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青鸟初现 斋主真容
又到了去景阳宫补录佛经的日子。
沈青澜心中装着揽月阁内那神秘的脚印,以及《百鸟图》中关于“青鸟传书”的记载,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专注于笔下的经文。
待补录完毕,容姑姑照例上前整理经卷。沈青澜趁着递过毛笔的间隙,用极低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般轻声道:“昨日整理杂记,见前朝有‘青鸟传书’之雅事,不知本朝宫中,可还有如此灵禽?”
容姑姑整理经卷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抬起眼皮,目光平静地看了沈青澜一眼,随即又垂下,语气寻常地回道:“宫中珍禽异兽皆登记在册,奴婢未曾听闻有‘青鸟’。倒是御花园林木葱郁,寻常雀鸟甚多,偶尔衔些花叶、小虫,也是常事。”
沈青澜心中了然。容姑姑听懂了她的试探,并给出了回应——“青鸟”或许没有,但寻常雀鸟可利用,且暗示了地点在御花园。这进一步印证了贤妃娘娘对宫中某些隐秘是知情的,甚至可能拥有她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渠道。
她没有再追问,恭敬行礼后便退下了。这次短暂的交流,让她心中稍安。至少,贤妃这边似乎并非那脚印的主人,且态度依旧是友善的。
靖王府 · 醉仙楼谜影
宫外,关于“墨先生”和柳三变的调查都有了新的进展。
顾昀面色凝重地禀报:“殿下,跟踪那个在墨韵斋外出现的神秘男子有了结果。我们的人发现他最终进入了……太子少师,崔琰崔大人的府邸!”
“崔琰?”萧景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崔琰是清河崔氏这一代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虽非崔氏家主,但地位举足轻重,且一向以清流自居,与王崇焕为首的太原王氏并非一路,甚至隐隐有些不对付。他怎么会派人接触与沈文渊案可能相关的“墨先生”?
“确认是崔府的人?”萧景玄追问。
“确认无误。那人进去后便未再出来,我们的人核对过,其身形样貌与崔府的一名清客幕僚吻合。”顾昀肯定道,“殿下,此事蹊跷。崔琰为何会对‘墨先生’感兴趣?难道沈文渊当年,还与崔氏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关联?”
萧景玄陷入沉思。沈文渊是寒门清流领袖,与世家大族关系复杂,既有斗争也有合作。若他当年曾与崔氏有过什么秘密约定或交易,也并非不可能。这潭水,比他预想的还要深。
“继续监视崔府和墨韵斋,但务必更加小心。清河崔氏树大根深,不可轻易招惹。”萧景玄下令,“另外,柳三变那边呢?”
“柳三变近日在醉仙楼接触了一个南方面孔的商人,两人在雅间密谈了近一个时辰。我们的人设法靠近,隐约听到只言片语,似乎提到了‘货’、‘水路’、‘老价钱’等词。之后,那商人便离开了京城,我们的人正在追踪其去向。”
“货?水路?”萧景玄眉头微蹙,“齐王通过柳三变,难道还在做什么走私的勾当?还是说……这与‘影楼’有关?”
线索纷乱如麻,但萧景玄敏锐地感觉到,一张更大的网正在缓缓收紧,牵扯的势力也越来越多。
御花园 · 青鸟初试
沈青澜回到织造处后,反复思量容姑姑的话。“寻常雀鸟”、“御花园”。她决定冒险一试。
她寻了个空闲,再次来到御花园那处假山密道入口附近,但这次并非为了进入密道。她选择了一处枝叶茂密、相对隐蔽的角落,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小截质地柔韧的细薄竹管——这是她偷偷用废弃的毛笔杆改造的。
竹管里,塞着一小卷她用最小号的毛笔、以极其细微的字迹写下的纸条。纸条上只有四个字:“迹,揽月阁。”
她将竹管用一根柔韧的细草茎小心翼翼地绑在了一根低垂的、不易被察觉的树枝上,位置正好在密道入口机关的斜上方。她不确定这方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贤妃的人何时会来查看,这只是一次投石问路。
做完这一切,她迅速离开,心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忐忑。
西城 · 墨斋夜访
当夜,一件出乎萧景玄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负责监视墨韵斋的暗卫紧急回报:“殿下,就在一炷香前,那位‘墨先生’竟然亲自出现在了墨韵斋!虽然戴着帷帽,身形也与之前观察到的吻合!他在店内与孙老头交谈了约半刻钟,然后便从后门离开,返回了那小院!”
“他亲自去了墨韵斋?”萧景玄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这位深居简出的“墨先生”突然露面,必然有重要原因。“可听到他们谈了什么?”
“距离太远,未能听清。但‘墨先生’离开时,手中似乎多了一个小小的锦囊。”
锦囊?是收到了什么消息?还是取走了什么东西?萧景玄思绪飞转。是因为崔琰府上的人的接触?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让我们的人不要有任何动作,继续远观。”萧景玄压下立刻接触的冲动。时机还未到,贸然现身可能会适得其反。
织造处 · 夜半叩门
沈青澜刚吹熄灯躺下不久,窗外忽然传来极轻微的、有节奏的叩击声——三长两短,重复两次。
她的心猛地一跳!这是……她与萧景玄之间并无约定的信号!是谁?
她悄声下床,走到窗边,压低声音问道:“谁?”
窗外传来一个刻意压低的、陌生的女子声音:“青鸟衔书至。”
沈青澜瞳孔微缩!青鸟!贤妃的人这么快就看到了她留下的竹管,并且找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神,同样低声道:“何处觅仙踪?”
窗外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确认暗号。随即,那女声再次响起,语速稍快:“娘娘让奴婢传话:迹已知,非敌。慎用之。风将起,早备舟楫。”
说完,不等沈青澜回应,窗外便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衣袂摩擦声,随即归于寂静,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沈青澜靠在窗边,心跳如鼓。“迹已知,非敌。”——贤妃承认了那脚印是她的人留下的,并且表明是友非敌!“慎用之。”——是提醒她要小心使用这条密道。“风将起,早备舟楫。”——这是最重要的警告,大的风波即将来临,让她早做准备!
贤妃不仅知晓密道,似乎还掌握着更多她不知道的动向。这条隐秘的联络渠道,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建立了起来!
靖王府 · 观星之悟
几乎在同一时间,萧景玄立于观星楼上,望着东南方向的天际。那里,一颗平日里并不显眼的星辰,今夜似乎格外晦暗不明,周围仿佛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赤气。
他精通星象,虽不全信,但也常借此观测天时,反思人事。此星象主“阴谲暗涌,小人作祟”,并非吉兆。
联想到近日太子一党因王崇焕之事偃旗息鼓,齐王被禁足却暗流不息,崔琰府莫名接触“墨先生”,以及江南“影楼”的诡异……他心中那股山雨欲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风,要变了。”他低声自语,目光再次投向那重重宫阙。不知道宫内的她,是否也感受到了这逼近的压抑?他必须加快步伐了。
揽月阁 · 无声的同盟
沈青澜收到警告后,连续几夜都无法安眠。她反复思量着“风将起”的含义,以及自己该如何“早备舟楫”。
她再次通过密道来到了揽月阁。这一次,她在石室靠近石门的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悄悄放入了一枚她平日攒下的、光滑润泽的雨花石——这是她与那位未知的、贤妃旗下的“盟友”之间,一个无声的标记,表示信息已收到,并处于警戒状态。
做完这件事,她感到一种奇异的镇定。尽管前路未知,危机四伏,但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有一条秘密的退路,有一个强大的潜在盟友,还有宫外那个与她目标一致的……合作伙伴。
凰鸟得传讯,潜龙感天时。宫墙内外,无形的纽带正在收紧。随着“青鸟”渠道的意外建立和贤妃的明确警告,沈青澜与萧景玄的逆袭之路,即将迎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意想不到的转折。而那场预示中的“风”,已然在暗处开始酝酿。