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剑南规划

对于司徒振兴的带兵能力,梁问道没有丝毫的怀疑。

而司徒振兴也确确实实不负期望,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将这十七万人培养的相当不错。

梁问道此行前来,一方面是要看看这些兵士到底做到了怎么样的程度,而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这剑南道的铁厂开设。

放眼打量之中,如今已经开垦出来的铁矿,在剑南蜀郡,是头一号的多。

至于辽国那边的铁矿,毕竟辽国离这里太远,还需要梁问道亲自前去查看一番。

军营大帐之中,当司徒振兴得知了梁问道的规划过后,点了点头。

“但是这十七万人,应当是不够。毕竟他们从开始就是向着兵阵培养,若是让这十七万人出苦力的话,恐怕军中会有怨言。”

司徒振兴如是言说,梁问道不禁轻笑道:“朕何时说过,要让这十七万兵士前去开垦铁矿,既然是民生民业,那自然是需要百姓们出力。”

“如此说来,皇上是打算招徭役?”

如今,在大梁之中,徭役二字,已经不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可怕之事。

梁问道彻彻底底的让徭役从强行招收壮丁当作免费劳动力,变成了官府发钱,百姓们寻找工作的好去处。

要知道,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背景之下,除了农户以外,其余的工作,都算不得多么的正式。

但入了官府,和朝廷合作,这可就是正式编制,同时,在梁问道的规划之下,只要与官府挂钩的一切,都有着不小的福利。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这就是彻彻底底的福音,不光脸上有光,连带着一家老小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

梁问道的壮举,让所有的百姓称颂,而他司徒振兴就算是个辽国前来的将领,得知这些之后也相当的佩服梁问道。

不光佩服梁问道的魄力,更佩服大梁的财大气粗。

没有足够的银两,怎么可能做到如此?

“既然是从民众中来,那自然要将这些基业,回馈于民众。”

梁问道缓缓说道,目光深邃:“朕在皇宫之中,享受的是这些百姓们穷尽一生都享受不到的,银两也好,奢靡也好,这些都不是朕所想要的。

朕想要的只有四字,国泰民安,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不受战乱侵扰,在大梁能安稳的度过一生,这便是朕执掌朝纲的意义。”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司徒振兴双目之中不禁流转异彩,在梁问道这只言片语之下,勾起了司徒振兴的满腔热血。

要知道,天底下历代君王,就算是想要办实事的,又有几个能做到梁问道这等地步?

几乎就差将饭喂到百姓的嘴里去了。

最开始,京城之中的迂腐文臣还在担忧,梁问道此举会不会让整个大梁难以为继,但是如今看来,这些百姓富足了,便可带动整个大梁的经济,使得大梁之中的税收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梁问道不过离开京城几日,但自打这铁路局的建成,近几个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大长门的功夫,整个大梁的税收足足翻了三倍之多。

国库非但没有亏空,反而愈发的富足。

正是因为如此,满朝的文臣对于梁问道的这些规划,再也没有半点的异议。

至于如今的铁厂建设,这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政策,当全国各地都大兴铁厂,使得冶铁的效率提升上来,那日后在大梁之中,能以此为生计的百姓,又得有多少?

能吃饱饭,能活的下去,自然会去思索玩乐,而有了玩乐,带动整个大梁的经济,这将又是一个良性循环。

听到梁问道如此言说,司徒振兴不禁感叹:“放眼千百年的岁月峥嵘,天底下哪儿有一个皇帝,能似您一般将百姓和国家如此挂钩。”

梁问道摇了摇头:“这并不是什么难以思索出的事儿,但偏偏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人能做到力压天下,从这乱世之中夺得一丝安稳,这也正是为何开国即盛世,但日后却愈发衰败的缘故。”

如是言说着,梁问道继而道:“明日朕要前去蜀郡,与这蜀郡的官员商议铁厂建成之事,你且让这十七万兵士,放个假,若是就在剑南之地,便让他们去与家人团聚,若是不在剑南,拨五十万两白银,于这军阵之中也过个节日。”……

如是言说着,梁问道继而道:“明日朕要前去蜀郡,与这蜀郡的官员商议铁厂建成之事,你且让这十七万兵士,放个假,若是就在剑南之地,便让他们去与家人团聚,若是不在剑南,拨五十万两白银,于这军阵之中也过个节日。”

眼下,已经到了端午时节,梁问道看来,这些兵士应当也已经想家了。

司徒振兴微微皱眉:“皇上,这怕是不可,若是让这些兵士回家......”

说到这儿,司徒振兴又不禁摇头轻笑:“臣便依皇上所言去办。”

在这军阵之中,司徒振兴还不相信,这些兵士回到家中,就不回来了。

大梁的待遇相当不错,加上梁问道近乎是不留余地的砸钱,这些兵士除非是得了失心疯,否则不可能不回到这军营之中。

逃兵?绝无可能存在。

至于如果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