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冲破贼围
赵云一边拨打箭矢,一边纵马向前。因为那些山贼怕误伤到甄宓,有所顾忌,箭矢不够猛烈。赵云眨眼就到了那贼头面前。
那贼头命令一出也就防着赵云要过来杀他,早已横刀当胸,做好准备。见赵云马到,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大刀猛地向赵云头上劈去。可怜他大刀还没有落下,赵云的长枪已经刺中了他的咽喉。
这时旁边的副头目正迎上来夹攻赵云,谁知他的长枪刚刺到一半,贼头已死,他正在惊诧,赵云的长枪已经拨开了他的长枪,刺入了他的前胸。同样是长枪,使用的人不一样,结果便是生死立决。
突发的变故则让这些贼兵都乱了套。赵云的威名,他们可是如雷贯耳,刚才还有些和那头目一样被色胆迷住双眼的,现在却像是被吓破了胆,不知是进是退。眼见两个头目转瞬间双双死在赵云枪下,剩下的那些小头目也都有些傻眼了,不想着带兵冲杀,只想着躲在后面才安全。
赵云大喊“挡我者死”,又一连搓死了几个不要命挡在前面的贼兵。
这时,赵云和甄宓已经与贼兵混在一起,贼兵不能放箭,也不知道要不要伤害甄宓性命,而要拦截赵云就是找死。在贼兵的慌乱中,赵云已经和甄宓冲出包围,赵云让甄宓在前,自己断后。
贼兵的命也是命,贼头找死立马就死了,其他贼兵可不想强出头。况且,财物已经到手,任务已经完成。要不要找赵云报仇,那是大头领要决定的事情,他们可不能再把赵云逼急了。
赵云护着甄宓离开贼群后,虽然又有一些贼兵放箭,但箭矢稀疏,都被赵云拨落,而射了一些箭之后,并没有一人一骑的贼兵追来。
赵云和甄宓两个人两匹马一前一后,跑出了四五里路,已经看不见那些贼人。赵云才赶上甄宓,只见甄宓双手紧抓住缰绳,云鬓散乱,花容失色,紧张到了极点。赵云一边拉住甄宓的马缰绳,让马跑得慢一些,一边说道:“贼人没有追来,少夫人可以慢些了。”
甄宓这才也回头望了望,果然远远的道路上,不见贼兵踪影。
之后,两人并马而行。赵云稍微落后甄宓半个马头,时刻保持着戒备。又行出三四里,来到一个较大的路口,赵云便与甄宓转向东行,以便更快脱离黑山贼的势力范围。
又行了十多里,来到一个大村子。这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赵云便对甄宓说道:“少夫人,看你骑了这么久,一定很累了。晚上我们就在这个村子找户人家休息一下吧。”
经过这段时间,甄宓的心情已经平复了许多,但还是显出很担心的样子说道:“贼人不会追上来吧?要不我们再往前赶赶,能到个县城是不是更好?”
赵云说道:“黑夜里赶路,遇上贼人反倒麻烦。我已经安排那些军兵脱离了贼兵后,就分头到附近郡县求援。我们在村里等待,可能更安全些。”
赵云寻了村中最气派的一个高门大户,上前敲门。过了好久,才听见里面有人声回应:“什么人在外面?”
赵云缓声说道:“是行路的客人,错过了客栈,想借宿一宿。”
里边的人道:“现在外面到处都是强盗山贼,谁知道你们是什么人?天太晚了,你们找别人家去吧。”
赵云从心里想,就不喜欢和高门大户打交道,但有甄宓在,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说道:“在下是车骑将军、冀州牧袁绍手下将士,护送袁将军家眷返回邺城,望能借宿一宿。”
里边的人道:“我不管你是谁的手下,快快离开。”之后就没有了声音。
赵云有些无奈地看向甄宓,甄宓微笑着投来宽慰的表情。赵云看了看左右,又牵马来到旁边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不是高门大户,但看得出也是一个小康之家。……
赵云有些无奈地看向甄宓,甄宓微笑着投来宽慰的表情。赵云看了看左右,又牵马来到旁边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不是高门大户,但看得出也是一个小康之家。
出来开门的是一个老汉,问了情况,然后就把赵云和甄宓一起请了进去。
赵云让甄宓和老汉走在前面,自己把两匹马也牵进了院子。拴好马,又从旁边柴棚里抱了禾秸给马吃,才走进了厢房。
赵云看到甄宓面前的矮桌上摆着两碗小米稀粥、两个粗面馒头和一碟咸菜。老汉也坐在矮桌旁边,一位中年妇人正在满脸笑意地和甄宓说话:“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还请贵客将就吃些。”
甄宓一直谦逊表示感谢,却没有动筷的意思,见赵云过来,便招呼道:“子龙兄,过来吃些吧。老丈和大嫂为咱们准备了晚饭。”
老汉也赶紧招呼赵云坐下,说道:“两位贵客一身风尘,深夜投宿,多半路上遇到山贼了吧。现在山贼真是猖狂,连带剑的官爷也敢劫。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
赵云真是饿了,而且看甄宓也是在等他才肯动筷,就向老汉道了声谢,坐到了矮桌边的木凳上,和甄宓谦让了一下,便一起动筷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把两碗粥和两个馒头都吃了下去。旁边的大嫂,问是不是没吃饱,说家里还有,不够就再给拿两个。两个人一边道谢一边说吃饱了,那妇人就把碗筷收了下去,又端了一壶茶水上来。
老汉一边给赵云和甄宓倒茶,一边说:“别看我们这个宅子瞅着还算不错,但里边已经空空的,老伴儿和儿子早死了,就一个儿媳妇守着我这个老家伙,连个年轻劳力都没有。我的两个孙子,一个前些年在外做生意被山贼掳去,现在生死不知。这个二孙子最近又被官府抓了壮丁,经常和黑山军打仗,我也不知道,老刘家还能不能有后了?”
赵云在旁边安慰道:“老丈,还是要想开些,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以后两个孙子一起回来了,你们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赵云说这话的时候,先看着老汉,但发现甄宓好像在看他,就也看了一眼甄宓。从甄宓的眼神中好像在质疑赵云说话的可信度。赵云只能报以无奈的微笑。
老汉“唉”了一声,说道:“好日子在哪里啊,这些年日子是越来越苦,从桓灵二帝开始,卖官鬻爵,弄得贪官污吏遍地。变着法儿地搜刮民脂民膏,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好年景也是将够糊口,遇上的灾年只能吃糠咽菜。还有北方胡人不时侵扰劫掠,真是民不聊生。”
赵云和甄宓都看出,老汉是心里憋了一肚子的委屈,才要向两个陌生人倾诉。两人也不知说什么,只好扮作认真倾听的样子。
老汉接着说道:“结果就是官逼民反,黄巾军虽然被官府镇压下去了,但各处山贼风起,真是越剿越乱。还有这官场也是越来越乱,开始是官兵抓贼,后来就是不同的官兵互打。去年是韩馥参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今年就是袁绍抢了韩馥的地盘,明年说不定又是谁和谁打起来呢。”
那中年妇人见老汉从官方讨贼说到了官兵互打,怕再说下去会说出什么话来惹恼了官爷,便赶紧劝老汉回屋睡觉去了。并和赵云二人说,里间有床铺,可以请少夫人到里面歇息,军爷只能在外间铺个席子将就一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