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夜谈
此时已经是宵禁时分,大街上除了巡逻的队伍已经见不到行人了,这个没有多少娱乐的时代,百姓们都已经早早地睡下了。
而此时的御史府内一个房间内却仍是亮着烛光,房间内正是刘临与御史马承宣。
两人面前摆着一壶酒与几个小菜,酒菜虽好,但此时的刘临却是有些食不下咽。
“马兄今日朝堂之上为何拦我。”刘临说这话多少带着点愤怒。
“我若不拦着你,刘兄该当如何,继续向陛下谏言?”马承宣缓缓地说道。
“事情事实尚未搞清楚,就这么草率的做决定,实在不该。”刘临摇了摇头说道。
“那你觉得你把这话说与陛下,陛下就能改变决定?”马承宣问道。
“若是今日朝堂之上刘兄敢把这话说出来,结果怕不是要与当年的张时一般,贬到边缘地方做个小县令,但若是真的这样,岂不是埋没了刘兄一身的才华。”
马承宣此时则是与刘临分析着局势,不得不说,若是今日刘临当真阻拦,结果确实可能会与马承宣口中所说的那样。
“但无论如何,张时绝对不可能投敌卖国。”这是刘临对张时的信任,觉得张时绝对做不出来这种事。
“而且事发之后张时还写信与我,希望我能帮他筹集粮食去救助文远的百姓,若是他真的投敌做出那更换种子的事情,又怎会求助于我。”
刘临诉说着他的想法,他怎么也不相信刘临投敌。
“到底是谁更换了种子这并不重要,这整件事事实到底如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我武朝百姓觉得此事就是齐国所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马承宣直接将这件事情背后所隐藏的那些东西道了出来。
是的,真相到底如何并不重要。
但如果是齐国所为,这是武烈帝想要看到的,他一直都有攻打齐国,开疆拓土的想法。
这也是那些将军们想要看到的,一旦开战,便是获得军功的大好机会,而武朝将军的待遇与油水,远远超过了那些文官。
士兵们若是知道了,打仗必定更为卖力,因为他们的家人,大多也都是普通百姓,这次是文远县,那下次呢?他们可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他们身边。
若是百姓知道了此事是齐国所为,必然对齐国更为愤慨,因为他们也担心下次会轮到他们。
民心,军心皆在,这是他们想看到的结果。
“可丞相一向都不支持开战,此次为何却一反常态?”这是刘临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情,也是众多大臣都不理解的一件事。
“我也不知”马承宣摇了摇头回道。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么聊着,文官不得势,语气中总是带着点忧愁与抱怨,待到酒过三巡后,马承宣才讲出了今晚邀请刘临的真正目的。
“皇上如今身体日况愈下,万一哪天”马承宣只说到这里,没有继续说下去。
“此种事情岂能乱说,万一传出去了,你我性命不保啊。”刘临连忙说道。
“此处只你我二人,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放心吧。”
确实,这是他的府邸,而且他早已经吩咐下去今晚不得有人打扰,所以只要他二人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他们到底在谈些什么。
“当然,我这不是咒当今陛下,我只是说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刘兄觉得谁能继承皇位”马承宣说道。
“这种事情自然是由陛下来定夺,岂是你我可以决定的。”刘临赶忙回道。……
“这种事情自然是由陛下来定夺,岂是你我可以决定的。”刘临赶忙回道。
“当然不是你我决定,或者换句话说,你更看好哪位皇子。”马承宣继续问道。
毕竟武烈帝现在并未册封太子,现在三位皇子当中谁都有可能。
妄议这种事情的确是大罪,但是马承宣也料定刘临绝不会将这事情传出去。
“这大皇子与二皇子向来与百里屠更为亲近,你虽为他们的老师,但他们对你可并没有多少的尊敬啊。”见刘临不说话,马承宣继续开口道。
“今日之事我全当不曾听到过,马大人以后也要谨言慎行,莫在他人旁边再说这话。”说完起身便要走。
刘临毕竟是一代儒士,就算他不喜欢武烈帝的做事风格,但却也绝不会去妄议皇家之事。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马承宣却是脱口而出了这么一句诗。
而刘临听到过后身形微微一颤,那就要走的步伐也是停了下来。
“这难道不是刘兄当年所愿吗,还是,刘兄你已经早已忘记了初心。”马承宣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点愤慨,似是极为痛心。
是啊,这是当年初中状元之时,刘临所说的话,当初他也是一腔热血,他觉得大丈夫志向应该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所有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可是,不知何时,他变了。
当年的一腔热血已经渐渐地消散了,也许是当年所提出的一切谏言全部被驳回,也许是看到了好友张时当年被贬。
慢慢的,他开始变成了一个再也没有热血的官员,不再一心思考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是想着,得过且过,明哲保身。
今日朝堂之上若还是当年的那个刘临,他一定会不顾阻拦直言上谏,可惜,一切皆不是当年模样。
“你想要做什么?”刘临站了许久后回头问道。
“让三皇子成为太子。”马承宣说出了他的目的。
“此事还需要刘兄帮助。”马承宣起身拱了拱手说道。
虽然马承宣论官位与实权皆比刘临要高,但此时,他却是向刘临行李,因为他们想做的事,需要刘临的帮助。
“我如何才能帮你们?”刘临却是有些不解,因为他想不到他可以帮助他们做什么事情。
“明日巳时初,让三皇子去尚书房,届时让三皇子提出前去负责赈灾。”马承宣则是说道。
“这个倒是不难,但是陛下会同意吗?”
这件事情对于就进来说并不难,但他却想不出来为何要让三皇子前去赈灾,而且,就算是三皇子想去,陛下和丞相也未必会同意。
“只要让三皇子前去,其他的事情自会有人来安排。”马承宣回道。
“那便试试吧。”刘临回道。
刘临也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三位皇子当中最不得势的便是三皇子。
大皇子秦征与二皇子秦战与武烈帝一样是好战之人,皆是想做那开疆拓土的皇帝。
而刘临虽为他们的老师,却得不到他们多少尊重,所有的尊重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一些礼仪。
而三皇子秦英不一样,三皇子对刘临这位老师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且三皇子有爱民之心,这是其他两位皇子所不具备的。
若是大皇子与二皇子成为太子继承皇位,刘临与众文臣的地位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百姓的生活也未必能够得到改善。……
若是大皇子与二皇子成为太子继承皇位,刘临与众文臣的地位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百姓的生活也未必能够得到改善。
但若是三皇子成为太子,那刘临与众文臣的春天便来了。
而辅佐皇帝创太平盛世,这,是每个文臣心中的梦想。试问,哪个不想受人敬仰,哪个不想青史留名,又有哪个不想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