向移动。
鹰愁涧防务空虚的假象,被彻底坐实。
这让赵坤,和潜伏在关外的北蛮探子,彻底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他们更不知道,陶建的部队在绕了一个大圈之后,早已通过另一条更为隐秘的军用密道,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了山壁上的埋伏点。
兵不厌诈。
与此同时,苏杏吟也没有闲着。
她拒绝了沈之奕让她待在后方安全地带的提议。
这位曾经的名门贵女,此刻展现出了她作为“军师”的另一面。
她带着几名绝对可靠的亲信,换上了猎户的装束,悄然离开了雁门关。
她们的目标,是通往鹰愁涧的各条偏僻小路。
她要在那些地方,布置下特殊的烟火信号。
一旦发现有任何“不该出现的人马”——比如,那位声称要作为预备队,实则可能想来摘桃子,甚至有更深层图谋的参军李默的部队——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为沈之奕争取到最宝贵的应对时间。
果不其然。
傍晚时分,参军李默找到了卞人雄。
他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郑重提议,由他亲自率领一支五百人的亲兵,作为机动预备队,驻扎在距离鹰愁涧五里外的黑松林。
美其名曰:“鹰愁涧若有战事,可第一时间驰援,以防万一。”
卞人雄看着他那张写满了“忠诚”的脸,心中冷笑,表面上却大加赞赏,立刻应允。
至此,所有的棋子,都已各就各位。
冬至夜。
天,阴沉得可怕。
鹅毛般的大雪,从铅灰色的天空中飘落,很快就给整个雁门关内外,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寒风呼啸,如鬼哭狼嚎。
沈之奕独自一人,站在鹰愁涧侧翼最高的山壁之上,俯瞰着下方那片寂静如鬼蜮的隘口。
大雪和黑暗,是最好的掩护。
他没有点燃任何火把,只是静静地站着,任由冰冷的雪花落在他的玄甲上,然后融化。
【战场嗅觉·被动】已悄然开启。
在他的感知中,空气里那股浓烈到几乎化为实质的血腥味和杀气,越来越近了。
猎物,要来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终于。
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一片巨大的、蠕动的阴影,缓缓出现。
那是黑压压的北蛮骑兵。
他们没有点燃任何火把,甚至给马蹄都裹上了厚厚的棉布,借着雪地的微弱反光,如同一群来自地狱的鬼影,悄无声息地,朝着鹰愁涧的入口摸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名身材异常魁梧的北蛮将领。
他看着前方那安静得过分的隘口,脸上露出了残忍而贪婪的笑容。
他已经从内应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这里,只有一群老弱病残。
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
先锋部队,约三百骑,开始加速,如同一支黑色的箭矢,率先冲入了隘口的范围。
他们冲过了那片看似平坦的雪地。
五十步。
三十步。
十步。
已经能看到隘口内部的轮廓了!
成功,就在眼前!
山壁之上,沈之奕那双在黑夜中亮得吓人的眸子,始终锁定着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北蛮将领。
他缓缓地,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然后,在北蛮先锋彻底冲入伏击圈核心的那一瞬间。
猛然挥下!
一个冰冷刺骨的字,从他口中吐出,瞬间传遍了整个山壁!
“放!”
那一个冰冷刺骨的字,从沈之奕口中吐出。
“放!”
命令下达的瞬间,夜空,被撕裂了!
咻!咻!咻!
上百支带着火苗的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自夜空中坠落的流星雨,精准地覆盖了整个隘口前方的开阔地!
轰——!
大地,仿佛在这一刻被点燃!
事先泼洒了整整几十桶猛火油的地面,在接触到火星的刹那,猛地腾起一片高达数丈的火墙!原本被白雪覆盖的平地,瞬间变成了一片沸腾的火海!
“啊——!”
冲在最前面的北蛮骑兵,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烈焰瞬间吞噬。战马在烈火中发出凄厉的悲鸣,疯狂地跳跃、冲撞,将背上的骑士掀翻在地,然后一同在火海中挣扎,翻滚,最终化为焦炭。
这还没完!
“轰隆隆……”
山壁两侧,传来了山崩地裂般的巨响!
用草绳固定的巨石和滚木,被埋伏的士兵用利斧斩断绳索。那些被浇透了猛火油的巨大圆木和石块,带着焚尽一切的烈焰,如同狂怒的巨兽,从几十丈高的山壁上呼啸而下!
一根燃烧的滚木,带着无可匹敌的冲击力,狠狠砸入密集的骑兵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