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闭门谢客避尘嚣,更显高人境界高

皇帝?哪个皇帝?大骊王朝的皇帝?他怎么会来这种穷乡僻壤?还来找我?

他想逃,可街道两侧那些玄甲禁军,目光如刀,气机早已将整个杂货铺牢牢锁定。

别说逃,他感觉自己多动一下脚趾,都会被当场射成刺猬。

车驾停在铺子门前,珠帘掀开,走下一位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

他并未戴冠,头发随意束起,面容与靖南王宋睦有几分相似,但那双眼睛,更加深沉。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只落在门口那个手持扫帚、呆若木鸡的年轻人身上。

这就是宋睦和崔瀺都推崇备至的“先生”?

大骊皇帝宋正醇的内心,并无波澜。

他这一生,见过太多所谓的“高人”,有的能呼风唤雨,有的能卜算天机,但在这座江山社稷面前,终究不过是棋子。

可眼前之人,不一样。

他太平静了。

面对君王,面对甲士,面对这泼天的皇权,他的眼神里没有敬畏,没有谄媚,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只有……茫然。

仿佛眼前的皇帝车驾,与路边的一块石头,并无区别。

这已经不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了,这是根本未将泰山放在眼中。

他走上前,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声音刻意放得平缓:“先生不必多礼,朕只是途经此地,听闻先生大名,特来拜会。”

林安的大脑终于重新开始运转。

他……他管我叫先生?他还对我笑?这是什么情况?不是来抓我的?

求生的本能让他挤出一个笑容,“不……不敢当,陛……陛下万福金安。”

这副模样,落在宋正醇眼中,便成了另一种解读。

先生这是在自嘲,

有趣,真是有趣。

“先生一间小铺,却能引得四方风云汇聚,朕心向往之。”

宋正醇侧身,看了一眼那面依旧挂着“山水祖谱”的墙壁,“朕想请先生移步京城,入主国师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轰!

林安的脑子又炸了。

去京城?当国师?

他一个只想混吃等死的咸鱼,去掺和那最顶级的权力斗争?怕不是第一天就被人吃得骨头渣都不剩。

不行!绝对不行!

林安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几乎是脱口而出:“不去不去!我这人……懒散惯了,干不了那活儿。”

他说完就后悔了,直接拒绝皇帝,这是不是要被砍头的弥天大罪?

他不敢抬头看皇帝的表情,只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冷了三分。

街道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个杂货铺老板,他竟然……拒绝了陛下?

宋正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他设想过无数种回答,却唯独没有想过,会是如此干脆利落的两个字——“不去”。

不是“不能去”,不是“不敢去”,而是“不去”。

那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国师之位,在他口中,就跟让他去扫大街一样,是一件不值一提的“活儿”。

他明白了。

这位先生,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自己:你的江山,你的权柄,与我无关。

我的道,不入你的红尘。

宋正醇深深地看了林安一眼,忽然笑了。

“是朕唐突了。”他对着林安,竟微微一拱手,

“先生既喜清净,朕便不打扰了。只望先生,能护我大骊一方水土安宁。”

说完,他转身,登车,离去。

庞大的仪仗队,来得快,去得也快,只留下满街的寂静和一地被惊起的尘埃。

林安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

他看着远去的车驾,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活下来了……

但皇帝走后,麻烦,才真正开始。

“高人连皇帝的征召都拒绝了”这件事,如同一滴滚油落入沸水,瞬间让整个东宝瓶洲的山上神仙和山下权贵们,彻底炸开了锅。

第二天一早,林安的杂货铺门口,人山人海。

有真心求道,三步一叩首的苦修士;

有抬着重礼,想混个脸熟的地方官员;

有哭哭啼啼,想献上族中女子求一场仙缘的小家族长;

甚至还有些江湖骗子,也想来蹭一蹭热度。

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在人群中搔首弄姿,嘴里娇滴滴地喊着:

“先生,奴家愿侍奉您左右,为您扫榻叠被……”

“滚!”

林安忍无可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铺子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吵吵嚷嚷,宛如闹市。

林安躲在屋里,头都快炸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林安在后院找到一块破旧的木板,又翻出之前某个“信徒”孝敬的一支上好狼毫笔和一砚台徽墨。

他根本不管什么笔法,蘸饱了墨,用尽全身力气,在木板上写下八个歪歪扭扭、墨迹淋漓的大字:

“本店装修,概不接客!”

写完,他走到门口,在一众错愕的目光中,“哐当”一声,把牌子挂在了门上,然后“砰”的一声,关紧了店门,还用门栓死死抵住。

这下,总该清净了吧?

铺子外,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盯着那块木板,面面相觑。

“装修?概不接客?这是何意?”

“先生……这是厌烦我等了?”

就在众人惶惑不安之际,人群中,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长抚须长叹:“非也,非也!尔等都错解了先生的深意!”

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他。

老道长指着那块牌子,一脸肃穆:

“先生连九五之尊都拒之门外,岂会因我等俗人而动怒?‘装修’二字,大有玄机!”

“而‘概不接客’,更是点睛之笔!何为‘客’?萍水相逢,皆为过客!先生这是在说,他的大道,不传无缘之人!他这是在设下一道考验,考验我等的诚心与悟性啊!”

一番话,说得众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等愚钝!”

“多谢道长指点!这块牌子,本身就是一道禅机!”

于是,一副奇特的景象出现了。

那些求道者们非但没有离去,反而更加虔诚。

他们不再喧哗,而是在杂货铺门前的空地上,三五成群,对着那块“谢客牌”,开始参悟其中蕴含的“无上大道”。

……

大骊京城,国师府。

崔瀺听着密探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弧度。

他挥退下人,独自走到窗前,遥望南方。

“闭门谢客……好一个闭门谢客。”

他轻声自语:“此举看似绝情,实则高明至极。既是斩断了与大骊皇室那最后一丝明面上的因果,不欲沾染过多红尘俗事,又是将皮球踢给了天下人。”

“他关上了门,却也敞开了一扇无形的心门。谁能从这八个字中悟出道理,谁能在这场考验中坚持下来,谁,或许才有资格成为他真正的‘客’。”

崔瀺眼中精光闪烁。

“先生,当真是个妙人。他下的这盘棋,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