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朝堂议事
文远县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而今日上朝必定会议论此事,众大臣的心里则是各有各的打算。
“听说了吗,今年那文远县庄稼长势不错,结果收成的时候却是一粒粮食都没有。”上朝的路上几个大臣在那里议论着。
“是呀,从未见过有这种事情。”一个大臣也是觉得不可思议道。
“哎,可怜了这文远的百姓啊。”又一大臣带着点怜悯的说道。
“据传是那文远县有一个赎罪村,都是罪犯之身,说是老天在惩罚他们。”一个大臣八卦的说道。
“如果老天真的有灵,也是先惩罚你这种无能之辈,而不是去惩罚那些百姓。”此时一人从远处走来听到他们的议论后呵斥道。
那大臣正想反驳,回头一看却是瞬间闭上了罪,随后向那人鞠了一躬。
来人正是张时在京中的朋友,刘临。
此人是武历二十年的状元,而张时则是那年的榜眼,两人是同榜进士,又同朝为官,所以关系自然更为亲密。
但是自武烈帝,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即位后,重武轻文,后来更是取消了科举制。
而那年武朝欲大举进攻齐国,而张时奋力阻拦,不断上柬,最后引的武烈帝大怒,本想当时将他处死,但毕竟是朝中大臣,为这种事情诛杀大臣,不是帝王之道,最后只得将他贬到边缘地区,眼不见为净。
不过虽然张时被贬,但他与刘临的情谊仍在。
待众大臣都到了大殿之上,武烈帝这才姗姗来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待武烈帝坐上那龙椅后,众臣纷纷跪拜道。
“众爱卿平身吧,咳咳。”
武烈帝抬了抬手示意众臣,随后忍不住地咳了两声,看起来身体不太好的样子。
“文远县的事情众爱卿应该已经知道了吧。”随后武烈帝说道。
“爱卿们觉得此事该如何。”武烈帝又继续问道。
一时间朝堂之上无人说话,众大臣也不知道原因。
“臣曾听说齐国当初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不知道用何方法曾研究出一个新品种。”此时,身为大将军的百里屠站出来说道,
“而这个新品种初时与正常庄稼并无不同,甚者要比普通庄稼长势还要好,但最终收成时却与那文远县的相同,皆是有穗无粒,所以后来他们便没有再重新研究过了,而那方法也已经被封存起来以做警醒。”
百里屠对齐国研究倒是颇深,毕竟经常与之打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百里屠知道这些倒是有很深的可信度。
“依爱卿之言,莫非是这齐国做的手脚。”武烈帝说道。
“但是我武朝一直都是由朝廷发放种子,从府到县再到下面的村,这齐国如何对这种子做手脚?”此时丞相魏文站了出来问道。
此话一出,朝堂上瞬间没了声音。
有些官员脸上甚至已经出现了冷汗,这些都是经手过种子接收与配发的官员。
若是陛下真的追究起来这些事,这些官员怕是日子都不会好过。虽然这事情不是他们干的,但万一查出点别的,那可就不妙了。
这时,却有一个太监从外面赶了进来,而后对那皇上的贴身太监低语了几句,然后那贴身太监来到皇帝身旁说了几句什么。
“文远县县令死了”武烈帝淡淡地说了一句。
“和他夫人在家上吊而亡。”……
“和他夫人在家上吊而亡。”
“肯定是知道自己犯下了大罪,从而畏罪自杀了。”听到消息后,百里屠则是站出来说道。
而那几名经过手的官员则是连连赞同,且不管事实如何,把罪放到那张时身上就和他们没有关系了,心里自然是无比认同这种说法。
“此事事实到底如何都还没有了解清楚,大将军就这么着急下定论,这是为何。”刘临此时却是站了出来愤愤地说道。
张时是他的好友,他知道,张时不是那种人。
“哼,想来定是因为当年被贬之事耿耿于怀,所以才会有了如此歹心,勾结齐国来祸害我朝百姓。”百里屠冷哼了一声说道。
刘临虽为皇子的老师,但百里屠却是一点也不怕他,三个皇子,大皇子与二皇子皆与百里屠亲近,只有那三皇子与刘临亲近,但皇上可是不那么喜欢三皇子的。
要知道,他只是大傅,可不是太傅,虽然只差这一点,但权利与影响力却是天差地别。
“好了,人既然已经死了,就先不要去追问他们的过错了,当下应该要做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武烈帝则是打断了二人的争斗说道,
“这齐国竟然敢祸害我朝百姓,臣认为,应当发兵讨伐齐国,让他们知道,我武朝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百里屠说道,
“臣认为此事缘由还不清楚,不应当如此草率做决定,当下之事,应是文远的百姓应当如何。”
刘临没有继续争论张时的问题,而是在想百姓应该怎么办,他知道,现在继续争论刚才的话题没有任何意义。
“丞相觉得应当如何”武烈帝将这个问题抛向了魏文。
“臣觉得应该立刻放粮于文远县,毕竟要先让他们度过今年。”魏文回答道。
“那此事就交由丞相来办了。”武烈帝好像对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似的说道。
“对于齐国这件事,众爱卿以为如何。”武烈帝继续着齐国这件事询问着大臣们。
“齐国害我百姓,此事绝不能忍。”此时又一位将军站出来说道。
“此事绝不能忍”一众武将纷纷拱手说道。
“臣也觉得此事绝不可忍”此时丞相魏文却也是站出来说道。
此时的一众文臣却是有些吃惊,丞相向来是主张和平的,从未支持过战争的,今日为何却一反常态,反倒支持打仗了。
但丞相既然都发话了,一众文臣也只能附议,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反对也起不了任何的效果了。
倒是刘临想说些什么。却被身旁的御史大夫拦了下来,他终究是没站出来。
“好,既然众爱卿皆是如此认为,那便跟他们打,这次我们要让齐国知道坑害我武朝百姓的下场。”武烈帝脸上带着点兴奋地说道。
也不知道是因为大臣如此一心而高兴还是因为即将要攻打齐国而高兴。
下朝之后众人纷纷散去,只有刘临站在那殿外的台阶上抬头望着天空,过了许久终究是发出了一声轻叹。
也不知是为那张时的死所叹还是为今日朝堂之事所叹。
“刘兄今夜是否有空来府中小酌一杯。”
不知何时,站在刘临身后的御史大夫马承宣说道。
“今日朝堂之上马大人”
一句话还未说完就被马承宣打断。
“刘兄今晚不若来我府中小酌一杯。”……
“刘兄今晚不若来我府中小酌一杯。”
刘临四下看了看,这里确实不是说话的地方。
“那刘某今夜就打扰了”刘临拱了拱手说道。
而此时的马承宣却是露出了笑脸。
不知不觉,夜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