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暴力的小蒋,懦弱的顺治

风烟里畔千条柳,十里清阴到玉泉。

京郊有两座小山,一曰玉泉,一曰瓮山,两座山距离不远,历来为皇家禁地。

玉泉山,毋庸多言。

瓮山,后在乾隆年间改名为万寿山。

山下有一湖,曰昆明湖。据说此湖虽小,却能练出世界上最精锐的海军,纵横四海,虽远必诛。

湖面~

一艘小船乘风破浪。

“皇上,今日湖面风大且冷,不如靠岸吧。”

“不!”

顺治奋力划桨,仿佛心中有一团怒火。

坐在船上的董鄂氏眼眶微红,绞着手指,却又不知从何劝起,只能默默的注视着这位年轻的帝王。

小船逆风行驶。

岸边,有便衣骑兵默默监视。

……

船至湖中间,顺治收起船桨,冷冷的盯着董鄂氏。

“你是他派来监视朕的吗?”

“臣妾不是。”

“你是如何进京的?”

“京城的一位贵妇人驾临杭州,以大清皇上选妃的名义将妾从父亲身边带走,然后,妾就被带来了京城,送到了皇上身边。”

“像你这样俊俏又知书达礼的旗女可是稀罕物,他没碰你?”

“皇上若不信,妾可自证清白。”

“你看朕现在像个皇帝吗?”

顺治突然站起身。

今日风大,湖里有涌浪,他一个踉跄,差点失足摔进湖中。

“皇上小心。”

顺治打开了董鄂氏的手臂。

“你们这些人巴不得朕坠湖溺死,你们才好拥戴新君登基。可朕偏不如你们的意,朕不会寻死,朕也不会禅让,朕宁可斧钺加身也要坐实那个贼子篡位的事实。”

说完,顺治背过身不再看她。

说出这番话很危险,有可能因此而丧命,但冒险是值得的,因为他隐约觉得董鄂氏是可信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见到董鄂氏的第一眼,心就沦陷了。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种前世有缘、今生再续的感觉。

董鄂氏的人设太完美了,长相温婉、知书达理、琴棋书画、善良大方、笃信佛教,仿佛是为自己而设。

正因为完美,顺治才害怕。

……

此时。

蒋青云已经抵达了顺治的寝宫,他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屋里的设施,还不时随手拿起架子上的书本翻一翻。

“三公公。”

“奴婢拜见首辅。”

“福临近日如何?”

“一切正常,读书、射箭、散步、划船。奴婢去找他~”

“不必。”

“是。”

“留在这里委屈你了,你还年轻,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吗?尽管说,我会尽力满足你。”

“但凭首辅吩咐。”

“我想听你自己说。”

“奴婢一辈子只会伺候人,别无他长。”

“出宫做个富家翁怎么样?”

“奴婢是个废人,奴婢不想出宫。”

“好吧。过些天福临回銮,你继续担任紫禁城大总管,秩同四品。”

“谢首辅。”

“那位从杭州来的姑娘最近还好吗?”

“这位姑娘的处境挺尴尬。”

“哦?此话怎讲?”

“奴婢看的出来,顺治很喜欢她,但是又时刻提防着她。”

“是这样啊。”

蒋青云心中暗喜,太好了,历史的惯性恐怖如斯。

“三公公,天机法师最近还来吗?”

“他一来就被顺治疯狂辱骂,根本待不住。倒是那位姑娘经常独自礼佛,看起来很虔诚。”

……

半个时辰后。

顺治和董鄂氏回来了。

蒋青云背着手站在院子里,望着俩人,大声笑道:“福临,此生能与红颜知己泛舟昆明湖,人生不算虚度啊。”

顺治瞬间呆住了。

一旁的董鄂氏赶紧弯腰施礼,这是她第二次看见传说中的篡位权臣,心里害怕的紧。

“臣妾拜见首辅。”

蒋青云挥挥手,董鄂氏低着头小碎步离开,柳如是快步跟上。

只留下俩人对视,气氛颇为尴尬。

“福临,上次我和你说的那件事,你想通了吗?”

“朕愿意每日在此钻研佛法。”

“还未下定决心?”

“倘或首辅强迫朕必须出家,朕也不是不行。”

“八旗入关,杀戮何止千万,罪恶深重,即使再过五百年也消除不掉。我劝你出家是让你赎罪,若不是自愿出家,赎罪的效果不好。我个人有足够的耐心,我可以等待你回心转意。”

听了这番话,顺治心中既惊惧又愤恨。

……

“福临,我们来摔跤吧?”

“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蒋青云的一再邀请之下,福临无可奈何的接受了现场摔角的邀请。

殿内。

董鄂氏为他更衣时紧张的手足无措,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皇上,千万小心啊。”

“嗯。”

换了紧身短打的顺治忐忑不安的走上擂台。

四周站满了太监、宫女、护卫,都是自愿围观。

柳如是和董鄂氏就站在不远处的走廊下,柳如是故意攥着董鄂氏的小手。

“妹妹,莫要紧张。”

“是。”

“妹妹还是处子吧?”

董鄂氏不语,脸红到了耳根。

柳如是莞尔一笑,轻声说道:“妹妹,若皇上自愿出家修行,他就能获得自由。空了你去劝劝皇上吧,能为刘禅已是上上签,莫要梗着脖子试首辅的钢刀。”

擂台。

蒋青云伸出手臂,勾了勾手指。

“来啊!”

福临心中忐忑,心思不定,步伐不定,下盘不稳,刚冲过去就被蒋青云撂倒。

众人齐声欢呼。

“好!”

福临爬起,再次出手。

僵持了几息后,再次被重重撂倒。

董鄂氏紧张的攥紧手掌,指甲刺进肉里浑然不觉,一旁的柳如是将其表情变化尽收眼底。

……

当蒋青云第三次将福临重重干翻,他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轻蔑笑容。

“福临,你额娘说的没错,你确实太弱了,文治武功心志都太弱。好好练,下次再比。”

说完,扬长而去。

福临挣扎着起身。

“朕的额娘在哪儿?”

没人回答。

福临环视四周,却见众人眼神不敬甚至有幸灾乐祸之成分,瞬间恼羞成怒。

只有董鄂氏小碎步冲来掏出手帕给福临擦拭眼角的泪痕。

“皇~上~”

福临再也控制不住了,哭的像个十几岁的孩子。

俩人抱头痛哭。

自此~

帝妃伉俪情深,感情突飞猛进,仿佛一对苦命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