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古怪的诗人,大唐的剑客
长安是天下第一雄城,这个说法是天下所有人公认的。它也绝非浪得虚名。这座城市实在是无与伦比的大,以至于大唐历代皇帝总是感觉城门不够用,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了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四门之外,还开了八个小门。可即便如此,每天外出进城的人流还是会不时把城门堵住,达官贵人们每每不堪其苦,皇帝也决心在今年补天阁考试后再开四门,就以这次考试为城门命名。
眼前的玄武门洞口大开,来来往往的人流络绎不绝,有异国的商人,有大唐的百姓。也有穿着气派的官员。城门口站着一队守门的士兵。
果然是天子脚下,一个区区守门的士兵头子,却已然是校尉军衔,放在土木堡都是副将级别。江鱼看的暗自咂舌。
人流如此之多,如果靠排队往进走,恐怕不到天黑是没希望了,看着门口那些一脸严肃极其认真检查行李的士兵,江鱼额头一阵冒黑,不由得小声骂了两句。江鱼心虚的害怕自己的骂声被别人听见,却发现周围的人全然毫不避讳的放声大骂。
唐人崇尚武力,民风彪悍,对这些看起来严肃的士兵,他们还真没几个人害怕,不过唐人最是爱唐,对于皇帝定下的法规,也是没有任何人敢于触碰,即使速度慢,也没有人敢直接传过去。
“雪落关山外,踏马入长安。星汉高且远,共我入阁间。”江鱼喃喃自语着。
旒歆下了马车,从江鱼的手中接过缰绳,示意江鱼跟她走。
马车从人群中绕出去,江鱼这才发现最右边有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城洞,只有四个士兵把守,这个城门前出奇的几乎没人来排队。和其他三个大门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门,我们能进吗?”江鱼初来乍到。疑惑的问道。
“这个门名为贤通门,是唐皇为补天阁弟子专门开通的一门,只有补天阁中人才能走的。”旒歆牵着马。给江鱼解释。
江鱼看着前面的一辆马车,军士检查的十分仔细。
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男子,一手提着一把银白宝剑,一手提着一个硕大的酒葫芦。踉踉跄跄的走过来一屁股坐在马车上。眼睛定定的看着江鱼。似乎在等待江鱼发问。
“你是什么人?”江鱼问道。
那人举起手中酒葫芦,放荡一笑,对江鱼说:“好俊的青年,远处过来参加考试的吧。需不需要一个向导啊,这长安城可大啊,如果没有向导的话,可能天黑了都找不到住处。放心,收费绝对合理,服务绝对到位。”
有旒歆在,向导自然不需要,况且自己可是一分闲钱都没有,于是连忙拒绝。初来乍到,就碰上这样的人,江鱼一阵怀疑。
却不想这人死皮赖脸的一把夺过缰绳,就要往前走。看江鱼有些生气了,那人才说道:“这位先生,我着急进城,家里有八十老母等着我呢,你就行行好带我一起进去吧,必有重谢!”
江鱼本想直接拒绝,却看到门口士兵正示意他们过去。反正有士兵把关,也不怕他胡来,江鱼便点了点头。
“公子我姓李,你叫我李公子就罢了。这长安啊,往来过客数不胜数,三千红尘客,尽是断肠人。公子先找个地方住下,往后这长安城的风光啊,慢慢体会。”
这提剑少年好似个话唠鬼一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江鱼和旒歆直接不理,他也喋喋不休。
马车被拦了下来,旒歆上前递给士兵一块牌子。牌子是用上好青木做的,上面有简单明了的几道线条。江鱼隐隐约约看到牌子上似乎是补天阁三个字。
士卒拿出一块同样的牌子,反复对比半天。最终确认无误。连忙双手把牌子归还。对于补天阁的学生,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每一个大唐人都总是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崇高的敬意。这是大唐的风俗,也是大唐的骄傲。
虽说已经查明身份,但是该有的流程却是一个都少不了。士卒掀起马车窗帘,看见一个病怏怏的老头。还看见了一把刀,一把剑。
或许是补天阁弟子的身份,也或许是因为马车上看起来似乎情况很不好的那个老头,士卒并没有上车再进一步做检查。
只是把刀和剑伸手拿了出来皱着眉头看了看旒歆,然后用同样的目光扫视了一眼那位姓李看起来似乎潇洒异常的公子。终于发现他的手机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宝剑。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士卒经过江鱼身边时,江鱼连忙低声解释一句:“祖传刀剑实属无奈。”
对于补天阁的弟子,手里拿着这种东西确实不寻常,然而士卒奇怪的是并不是他们为何会拿刀剑而不是扇子之类的。在士卒看来,补天阁的人,最起码不会像他一样拿把刀转,而应该拿着笛子扇子之类的东西,那样才符合人们对补天阁弟子的幻想。
不过没有人会在这方面多想。唐人提刀拿剑在正常不过。手里没有武器的唐人,不算好唐人。这是大唐之所以称为天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进了长安城,刀剑暗弩之类的东西自然还是收着点的好。
长安城的城门幽长且阴暗,站在入口看出口似乎很远,就像一个会发光的小蜡烛。在外面看起来很大的城洞,在进入里面以后充满着压抑,也不知道这股压抑来自幽长的城洞还是城门上那只趴着的铜玄武。
太阳的光辉照在城门上,从城洞往里照。然而照不了多远便被阴暗所淹没。
江鱼牵着马车向那处光亮走去,旒歆把江鱼的刀和老头的剑重新从车窗放回去,刚才还要死要活的老头进了城洞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伸长鼻子闻着从长安城里隐隐传过来的酒香。
“长安城里的人,都想你一样话唠吗?”江鱼问那位李公子。
“哈哈,差不多吧,反正。都这样。你会习惯的。”李公子说着,脚下有如生风。江鱼看出来此人身手不凡。
长安人有长安人自己的骄傲。这种骄傲仅限于长安城里的人才会有。哪怕长安城外的居民也不会有这种独特的骄傲。然而城外的居民又有着自己的骄傲。这种骄傲来自于长安城的繁华。也来自补天阁就在长安。
然而越是有自己的骄傲,这里的人才会越发显得卑微谦逊。努力对外地人展示着长安最让人舒适的一面。让所有人都以为长安人都很有风度。同时也让外地人感受到长安人的热情好客,在这同时,也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叫长安。是有主人的地方。
幽长的城洞在里面行走的人的心情刚好有些烦躁的时候戛然而止。走到尽头之后再看出口却才真正知道原来这个城门也是极其大。转过身来再看入口就会发现原来入口才是真的像烛光一般小。
江鱼看到出口处的几个士卒同样盯着李公子的剑。一直到李公子远去才转过头。
长安城里不见兵器。这是自古以来定下的规矩,早些年的时候确实没人敢带兵器上街,不过几十年前一个自称剑神的老头打破了这个规律,使得官府从此之后也不再对这种事情上心。
城门口的士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进了城,手里提着刀枪斧钺在大街上行走,士兵不会管,长安府不会管,甚至皇帝老爷子也不会多管。但是长安城里有一条铁律,除了执行任务的士兵,任何人都不得带着强弩暗弩类远程武器进城,这是铁律,所谓铁律,就是像铁一样硬的规律,虽然有很多人可以撕开铁,但至今还没见过有谁可以撕开铁律。曾经准备做第一个吃玉米的人,他的尸骨至今还没有人敢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