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小湾镇
听到王谋的问题,周文兴挑了挑眉毛,反问道:“那么,你对我们周家有恶感么?”
不等回答,周文兴自顾自地继续说着:“没有吧。就像我对你们宋家也是一样,一切都是利益所致。”
他“哗”的一声打开折扇,轻轻在胸前挥动,滔滔不绝地讲道:“纵观天南修真界发展历史,无非是修炼资源的争夺历史。你们道家修炼者,为了天材地宝、灵物灵兽,时不时就要争个你死我活……反观我们儒家,讲究的是教化万物,以助他人悟道为乐。这才应该是正统的修炼方式,才是……”
周文兴讲了好大一段话,但都是些对于儒、道发展的意见,令王谋听得十分不耐烦,但又不敢打断他,只得默默地聆听着。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周家必须要你死的原因,都是修炼的局限性罢了。更何况,在当年攻破宋家之时,宋家的藏宝楼却空空如也,族内长老一直认为是你们族长将宝物藏在了你们这些逃出生天的弟子们身上了。后来果然在其中几名弟子的身上找到了须弥化芥子的法器,并找到了一些丹药。因此对你们残存的宋家弟子的追杀,从未曾停止过。”
听到这里,王谋脑海中划过一道亮光,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刚要仔细思索,却被周文兴打断了思路:“好了,宋志霄,你走吧。再不走,接应我的人就要来了。”
王谋迟疑了一下,说道:“可是……你的伤还没好。”
周文兴摆了摆手,淡然道:“我已服用了复元丹,伤势早已好了,就连法力也恢复了一小部分。快走吧,迟则生变。”
“既然如此,那周师叔你保重!”在周文兴的再次催促下,王谋终于抱了抱拳,走下了小塘山。他明白,周文兴之所以不和他商量去向,也是为了防止他的行踪与意图暴露。
可是,除了百艺宗,他还能去哪儿呢?已经被毁掉了的霸岳门?还是李家村?
天玉门。
他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出现的时间早于百艺宗、霸岳门,是在他还在李家村的时候从那封奇怪的信件中看到的。后来,还专门调查过它,得知其在南州的西北边,一处叫做景州的地方。
不错,就是天玉门。同样身为吴国六宗之一,天玉门肯定有实力庇佑自己。而且凭借这封信件,拜入天玉门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努力一点的话,也是有机会成为内门弟子,赢得服用筑基丹的机会的!
不得不说,王谋是一个很善于为自己找到生存目标的人。很快,他就做出了决定,从先向西南方向离开。毕竟,通过周文兴的话可以得知,若是直接沿着西北方向走,远离金城和舞宁镇方向,大概率会一头钻入周家的老巢。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找个隐秘且安全的地方,恢复法力。
也许是王谋比较幸运,又或者是他恰好走在了运输齿玉矿的路上,沿途他没有遇到一只有攻击性的妖兽。走了一整夜,王谋总算在岩坡上找到了一个浅浅的洞穴,当即窝了进去,打坐恢复法力。
刚将法力运转起来,王谋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他的法力运转速度似乎有些许提升,困扰他许久的瓶颈,不知何时被冲破了。他已进入基础功法第9层的境界了。
来不及喜悦,王谋赶忙收束心神,缓缓地吸收着四周的天地灵气……
……
数个月后。
寻常的乡间小路上,一名孩童正在跌跌撞撞地跑着。一边跑,他一边不断回头张望。
忽然,孩童的脚下绊在了裸露在地面上的树根,瞬间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激起了一片尘土。在尘土中,“呼哧呼哧”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有什么东西在快速地逼近着孩童。
孩童面色惊恐,他努力地试图站起来,可一时手脚酸软,根本无力爬起。这时,身后的东西已经很近了,甚至可以在逐渐消散的尘土中隐约看到它,不,是它们的身影。
三只狼!
孩童咬了咬牙,他随手抓起地上的石子丢了出去。此举并无任何效果,反倒是激怒了正在徘徊观察的狼。原本,领头的狼恶狠狠地盯着孩童,另外两只狼缓缓从两侧靠近孩童,被孩童这么一打搅,三只狼顿时朝着孩童的方向扑了过去。
孩童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双手胡乱挥舞着。
“呜”的数声惨叫,一团毛绒绒湿漉漉的东西把孩童撞了个跟头。他睁眼一看,只见一团血糊糊的东西正被他抱在怀里。孩童惊声尖叫,将手中东西推开,却听到身边有个声音说道:“你没事吧?”
顺着声音,男童转头望去,只见一名衣衫有些残破的陌生青年正微笑着看向他。然而,经过了刚刚的惊吓,孩童骤然放松的情况下,双眼一翻,竟然晕倒了。
这名青年皱了皱眉头,走过去略微检查了一下,发现其只是晕了过去,便松了口气,摇了摇头,将这名孩童抱起,打算放在路边后就此离开。
但孩童在一阵磕碰之后,醒了过来,对青年说道:“大哥哥,是你救了我吗?”
青年见其清醒,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孩童道:“谢谢你,大哥哥。你是谁?我怎么没在镇上见过你?你是天玉门的人吗?”
正要离开的青年闻言顿时停下了脚步,他走到孩童身边蹲下,问道:“你怎么知道天玉门的?”
孩童回答道:“爷爷最近收到一封信,信上面说有天玉门的人过来什么的。哦,他还说海什么的,什么大会……”
“海什么……”青年嘴里喃喃念叨着孩童的话。
“大哥哥,你还没有说你是谁呢?你是天玉门的人吗?”孩童问道。
青年笑了笑,回答道:“我叫王谋,是打算去见天玉门的人。你给哥哥带路好不好?”
孩童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我不知道,但我爷爷应该知道。我带你去找我爷爷。爷爷说过,要知恩图报。大哥哥的救命之恩,小鹿儿必定会报答你的。”
青年笑着摸了摸孩童的脑袋,点了点头。
这名青年正是王谋,当日,他恢复法力之后,向南跑了数日,又向西北边赶路。一路上不敢离官道太远,担心遇到妖兽,又不敢一直在官道上前进,害怕遇到与周家有关联的人,走的好不艰难。
这一日,他刚好在树上休息,目睹了野狼追杀这名孩童,不忍之下便顺手救下了他。本来不欲与其纠缠,但谁知竟从孩童口中听到了“天玉门”三个字,便改变主意,打算去见见这个曾提到过天玉门孩童的“爷爷”。
要知道,这里虽然处于南州与景州的边境之处,但正如百艺宗位于南州的中心——金城,天玉门同样位于景州的中心——天玉城。“爷爷”之所以知道天玉门,或许他和天玉门有关系?
一路上,王谋一边和孩童聊天,一边仔细地用神识检查过,再次确认他没有半点法力傍身,同样也没有任何法器,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凡人小孩,这让王谋更加好奇。
或许是受到了太多惊吓,体力渐渐跟不上了,孩童越走越慢,一路上哈欠连天。察觉到这一点的王谋,便将其背在身后,问清了道路便继续前进。
走了没多久,王谋便远远看到了这个叫做小湾镇的地方。低矮的一大片房屋没有城墙包裹,只有一排排的栅栏将它们围成一个个小院子。镇子的主要街道倒是又长又宽,路两旁也有一两栋挂着酒旗的小楼。
刚到镇子口,便有人认出了王谋背上的孩童:“这不是文儿吗?文儿!”
王谋扭头看去,只见一个带着斗笠的中年人放下手中的渔网,走了过来,于是连忙抖了抖背上的孩童。无奈孩童睡得太死,王谋只得对中年人说道:“太好了,你认识这个孩子吗?请问他家在哪里?”
中年人看了看熟睡的孩童,摸了摸他的脑袋,为王谋指明了方向:“你直接进去吧,老齐头脾气很好的,就是经常不在家,你先把孩子送进去休息吧。”
王谋谢过中年人,径直走向中年人指的方向——酒楼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院子的栅栏看起来比较陈旧,推开两片纸板一样摇摇欲坠的木门,映入眼帘的小院与房屋却较为干净整洁。
“你是什么人?”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房间内走出,面露不悦之色,“这是私人宅院,不是酒店的院子,你……咦?”
老人似乎发现了什么,瞪大着双眼,嘴里一张一合却说不出话来。
王谋将背后的孩童缓缓放下,说道:“打搅了。我在路边救下了这个孩子,这里是他的家吧?”
孩童睡得迷迷糊糊,直拿手背揉着眼睛。待看起周围的环境后,欢呼一声扑进房门口的老人怀中,一边撒娇一边说着什么。老人嘴角抽动,俯身抱着孩童,一边听孩童讲话,一边不住地点头,时不时还向着王谋看上一眼。
看着面前的两人享受着天伦之乐,王谋欣慰的笑了。他心里还惦记着天玉门的事,便没有急着离开。
祖孙两人没说多久,老人已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孩童已经非常困倦了,他便向王谋告罪一声,领着孩童进了房间。过了片刻,老人从房间中出来,手中提着一个小包裹,送到王谋手中,道:“多谢您救了我家文儿,听文儿说,您是仙家人物,这里有两块灵玉,是我年轻时捕鱼捞上来的,还请收好。”
王谋推辞不过,只得收下。接着,便问起了关于天玉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