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特殊的路

树影婆娑,剪碎了月光。

巍峨古木下,银狼蜷卧,就像是过去的很多个夜晚。

树荫深处,两点赤色若隐若现,白亦珺望着倒映在湖水中的圆月,回想着白天的事情,以及听闻的与此世有关的信息。

踏足神宫,可称妖皇。

妖中皇者,足以统御万千生灵

据缘无生所言,白亦珺应当属于这个境界。

……

“应当?”

“阁下所走的路与此世生灵的路有些不同,或许只是类似,我无法给出确定答复。”

“是不知,还是不能?”

“不知。”

……

究竟是不知,还是不能说?

白亦珺并未追问,答案对它暂且并无太大意义,它本就不属于此世,可能这就是最简单直接的缘由。

况且如果它真的想要知晓,自会去找寻答案。

蛇尾游走,将一片残画卷到了大蛇面前。

不知何种材质,即便过去了千万年,却依旧未曾腐朽,斑驳的岁月痕迹残留,当污浊的黑暗褪去,已经可以依稀分辨出绘制的图案。

古老恢宏的祭祀场安然耸立,群山拱卫。

白亦珺沉吟。

那处被称作古迹的空间是本就存在,被封存在画中,还是以画为载体被创造,最终随着古老灵魂的逝去步向消亡?

残画像是完整画作的一角,是被撕扯下来的吗,又为何会出现在无尽大山,与前些时日出现的古老城池有什么关系?

残画静静躺在树枝上,似乎在诉说着久远时代的历史。

白亦珺将残画收起。

缘无生并没有争取,按照他的意思,来此仅为见证,逝去的终究已经逝去了,白亦珺同样也与他一同见证,让腐朽之物彻底湮灭在了岁月之中。

理应交予给它。

白亦珺懒得推辞。

作为一条蛇,奉行的处世之道简单直接,缘无生肯定明白。

至于那名自称万妖门长老的崔长寿,白亦珺并没有放在心上,按照银狼的意思他们似乎只停留了些许时间,很快便离开了大山。

点点荧光于水岸徘徊,有鱼儿浮向水面,吞食月光,潭水泛起涟漪。

烛火熄灭,万籁俱寂。

……

李家村。

随着外来者陆陆续续离去,纷杂的氛围缓和了不少,在鲜血与死亡的刺激下,这些一窝蜂到此的修行者终于认识到无尽大山的恐怖,被机缘冲昏的头脑恢复了理智。

尤其是当看到来自万妖门的女孩和老者从大山中走出之后。

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一步登天的机会,可如今万妖门的人都离开了,这代表着什么自然无需多言。

当然会有人对此不甘心。

大老远到此,甚至付出了惨烈代价,到头来却连机缘的面都没见到,这让他们怎么能就此甘心?

可贪婪往往伴随着死亡,白色的死神从未离去,在大山的边缘行走,肆意收割着每一个闯入者的生命。

银白雷霆闪过,所余下的只有死亡。

他们终于怕了,身处在大山中的疯狂逃离,大山外的就此止步,只敢遥遥望向无尽大山的深处,一如曾经的那些造访者。

“山神大人庇佑。”

山神庙中,李长贵跪伏在地,本就佝偻的身躯显得愈发弯曲了。

许久之后,他抬起头,看向供奉的山神雕像。

狰狞怪异的大蛇支起身躯,似乎在注视着他,又像是注视着更远的地方。

和往日没什么变化。

只是面前供奉的香火多了不少。

诸多外来者的造访给平静许久的小山村带来了难得的活力,村民们从大山中找寻到的药草和各种奇珍物品有了去处,虽说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不乏嗜血暴躁之徒,但在李家村却都克制着自己,倒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李家村有山神庙,能安稳平和,肯定是山神庇佑。

刘秀才先站起身,又把李长贵搀扶了起来,他望着雕像,轻舒了一口气:“那些人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这可说不准。”李长贵摇摇头,拳头捶打着腰间,“肯定还有人不死心,想着捡个漏之类的,不过那都和咱们无关咯。”

许多时候人都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会是得天独厚的宠儿,万中无一的命定之子,或许真正的机缘就隐藏在大山深处,等待着他们去探寻。

类似的传闻故事有很多,甚至大部分都有迹可查,真实发生过。

因为失败的都没有故事。

“那些人说的鬼魂,应该就是你所见到的那位吧?”李长贵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饶有兴致地问道。

“应该。”刘秀才点头,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晚所见的生物。

月光的使者,夜幕的精灵。

同时,也是带来死亡的鬼。

“真想亲眼看看啊。”李长贵轻叹一声。

“你要进山?”刘秀才认真思考了一番,“其实也不是不可以,那位山神的使者对咱们的态度虽然说不上友善,但也不至于讨厌,我觉得……”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长贵打断:“算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了,老头子我还想着多活几年。”

刘秀才耸耸肩,他也就随口一说。

“对了,那个年轻人走的时候跟你说了什么?”李长贵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好奇问道。

来此的这些修行者中,除了万妖门的老人和少女之外,那位带着女童的青年更是让众人感到戒备。

据那些逃离大山的修士所言,只是一晃眼便没了两人的身影。

无人知晓大山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看到万妖门的两人在夕阳落下的时候走出了大山,随后便匆匆离去,清晨时分青年和女童也毫发无伤的回到了李家村。

女童手中还拿着一个几乎比她自己还要大的烤腿。

当时刘秀才正在山神庙中祭拜,恰巧遇到了途径于此的两人,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态度随意温和,的确和他说了一些话。

“他说,我的路并不在此。”刘秀才皱眉,回想着年轻人当时所说的话。

“什么意思?”李长贵没听懂。

“谁知道。”刘秀才摊开双手。

当时他也是如此反应,追问年轻人,想要让他解释,可对方却只是微笑。

“无需解释,很快你自会明了。”

李长贵沉思,末了郑重点头:“不愧是仙人。”

“我去除草了。”刘秀才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