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卖地

李陈氏被瞧的打了寒颤,转头看向二房和三房的人,连忙膝行过去,对着李老二和李老三磕头。

“二弟、三弟,你们救救我们,求求你们了,救救我们吧!这可都是你们的亲侄子亲侄女啊!”

李老三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身后的侄子侄女,刚有些心软就被自己媳妇扯了一把。

李赵氏也紧紧的看向李老二,对着他摇头。

不是她心狠,这开口求了却还是半个借字都没说,这钱要是给出去了,那就是有去无回的。

谁家日子就好过了?

因为大房丢了十亩地,如今又闹这么一出来,她女儿可是马上要出嫁了的。

婆家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知道她有这么个大伯父,日后的日子怕是都要难过起来了。

她对大房不恨就不错了,还让她出手帮,她又不是圣人。

李山看出了二叔、三叔的犹豫,上前一步跟亲娘跪在了一起:“二叔、三叔,今日算侄儿借你们的,可以立借据,我以后一定还!”

李陈氏闻言头都不磕了,震惊的扯了儿子一把。

但是李山完全不为所动,只定定的看向李老二和李老三。

旁边还这么多村里人看着,孩子都说了借还不愿意的话,确实就有点太心狠了。

李老二松了口:“你花儿妹妹马上就要出嫁了,我也没有多的给你,顶多只能借你五两。”

“那我也借五两吧。”李老三跟着说道,不打算多出。

“谢谢二叔三叔。”李山给他们兄弟俩磕了个头。

“娘,您手里还有多少钱都拿出来吧。”李山看向李陈氏说道。

虽然钱都要交给爷奶在公中,但是谁家没点小心思的,都会藏一点私房钱,李陈氏自然也是有的。

见实在没了办法,她只能哭哭啼啼的回了房,把所有的钱都翻了出来,再加上自己的银镯子和一对银耳环,也算是勉强凑了十两出来。

“这里一共是四十两,还差六十两,我们可以再立个字据,等我赚了钱了就马上还给你们。”李山把凑来的四十两交到了那独眼男人手上。

“这里不还有吗?不说多,卖个三十几两银子应该还是能卖到的。”独眼男人抬起烟斗点了点他刚刚收进了怀里的地契。

那十亩地不全是上等地,但加一起卖了的话,三十几两银子是肯定能卖到的,他也不算是故意压他的价了。

“我要是把地都给你了,我就没法子赚钱还债了,就算把这地给了你们,那也还差二十多两的。”

“与其这样,你还不如等我赚了钱再还你,反正我们一家人都住在这里,也不会跑,这样不是更好吗?”李山握紧了手,尽量平静的跟他谈判。

“你还没资格跟我谈条件,只差二十几两也不多的,我再把你那两个妹妹卖了,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独眼男人阴森的目光投向了李陈氏身边的两个小姑娘。

李家大房一共二子四女,除了最小的那个女儿还在襁褓之中和已经出嫁了的大闺女,另外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十岁。

李家条件不错,孩子在村里算是养的好的了,都长的算白净有肉,不是瘦骨嶙峋的那种。

感受到他打量的目光,两个小女孩抱在了一起,压着声音小声哭泣。

“小山,把地卖了吧,还剩下的二十两,你再找人凑凑,应该也就差不多了。”村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

他清楚这孩子心里的打算,有了地,他们一家人才有法子继续赚钱,可跟赌坊的人那是讲不了道理的,人家可不会管你有什么难处。

听到要卖地,方梨连忙拉住刘春丽的手扯了扯。

她现在买得起啊!

刚好春耕了,这买来就能种,多好啊。

“小山,你要卖地的话我家可以买!”

还没等刘春丽开口,人群里就有人出声了。

开平县这两年风调雨顺的,村里不少人家都攒了些钱的,李家的地都在村里,可是好位置,要卖的话,那有的是人抢着买。

“张老三,人家要卖十亩,你们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吧?”村长看了过去皱了皱眉说道。

“我能买三亩,剩下的再找人凑凑,应该还有其她人要的吧?”出声的那个汉子回道。

“剩下的那七亩,我们家要了!”刘春丽连忙出声,生怕又被人抢了先。

“那不正好,齐活了!”张老三笑道。

李山还有点犹豫,但是赌坊的人可没给他犹豫的时间,见到有人要买地,没等李山开口就替他答应了下来。

“阿桃,去找你田大伯和田三伯过来撑撑场面。”刘春丽看着赌坊的那些人还是有点怵得慌的,连忙低声吩咐女儿。

方式谷不在家,只能去田家找人了。

陈大金就算了,之前闹成那样,她怕他过来,会跟李家人再扯出什么纷争来。

“好!”方桃点了点头,泥鳅似的钻出了人群,撒丫子往田家跑去。

方梨则是直接从空间里摸出了一个大银锭,塞到了刘春丽的手上,刘春丽借着袖子的掩护捏在了手里,然后拉着女儿走进了院子里。

“方家的,你家男人不在,买地这样的大事儿你能决定不?”村长看到她进来便问道。

“我家一向是我当家。”刘春丽皱了皱眉回道。

她不喜欢别人这么称呼她。

“那就成。”村长点了点头。

李家人看到是她进来,脸色都难看了不少。

方家跟谢家交好,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伙的,因为跟谢家的那些事儿,李家是连带着对田方两家都记恨上了的。

但是今日这急急忙忙的,想要一下子再找出能买下八亩地的人也不容易,只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她过来了,也不敢多说什么。

张老三也跟着走了进来:“我让我媳妇回去拿钱去了,稍微等一会儿。”

“村长不如先帮忙立个字据吧,今儿天色已晚,肯定是来不及去县衙过契了,先立了字据,明日再去县衙过契如何?”刘春丽开口说道。

“对对对。”张老三连忙附和。

他险些都要把这最重要的事给忘了。

这赌坊的人就在这了,今日肯定是要给了钱的,但还没过契呢,没个字据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